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霧霾使肺6天變黑”?“黑肺”傳言不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20日 07時44分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網絡盛傳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主任宋偉民教授一項研究表明“霧霾可使鮮肺6天變黑肺”,還做了這樣的解讀:“PM2.5顆粒對肺的損傷一旦形成,治療的藥物成本和時間成本就會大大增加,如果形成黑肺,幾乎無逆轉可能”。這讓不少網友十分擔心。對此,宋偉民教授緊急澄清:“黑肺”一説“過於誇大其辭”,他也未説過“不可逆轉”。

    宋偉民説,研究目的是觀察兩種止咳藥物對PM2.5暴露所導致的大鼠肺損傷有何預防和治療作用。“實驗只是根據動物實驗研究後所得到的初步結果,所反映肺損傷的指標也很有限,更不是臨床試驗,所以不能反映人接觸PM2.5後的實際情況。”

    宋偉民解釋説,課題組開展的研究項目是用“PM2.5配置的生理鹽水懸浮液”對大鼠進行染毒實驗,這種方法是通過“肺滴注法”直接對大鼠的肺進行染毒,其完全不同與人在大自然中通過自然呼吸的實際暴露方式,且他們進行這項實驗時,直接“滴注”到大鼠肺組織中的PM2.5的量遠遠超過人在實際環境中的量。  

    研究團隊實驗的肺滴注染毒劑量是每公斤體重40毫克,每只大鼠體重約200克。宋偉民計算説,如果按照60千克體重的人暴露量計算,相當於每人滴注2400毫克。由於氣管滴注基本上能完全進入肺,與人呼吸污染空氣進入情況完全不同。通過呼吸進入到體內的PM2.5,有一部分會隨呼出氣排出體外和沉積在呼吸道其他部位,一般PM2.5的沉積率為20%,照此計算,肺內沉積2400毫克PM2.5就需要有12000毫克的PM2.5吸入。如果按PM2.5嚴重污染的0.5毫克/立方米空氣來呼吸,就需要呼吸24000立方米的空氣,而且是在6天內分三次呼吸完,即要一次性吸入8000立方米空氣。對人而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要知道,正常成年人一次呼吸空氣量約在400立方厘米(0.0004立方米),24小時呼吸空氣量僅為10立方米左右。(記者 姜泓冰)

 
 
 相關鏈結
· “霧霾頻擾”加快黑龍江省“治霾”進程
· 中英PM2.5與霧霾污染防治高端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工業和信息化部:治霧霾著力降耗增效 優化産業結構
· 霧霾籠罩長沙城
· 今年全國平均霧霾日數52年以來最多
· 10月我國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颱風乾旱霧霾上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