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0月22日電(記者何偉)遙感監測顯示,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以來,三江源地區草地生態環境質量提高,生態系統結構變化速率趨緩。
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同時這一地區也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産基地。由於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上世紀70年代到2004年期間,三江源地區發生退化的草地面積佔草地總面積的40.1%,並呈持續加劇態勢。
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曉南介紹,2005年國家投資75億元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通過退牧還草、退耕還林還草、黑土灘治理、草原鼠害防治、補植封育、水土保持、減畜工程等項目的實施,三江源地區86%的退化草地的退化狀態保持了不變,近13%的面積輕微好轉和明顯好轉,新的草地退化發生面積僅佔原有退化面積總量的0.0003%,退化加劇的草地面積僅佔原有退化面積總量的0.04%。主要草地退化區域在工程實施期呈現退化過程整體減緩態勢,局部草地嚴重退化區生態恢復明顯。
與此同時,草地生産力提高,“增草”效果凸顯。2005至2012年間,三江源地區草地的草産量在監測後期較前期顯著增加,除減畜禁牧工程區外,其他工程區和自然區75%以上的樣點呈增長趨勢。各項工程措施在提升草地産量上均有成效,補播、黑土灘治理、建設養畜有效改善草地結構,鼠害防治對草地蓋度的恢復也有顯著成效。
專家認為,除了工程項目原因,近年來氣溫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等因素,也為三江源地區草地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提供了自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