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河北省興隆縣千余幹部下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8日 16時3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8日電(張作承 王得金)“滿山的紅葉,清澈的河水。還有垂釣水景觀,村民文化休閒小廣場,6.5米寬的鄉村水泥路。空氣清新,環境那個美呀!我跟你説,我都不想走了,想在那兒安個家。知道是哪嗎?——河北省興隆縣上石洞鄉後申峪村。”一位北京朋友從鄉下回來後感慨。

後申峪村是個貧困村。“過去村民靠驢馱賣大柴掙幾個零花錢,由於小馬蹄溝窄窩窩處道路陡峭狹窄,驢馬不知摔死了多少,人20年死傷10多個。”76歲的退休教師夏福龍説,“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紅果(山楂)因拉不出去,都爛了,都推到河溝子裏,河套都堆滿了,真叫人心疼呀!”

興隆縣緊鄰北京,是首都的“後花園”,雖然近年來開展了文明生態村、幸福鄉村等建設,但農村整體發展仍然落後,居住環境“臟亂差”問題突出,偏僻地區農民生産生活條件急需改善。

今年以來,興隆縣以“四清”(清垃圾、清雜物、清殘垣斷壁、清庭院)“四化”(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和村組路建設及河道疏浚為重點,開展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他們抽調1117名縣鄉幹部下鄉包村,要求幹部“農村面貌不改善不出村、群眾不滿意不出村。”

農村面貌改造提升需要大量的資金做支撐,除了縣財政撥款300萬元,他們探索出了“財政擠、項目爭、集體出、群眾捐”的多元化籌集資金模式。“興隆縣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的點定在哪,相關部門的項目和資金配套就跟到那裏。”上石洞鄉黨委書記馮秀玲介紹説,“實踐證明,效果不錯。”

他們本著“以城帶鄉,以城促鄉”的原則,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鎮管理、縣處理”的垃圾集中處理模式,建立了城鄉一體化垃圾集中處理運行機制;還在全縣開展了“環境衛生光榮戶”“特色精品村”“風情小鎮”“特色景觀帶”“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功勳個人”的評選。

“改善農村落後的生産生活條件,是廣大農民群眾關心的熱點,也是我們幹部的工作重點。”興隆縣委書記王瑞林説。

截至目前,這個縣新修村組路199公里,新建垃圾池1129個、公廁244個、村民文化休閒廣場5.1萬平方米,栽植綠化樹8,1萬株,安裝路燈2854盞,拆除殘垣斷壁2037處,翻建危房458戶,培育富民産業523個。

 
 
 相關鏈結
· 河北三河:科學構築高端産業新格局
· 河北承德:打通綠色能源瓶頸
· 河北秋收進入尾聲 力保今年播種小麥3650萬畝以上
· 河北簡化落戶手續 警方承諾不讓群眾跑第三次
· 河北:正風肅紀強勢推進 為民辦事"從具體抓起"
· 河北:超過九成“冀O”牌照車輛完成換發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