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新華社記者傅雲威 謝鵬)跨越南北,縱貫東西,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外交軌跡穿越大洋、劃過大陸,不斷延展。
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外交豐收年。深化雙邊合作、謀劃區域合作、推進全球合作……數月來,中國領導人經濟外交馬不停蹄,成效斐然、影響深遠。
全球經濟復蘇路何在?中國經濟前景如何?9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直擊熱點,圍繞宏觀經濟政策、反對保護主義、完善全球治理等重要議題亮出了中國觀點,展現了中國智慧,並用令人信服的基本事實、明確的政策信號,有力回擊了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有力凝聚了各方共識,提振了市場信心。
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時間中,中國領導人密集出訪中亞、東南亞地區,通過一系列雙邊和多邊外交活動,提出了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構建“覆蓋太平洋兩岸的亞太互聯互通格局”等重大戰略構想,為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化升級描繪出嶄新藍圖,受到各方積極響應。
如果説,超越時空的大戰略,讓世界領略了中國領導人包容、有為的大智慧;那麼,貼近、高效的身體力行,則讓人們感受到中國領導人務實、靈動的外交新風。
今年初,中國領導人履新不久,就遭遇了中歐“光伏爭端”大考,一輪緊鑼密鼓的高層斡旋迅疾展開。5月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訪歐洲期間,通過領導人會晤,發表演講,在主流媒體上撰文等多種方式,打出了一波危機公關組合拳。為此,有外媒稱讚中國領導人為公關專家。
此外,中國領導人也主動擔當起“推介員”角色。10月,李克強總理訪問泰國期間,借助“中國高鐵展”向泰國總理英拉介紹“中國速度”。“高鐵外交”隨即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外交佳話。
有分析人士指出,通過化解中歐“光伏爭端”,中國領導人幫助保全了國內企業200億美元出口和超過40萬人的就業。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的積極外交努力有效影響了歐方傾向,維護了中歐共同利益,解除了貿易戰威脅。
通過“高鐵外交”,“中國製造”高調亮相海外,國際市場掀起“中國高鐵熱”,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近日,中國南車獲得來自意大利的高鐵核心配件轉向架訂單,這意味著中國高鐵核心零配件獲得歐洲市場認可。
在具體領域之上,中國領導人著眼全局與長遠,提出的一系列大戰略、大構想,既增進了有關各方的共識和信心,又讓世界看到了全球經濟、金融大變局背景下的中國經濟轉型紅利,為增進中外經濟金融深度融通,促進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大正能量。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認為,中國領導人勇於解決熱點問題,善於彰顯中國優勢,尋找中外利益契合點,顯示出紮實的專業素養、強大的溝通能力,這是新時期中國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契合了全球經濟格局新特點和中外經貿合作新要求。
展望未來,中國富鄰外交正全面鋪開,帶動中國多領域的資本、技術優勢要素勇闖國際大市場,在以國際化倒逼國內産業調整升級的同時,造福鄰邦,促進共贏。
人們看到,伴隨一系列外交戰略逐步落實,一個以高速交通運輸通訊網為紐帶、新型貿易投資安排為支撐、橫跨亞歐大陸、輻射太平洋地區的新興經貿格局正呼之欲出,其促進産業高度融合、資本高度融通的能量無窮,造福億萬商家和民眾的潛力無限。
臨近歲末,李克強總理將再度踏上外交之旅,在為期一週的出訪活動中,進一步增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以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
李克強總理的最新出訪活動,是中國領導人外交的最新延伸,將有效豐富和做實相關戰略構想,推動實現區域經濟要素高度融合、各國互利共贏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