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做“撒手掌櫃”都能多賺錢
——四川遂寧創建“農事服務超市”解決農村勞力不足
新華社成都10月3日電(記者 葉建平)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村裏青壯勞動力不足成為現實問題。這不僅導致部分種養大戶因人手不足影響收益,一些地方甚至還出現了土地“撂荒”現象。對此,在四川遂寧市,一種新型的農業服務模式——“農事服務超市”悄然興起。
育秧120元/畝;整田120元/畝;插秧140元/畝;收割120元/畝……走進全市首家“農事服務超市”——四川赤誠三農農事服務超市,墻上貼著各種農事服務的價格。超市總經理龍波説:“農民只要打個電話預約,我們的專業人員就會上門服務。”
射洪縣瞿河鄉新華村45歲村民稅清蘭的愛人長期在成都打工,她獨自“留守”從事農活。稅清蘭家原有2畝多地,鄰近村民有的全家長期外出務工,她又“包”了4畝多地。原想靠多種點地來賺錢,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外出,農忙時請人價格上漲不説,有時還“搶”不到人。
正當稅清蘭發愁時,村支書黃髮見給她介紹了“農事服務超市”。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她在赤誠三農農事服務超市購買了“全包”服務。幾天前,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自家田邊“監督”著工作人員幹活——兩個人操作著小型收割機,才一會兒一畝多地就收割完了。
稅清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只管平時管護,從整田到收割他們全包,一畝才500元。現在,光請人打穀子,一畝地工錢加飯錢,都要差不多500元呢。”
老百姓會算賬,企業也會算賬。龍波坦言,目前每畝500元的全包收費有10%左右的利潤,但隨著訂單的增多以及流程優化,他們的運行成本還將進一步下降。
“超市不僅解決了農村勞力不足,還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降低了農業生産成本。如今,老百姓做‘撒手掌櫃’都能多賺錢。”射洪縣農業局機關黨委書記劉志成介紹説,超市採取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村級組織配合的運作方式,構建起了農機部門、鄉村組織和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三級服務網絡。
“農事服務超市”還增強了村幹部為群眾服務的手段和能力。“村幹部除了收集村民服務需求外,還是一個‘支付寶’。”縣委組織部長袁淵説,“為保障村民權益,老百姓先把錢交給村委;驗收合格了,再把錢付給企業。”
“打工種田兩不誤,農超鋪築小康路。”這是記者在一家農事服務超市看到的對聯。據了解,遂寧市已將農事服務超市建設納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要推廣農事服務超市100家,提升農業規模化、標準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