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劉麗娜 傅雲威)剛送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又迎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美麗的東盟國家熱情款待鄰邦的嘉賓,世界目光聚焦在太平洋。在權威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剛剛下調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預測的背景下,人們渴望發掘這個區域充滿合作活力的秘密,捕捉中國經濟外交光環下的政策信號。
在東亞系列峰會中,中國始終支持東盟在這些機制中的主導地位。但毋庸諱言,在以東盟為地緣中心的東亞合作格局中,中國是重要的引領力量。
引領緣于相互需要。這既有安全的需要,更有發展的需要。中國與東盟一些國家經濟存在競爭,同時具有優勢互補。隨著時間運行,雙方合作生長點不斷涌現。泰國總理英拉日前表示,泰方決意推進與中國的一些聯合項目,包括在泰國建設高鐵項目、可替代能源、教育、人力資源開發和水資源管理。從貿易到金融,從基礎設施到科技人文,從陸上聯通到海上攜手,中國與東盟和東亞正在朝向“寬領域、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合作穩步邁進。
引領也出於聯合自強。同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實現強國夢想的不同道路上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壓力,唯有自強與合作,才是化解挑戰與壓力的最佳途徑。僅從經濟維度來看,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發達國家金融危機後寬鬆貨幣政策退出的外溢影響持續,貿易保護主義的舉動不絕。IMF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新興經濟和發展中國家增長減速是未來一段時期世界經濟增速預期下調的主要原因。東盟五個大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今年的經濟增速被下調0.6個百分點,中國經濟今明年的增速也被分別下調0.2和0.4個百分點。但是,歷史表明,挑戰和壓力最終會化為增長的動力。中國與東盟的合作走過了“黃金十年”。“敢為天下先”,以行動和實際成果説話,中國與這一地區關係才能進入“成熟期”,合作進入“快車道”。
更根本的,引領在於經濟實力。“中國經濟産生的強大引力讓這些國家愈發難以抗拒。”一位亞洲分析人士談到東亞合作如此斷言。國立澳大利亞東亞論壇負責人、經濟學家德賴斯代爾認為,幾乎所有東亞國家現在都指望中國成為它們主要貿易夥伴。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額在過去十年迅速增長,未來中國很容易實現習近平提出的、在2020年與東盟十國貿易額達到一萬億美元的目標。
“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中國順應時代潮流,使最富活力的這一地區合作邁入新境界,呈現出新特點。
——在政經軸線上,政治互信與經濟合作聯動。
李克強9日在第1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強調了雙邊合作的兩點政治共識:一是推進合作的根本在深化戰略互信,拓展睦鄰友好。二是深化合作的關鍵是聚焦經濟發展,擴大互利共贏。
中國願與東盟國家積極探討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體現共同致力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深化互利合作的信心和決心,為中國-東盟戰略合作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引領雙方關係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領導人最新的外交行動表明,政治互信與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中國與東亞合作的“雙輪驅動”。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斯外説,儘管中國與部分東盟國家存在海洋爭端,但中國和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並未受影響。隨著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升級,相信地區內的安全隱患將得到緩和甚至徹底解決。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索多芝認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互信最終將推動政治與文化互信深化。
——在空間軸線上,地區互生與全球共榮相伴。
國際觀察人士注意到,中國領導人在亞太經合組織以及東亞系列會議上的講話透露出,中國與地區的合作是全局式的,它立足於友邦睦鄰,散發著善意與誠意。中國有意願也有能力發揮對地區經濟的輻射作用,在為地區帶來福祉的同時普惠更大範圍。
“計利當計利天下”,在中國領導人眼中,東亞合作不僅僅關係到本地區形成命運共同體,也關係到全世界的穩定與繁榮。這體現出中國的責任與貢獻。
英國國際文化專家、收入增長戰略家大衛·普萊斯對新華社記者説,中國在與東盟的合作中提出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項目支持地區發展,“此舉很有意義”。我們必須牢記世界其他一些國家的人民生活在貧困線下,我們有責任提升全體人民的經濟發展水平。“中國領導人提到這一點,這真令人高興。”
——在時間軸線上,務實當下與惠及長遠並進。
無論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還是有著亞洲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稱的貨幣穩定體系,以及亞洲投融資體系和信用評級體系,新的東亞合作格局既注重當下取得實效,又著眼于造福未來。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講話時指出,中國希望地區夥伴共同創造的美好亞太是“造福子孫”的。
李克強指出,中國與東盟要以長遠眼光看待彼此關係。他説,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將達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旅遊人數將超過4億人次,中國願與東盟和東亞國家分享這一巨大的商機,為東盟和東亞國家乃至世界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也希望各國積極參與到其中,為我們之間的合作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
東亞合作正在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機遇。正如一位哲人所説,“預知未來的秘密在於創造未來”。有遠見規劃,有行動藍圖,有政策工具,東亞合作格局實現從“黃金”到“鑽石”飛躍的前景,已經清晰可見。(參與採訪記者:高飛、常天童、李弘、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