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倪元錦)儘管天氣晴朗,卻依舊難掩霧霾朦朧。23日,北京迎來供暖後的首個“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部分地區首要污染物PM2.5小時濃度超過350微克/立方米,延續了天津、河北等地近兩日的霧霾天氣,建議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加強健康防護。
截至23日10時,北京市35個監測站中,23個站點空氣質量達到“5級重度污染”或“6級嚴重污染”,分佈在市區及東南、西南部;此外“3級輕度污染”“4級中度污染”站點各有5個。
氣象專家預計,週日(24日)淩晨起受南下冷空氣影響,北京市空氣質量將顯著改善。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22日晚10時發佈消息稱,23日全市啟動“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23日夜間我市部分地區有雨夾雪,雪前空氣濕度大、擴散條件差,易造成污染物積累。預計23日,受逆溫、靜穩等不利擴散條件影響,全市空氣質量將達‘5級重度污染’水平,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相對較重。”
“空氣重污染預警”是環保部門根據“空氣質量”等級發佈的預警信號,由低到高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4個等級。藍色預警,即預測未來1天出現“重度污染”。
據了解,空氣質量等級由好至壞依次分為“1級優”“2級良”“3級輕度污染”“4級重度污染”“5級重度污染”“6級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的空氣質量指數(AQI)在201至300之間為“5級重度污染”,在300以上為“6級嚴重污染”。
《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將應急措施分為提醒性、建議性、強制性三類。其中,“藍色預警”的應急措施只涉及提醒性、建議性兩類,包括:健康防護提醒措施,提醒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減少戶外活動;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倡導公眾及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單位自覺採取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
北京上次“霧霾鎖城”發生在10月28日至11月2日,一週之內曾三度發佈“空氣重污染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