新華社濟南9月25日電(記者 劉寶森、席敏)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25日在調水幹線上的東湖水庫放流50萬尾淡水魚類,以改善提高水源地蓄水水質,保障南水北調供水安全。
東湖水庫是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境內的三座調蓄水庫之一。這次投放的濾食性魚類苗種規格為10厘米-20厘米,主要為鰱魚、鳙魚和草魚,投放比例為38:10:2。位於德州武城縣境內的大屯水庫和位於濰坊壽光市境內的雙王城水庫也將按此比例分別投放50萬尾濾食性魚類魚苗。這三座水庫共放養各類魚種中,鰱魚115萬尾、鳙魚25萬尾、草魚10萬尾。
今年6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工程全線試通水,幹線上的大屯、東湖、雙王城三座調蓄水庫蓄水量均在1500萬立方米左右,分別約佔各自水庫總庫容的二至三成。這些水庫水源主要來自南四湖、東平湖,因水庫初次蓄水,加之湖水中營養鹽分較多,浮游生物和藻類繁殖快。
為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山東省海洋與漁業、水利及南水北調等部門聯合提出在這三座調蓄水庫進行“放魚養水”生態凈水措施,實現水庫生態良性循環,有效提升南水北調水源地水質。漁業專家表示,通過合理投放以攝食浮游生物、藻類為食物的濾食性、草食性魚類,可有效解決水域富營養化給水質造成的影響。
東湖、大屯、雙王城三座水庫按設計年均調蓄水總庫容達1.67億立方米,總投資28.83億元,可向濟南、德州、濱州、淄博、青島、濰坊等六大城市供水2.69億立方米,保障水質安全至關重要。
2002年開工的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將在年內正式通水。按照國家要求,調水幹線水質需達到地表水三類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