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新華社評論員)人類歷史的每一項偉大壯舉,背後都有著不同尋常的挑戰與艱辛。僅三年多就基本完成的玉樹地震災後重建,以超乎想象的創造寫下雪域高原的人間奇跡。
走進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玉樹新城,一座座藏式民居整齊排列,一條條道路通達寬敞,浴火重生的結古鎮以嶄新姿態重新屹立在雪域高原。無論是學校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還是扎曲河畔休憩交談的平靜面龐,都傳遞出勃勃生機與希望,折射出中華民族面對大災大難不屈不撓、屢創奇跡的堅韌品質。
不曾忘記,三年多前那場突如其來的7.1級強烈地震,瞬間撕碎了玉樹的山巒大地,奪走了2700多人的生命,結古鎮幾乎夷為平地。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時間作出部署,災區黨員群眾奮起自救,社會各界緊急援助,整個中國眾志成城,凝聚成抗震救災的強大力量,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生命凱歌。當余震的煙塵逐漸散去,如何在滿目瘡痍的土地上早日建起新家園,讓災區群眾過上更好的新生活,如何重新構築三江源的生態安全屏障,黨中央在牽掛,玉樹人民在期盼。
作為迄今為止人類在高原高寒地區開展的最大規模的災後重建,玉樹地震災後重建面臨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工程人員匱乏、語言文化障礙等諸多挑戰。憑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有力支持,依靠堅定的信念支撐,援建人員忍受高寒缺氧,勇於挑戰身體、環境的極限,不但如期完成近3萬6千平方公里受災面積重建,更是以超前的建設標準,將玉樹提升到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災後重建史上的奇跡。
災難製造了毀滅,戰勝災難便成就了超越。“片區式”的社會管理創新,一家一戶“按需下單”的特殊設計,充分尊重民意的人性化模式,精神重建與物質重建並重的方式等,大大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活條件,促進了民族地區的團結和睦。在一次次災害考驗中,救災速度明顯加快,重建效率顯著提高,救助模式趨於成熟。這得益於近年來抗災救災經驗的積累,得益於國家綜合性投入的加大和體系機制的完善,集中體現了黨中央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縱觀玉樹地震災後重建,“科學”一詞貫穿始終。從震後第57天國務院就批准印發的重建總體規劃,到重建過程廣泛應用環保材料、技術,盡最大努力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從三江源頭生態修復到全面升級藏區的經濟模式和産業類型,各族幹部群眾用強有力的行動,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這是對自然災害的深刻反思,是對未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積極探索。
災難已經過去,抗震精神長存。“汶川不哭”“玉樹不倒”“舟曲加油”“蘆山雄起”……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公民,舉國上下堅韌不拔,同舟共濟,從災難的傷痛中崛起,在破碎的土地上奮發,重建城市、重築家園,續寫生活篇章、放飛新的夢想。希望,從來不因苦難而磨滅,夢想,更因奮鬥而愈發真實。歷經滄桑的中華民族,就這樣鑄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無盡的力量,就這樣愈挫愈勇、不斷前行。
“只有奮鬥,才能治愈過去的創傷;只有奮鬥,才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弘揚不屈精神,發揮制度優勢,凝聚奮進力量,讓我們攜起手來,繼續努力,把祖國家園建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