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 慎海雄)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未來,再出發的號角已經吹響!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回應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期待,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動員,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路徑、原則和要求,通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必將極大地激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改革熱情,銳意進取,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廣闊的前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攻堅克難。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輝道路。與此同時,“發展起來”之後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也大量積聚,無不是前進路上的“硬骨頭”和“險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正處於新的歷史坐標點上,駕馭航船的中國共産黨人必須直面新的矛盾和問題,帶領中國人民再出發,敢啃硬骨頭,勇涉險灘,才能不負人民期待和歷史重托,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闢更加廣闊燦爛的前景。為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反復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部署做好了扎紮實實的準備。
三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這一戰略目標後,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階段性目標,也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過頭7年的努力,我們要使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在制度體系建設上更加成熟和定型。這是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們的改革開放大業必須走好的關鍵頭幾步。因此,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比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更為重要。
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必須堅定信心、“敢”字當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堅定改革信心的過程,也是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的過程。回顧35年來的改革開放歷程,從來不是月下漫步、沙灘納涼那樣輕鬆悠閒,都是體制變革、結構變動、利益調整的過程,有時難免“傷筋動骨”。尤其到了今天,我們的改革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打攻堅戰,涉險灘、闖急流的關鍵時期,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矛盾更多、困難更大,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信心動搖,很可能事倍而功半,甚至前功盡棄。在莊嚴的歷史使命面前,我們沒有理由停頓和退縮,惟有一鼓作氣,拿出那麼一股子勁來,以對黨和人民事業負責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鬆,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敢於突破、勇於創新,不斷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取得決定性的成果。
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必須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我們的改革歷來就是全面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在中國道路上開拓新境界的重大抉擇,更需要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惟其如此,我們才能聚合各項改革的正能量,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並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再高的山、再長的路,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前進,就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天。”今天,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大幕已經拉開,中國共産黨人已經歷史性地接過改革開放的接力棒。歲不我予、時不我待,讓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中,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共同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