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三中全會世界解讀—對中國改革有信心也需有耐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13日 21時15分   來源:新華社

三中全會世界解讀之一
——對中國改革有信心也需有耐心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 金旼旼 謝鵬)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已經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討論,海外經濟學家和觀察家紛紛在第一時間發表看法。不過,與會前較高的論調相比,國際分析人士對會後公報的解讀存在分歧,還有人認為公報內容不夠具體,不及預期。

其實對中國來説,無論是“不虞之譽”還是“求全之毀”,都是其經濟重要性的反映,應以平常心對之。國際社會對這次會議前前後後高度關注的現象本身,也是中國經濟影響力的重要體現。

要深入理解三中全會公報所釋放的改革信號,需提防兩種誤判傾向:其一,是不切實際地希望中國全部改革難點能在三中全會“畢其功於一役”;其二,是在未獲取全面信息的情況下過於草率地對中國改革失去信心。

在會前,海外分析普遍將關注焦點集中在金融、土地、戶籍、國企和財稅等領域,並期待三中全會能立刻拿出具體明確的改革措施。由於公報對金融、戶籍等領域的改革著墨不多,引發部分猜疑。

然而,這種過高、過細的預期本身,就是對中國經濟的一種誤解。從過往看,三中全會一般只做綱領性部署,鮮會涉及具體改革措施,通常只是開啟一系列改革的大幕,而不會將整套具體改革措施“和盤托出”。例如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兩年後,包産到戶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才確立。

因此,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公報未包含細則,不應被視為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美國一位知名中國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迪也認為,公報已指明了改革方向,公報中的綱領將有待更多具體內容來填充。

事實上,不少海外媒體和分析人士已注意到這點,並開始將關注方向轉移到即將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上,以及未來可能出臺的更多細節改革措施。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中國經濟研究員杜大偉説:“三中全會公報中加快改革的意圖十分明顯……儘管有些領域的改革沒有詳盡描述,但未來一段時間將逐步明確。”他認為,這些領域可能包括戶籍、土地和金融市場改革。

雖然海外輿論對會後公報的反應存在分歧,不過總體上對中國改革前景依然樂觀。中國改革的長期關注者、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就認為:“總的來説,在這個階段推出強力改革措施非常令人鼓舞。”

應該説,本屆三中全會公報突出強調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這一市場化改革方向下,應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抱有堅定信心。但同時也應意識到,全面系統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穩中求進”的改革基調不會變化。因此,在對中國經濟擁有信心的同時,還應對中國改革抱有更多耐心。

正如瑞銀全球資管首席策略師愛德華·邦對記者所言,從全球大圖景看,隨著美、歐、日經濟起伏,未來3到5年內全球經濟版圖或將出現新變化。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機”非常好,中國決策層需更審慎地把控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全局,為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謀算長遠。(參與記者:樊宇、曹筱凡)

 
 
 相關鏈結
· 氣象局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發展改革委開會傳達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農業部黨組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安全監管總局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國家文物局開會傳達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 台灣媒體積極評價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深遠影響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