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陳晨)升旗過後的天安門廣場留下5噸垃圾,遊客不顧警示隨意攀爬圓明園古墻遺址,寧波雅戈爾動物園裏遊人用紙屑向動物投食,泰山步道旁蘋果核、橘子皮不時從山上滾落……國慶黃金周過半,全國各大旅遊景區在迎來客流高峰的同時,不文明現象也如影相隨。人們在充分享受假期休閒之餘,亦不得不面對紛亂嘈雜環境中的種種尷尬。
今年是黃金周制度實施的第15個年頭,休閒出遊已經成為許多人度過假期的“習慣動作”。然而,屢屢令人皺眉的不文明現象卻像一面鏡子,映射出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對許多人而言,他們還遠遠沒有學會文明旅遊這門休閒的必修課。
誠然,國慶長假處處人頭攢動,於人山人海之間要保持一份優雅與修養著實不易,但這並不能成為縱容不文明行為的理由。大好河山本屬人人共有,自天南海北而來共處一地同賞美景亦是佳話,如果因自己行為的一分不當而造成他人的不快,與人不便、于己不悅,那便與休閒活動愉悅身心的初衷背道而馳。
面對這些隨處可見的不文明現象,幾乎人人都免不了有幾句微詞,但抱怨之餘,有人繼續著“山下罵、山上扔”的諷刺循環,有人則俯身撿起了身邊的煙頭。其實,環境的好壞取決於每一個個體的表現,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一味抱怨沒有用,唯有從自身做起,從小處著眼,方能以自身文明換回人人之樂。
平心而論,研習好文明旅遊這門必修課並非強人所難:準備旅遊物品時,可以多備上幾個塑料袋;瀏覽景區地圖時,留意一下哪設有果皮箱;欲折一支鮮花時,想想他人尚未品味過芬芳。只有具備文明旅遊的法律意識,盡到自己應該盡到的法律義務,舉手投足之間,文明便不會遠離。
屢屢發生的不文明現象,也從一個側面“拷問”著有關部門的管理和服務能力。景區相應的配套設施是否齊全,為遊客提供的服務是否還有不週到之處,對違反旅遊文明規範的行為如何加強勸阻和制止等,這些都是旅遊管理部門應該時刻自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