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人民日報時評:“留學赤字”呼喚教育改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26日 07時34分   來源:人民日報

    社科文獻出版社和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近日聯合發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3)》,不出意料地得出結論: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且還在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相比之下,海外來華留學人員比例甚低,中國出現醒目的“留學赤字”。

    有位女生發過一條短文,被很多人追捧,她如此詮釋留學收穫:一是把我放到任何我不認識的地方都能生存下來的能力;二是名車豪宅都動搖不了我願意每天坐公交去追求簡單夢想的平淡心態。説白了,這不就是生存能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嗎?難道非得花大把銀子漂洋過海才能習得?

    留學潮湧來,從宏觀層面看不乏積極意義。中國的現代化,留學生功不可沒,從容閎、詹天佑到錢三強、錢學森,從孫中山到周恩來、鄧小平,越洋經過風雨見過世面的留學生群體,融會貫通,革故鼎新,推動了中國的政治經濟變革和社會文明進步。而今天,從留學家庭背景看,越來越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踏上留學路,本身也是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表現。

    但是,不能忽略留學潮捲起的一連串問號:是否中國教育改革的相對滯後,應試教育對下一代的壓抑、對人的全面發展的限制,使得今天的教育滿足不了國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強烈渴望?越來越低年齡化的趨勢,是否變相表達了對中國教育失望的一次次“用腳投票”?

    如果要問,是什麼為改革開放的中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恐怕最不能忽視的,是高考制度的貢獻——那仿佛是為優質鋼出爐披揀富鐵礦石。國家通過幾紙考卷,打量並選擇過硬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擁有過無愧於世界的輝煌。

    然而,高考棄考的人流日愈洶湧。上海某所公辦中學300多個高三學生中,近半出國留學。在“北上廣”和沿海地區越來越司空見慣的現象,漸次向中西部蔓延:遠赴海外參加所謂“美國高考”的每次數以萬計,以致香港考點不得不開放機場附近的亞博會會場,讓內地學生肩並肩、頭挨頭地擠在空曠的場地中考試。有媒體在報道中一語道破:中國學生正在全世界“擇校”。

    留學還在向低齡化發展,高中、初中,甚至小學生都越來越多地負笈留洋。有的十來歲孩子,去了一次海外夏令營,就堅決向父母要求留學。難道應試教育真的讓孩子反感到在最戀家的年齡也想逃離?對絕大多數中國孩子來説,熱土難離,仍然要咬著牙拼命學習,在千軍萬馬中擠上高考那道獨木橋。這是中國教育的中堅力量,也是最不能辜負的下一代中國脊梁。

    現在,中國教育最需要的不僅僅是錢——儘管我們仍然希望,在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終達4%的基礎上,更向世界平均水平4.9%靠攏——更重要的,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勇氣。

    要讓我們的教育制度體現這樣的目標:一是改革教育模式,讓下一代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擁有基本生存能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二是推進公立教育均等化建設,讓中國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有相差無幾的教育環境和錄取標準;三是創造公平取士的教育環境,鼓勵寒門學子通過努力改變命運、合理調節社會階層有序流動、為國家民族補充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教育公平,是起點的公平,也是機會的公平。教育改革牽一髮動全身,難度極大。非有“事不避難、敢於擔當”的改革勇氣,不能使教育成為中國夢的最大造夢空間。(李泓冰)

 
 
 相關鏈結
· 北京市委召開座談會聽取教師代表對教育改革建議
· 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三年教師隊伍建設綜述
· 魯昕:全國民辦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 教育部解讀《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
· 我國將加大研究生教育改革力度 不合格者將淘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