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23日電(記者 鐘泉盛)“現在家家戶戶都對廁所進行了無害化改造,比以前乾淨多也方便多了,這項政策挺好。”廣西融安縣大良鎮和南村村民陸柳春説。通過以獎代補、建立貧困戶與計生戶特殊補助制等激勵措施,廣西已提前完成2013年13萬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建設目標,有效改善了農村地區衛生環境狀況,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保障農民健康。
陸柳春説,以前村民們都是去村頭的公廁方便,晚上或者下雨天如廁時很不方便,衛生條件也不好,異味比較大。
而在陸柳春家按照標準進行過無害化改造的衛生間,記者看到蹲位抬高了約10厘米,洗浴區安裝了地漏,洗澡及洗衣服等生活污水都通過地漏排到屋外的水溝。
大良鎮石門村太平遼屯共有40多戶水庫移民,整齊劃一的三層新建樓房也按照標準對衛生間進行了無害化設計。“由於我們是改廁項目示範村,市裏又多提供了200元補助,這樣每戶村民共可領取900元補貼,大家積極性都挺高。”村民鄧紹芝説。
“生活用水進入化糞池容易使池子變滿,達不到發酵的效果,無法使致病菌和寄生蟲卵滅活。”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改廁項目負責人李明江説,合格的三格式化糞池有效深度達到1.2米,總容積至少有2.5立方米,三個格的容積比例分別是2:1:3,糞便污水在第一格密閉發酵30天后,再進入第二格發酵30天,絕大部分需氧的致病菌及寄生蟲卵都已滅活,農民可用經過無害化處理的第三格的水澆蔬菜。
李明江介紹,2012年廣西新增無害化衛生廁所65.49萬座,今年自治區衛生廳爭取到中央項目資金6500萬元、自治區配套資金2600萬元,將改廁總體補助農戶資金由2012年的640元/戶提升到700元/戶,在全廣西14個市77個縣(市、區)建設完成13萬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