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 陳新洲、肖春飛、閆祥嶺)北京園博園,秋色正濃,絢麗中融合著溫暖與舒適。漫步於此,不由想起一句著名的話:“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人,如何才能詩意地棲居在北京城?──隨著冬季供暖的臨近,很多人又開始為霧霾壓城而焦慮。
2013北京園博會,為緩解這種焦慮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園博會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09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之後,在北京舉辦的又一次國家級、國際性盛會,正在促進人們對未來城市形態、生活方式、人生態度,人與自然乃至人與社會關係的新思考,為推進首都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實踐。
一片重生的土地
這裡曾經整天塵土飛揚,瀰漫著焚燒垃圾的黑煙。
北京園博園所在地,一度是“北京的傷疤”。上世紀七十年代永定河斷流後,老河道成了砂石場,被挖得滿目瘡痍;再後來,這裡又成為建築垃圾填埋場,變成了北京的一個風沙源。
“三年功夫,垃圾坑居然變成了大花園。”豐臺居民王鳳芹如是感嘆。這裡曾經不長一棵樹一根草,如今看花開魚嬉、聽蛙鳴鳥語,當地人很驕傲:昔日“大黃龍”,今天“大氧吧”。
在城市土地緊缺、生態惡化尤其是垃圾圍城的背景下,北京園博會以綠色理念、科技力量、人文精神“化腐朽為神奇”,無疑拓展了城市建設和發展理念。
當年,首鋼搬遷,每年為北京減少排放1.8萬噸可吸入顆粒物、節水25個昆明湖;今天,面積近兩個頤和園的園博園,已經開始適當調節北京小區域氣候,增加局部地區空氣濕度、削弱風速、降低大氣含塵量。
綠色、科技、人文,從奧運會到園博會,一脈相承。豐台區委書記李超鋼説,園博園將成為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並與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一起,共同構成“京城的南北兩肺”。
城南舊事與新篇
對照北京地圖看園博園,能看到北京借此向南拓展、帶動區域轉型的夢想。
“園博會閉幕之時,正是豐臺發展大幕拉啟之際。”接受記者採訪時,眾多豐臺人摩拳擦掌。
改革開放之初,北京城南城北還處於同樣發展水平。1990年建設亞運村,改變了城北面貌,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讓奧運村所在的北城,跑在了發展的前面。
西南區域發展相對緩慢,無疑影響到北京的整體城市建設。推進世界城市建設,必然需要優化空間佈局。
北京奧運會閉幕一週年後,2009年夏末,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園博會選址于永定河垃圾場。與此同時,北京發佈“城南行動計劃”,支持南部地區發展,園博會成為其中的“重頭戲”。
城南新篇,隨著園博會而開啟:經濟基礎薄弱、産業低端的西南區域的環境建設和城市發展駛上了快車道,會展、旅遊、生態休閒區的建設以及相關産業穩步發展——園博會的參觀者中,相當一部分是國內外投資者,他們在這裡找到了商機。
“永定河以西地區曾經讓許多北京人都感到陌生,原因其實很簡單——交通不便。”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建設處處長孫波説。為舉辦園博會,8條道路新建,地鐵14號線途經園博園開至張郭莊站,不僅服務園博會,也有力推進了北京市整個路網的改善及區域大發展。
近年來,北京積極推進産業優化升級,致力於走高端産業發展之路。如果説,首鋼搬遷為石景山區的文化創意産業騰出了空間,那麼園博會則為北京西南産業升級換代提供了珍貴的生態空間。
“園博會將進一步加快首都西南部地區發展。豐台區將抓住這一歷史契機,大力推進區域統籌發展、高端發展、綠色發展。”豐台區區長冀岩説。
花中的北京與心中的北京
北京市民程玉紅的窗臺上,來自園博園的鮮花種子已經萌芽。北京城有10000個家庭,獲贈了來自園博園的10000顆花種。
園博會已進入閉幕倒計時,曾經的遍地繁花,也將在北方的冬天凋謝,但這一萬盆或淡雅或熱烈的花朵,卻是永不閉幕的園博會。
一花一世界,每朵花中,都蘊含著人們追求美好生活、詩意棲居的夢想,這一夢想在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的“城市病”的困擾下,更顯迫切。
北京一直在努力:2008年秋天,北京市提出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三大發展戰略,把奧運理念融入城市發展。隨之而來的南城計劃、建設西部生態綠色發展區,以及近期不斷出臺的大氣治污和城市治堵一系列舉措,指向明確: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提高城市生活質量,建設國際城市的高端形態——世界城市。
北京,3000餘年建城史和860年建都史,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産最多的城市之一,未來是什麼樣?
“北京園博會讓人們看到了文化之美。保護生態與文化,實質是保護我們的自信與自尊,這是金錢無法買到的,而信心來自於文化積累與高雅的生活方式。”園博會北京園設計者夏成鋼説。
他這樣憧憬北京的未來:“北京應該是全球華人的理想家園、魂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