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探月工程發言人:嫦娥三號任務八大創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29日 21時3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昌11月29日電(記者余曉潔、田野、王經國)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將於12月上旬擇機發射,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裴照宇29日在西昌表示,嫦娥三號任務是本世紀以來,國際上首個開展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嫦娥三號任務有八大創新點。

第一、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地外天體著陸的全新航天器研製;無人著陸的控制方案;大動態、高精度導航敏感器的研製;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的研製等。

其二、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巡視探測。研製自動巡視探測器,是車輛技術、機器人技術和航天器技術三大技術的集合。

其三、首次開展對月面探測器的遙操作。月球車在月面巡視探測採取自主導航和地面遙操作相結合。科學家提出科學探測需求,以此為牽引對巡視器任務進行多層次規劃。

其四、突破多窗口、窄寬度發射和高精度入軌技術。嫦娥一號、二號的發射窗口當天一次,寬度為35分鐘。而嫦娥三號連續三天,每天兩個窗口,而且每個窗口都很窄。第一天的第一個窗口約4分鐘,第二個窗口約1分鐘。跟嫦娥二號一樣,嫦娥三號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但是入軌精度與嫦娥二號相比提高了許多。

其五、首次研建我國大型深空站,初步建成覆蓋行星際的深空測控網。嫦娥三號任務中我國將首次採用三向測量技術;開展著陸器和巡視器兩器間月面通訊。

其六、首次在月面開展多種科學探測。採用月基光學望遠鏡,利用月球上有利空間位置進行天文觀測;在國際上首次利用極紫外相機來對地球等離子體層進行觀測;利用測月雷達對巡視路線上的月殼淺層結構厚度等進行剖面式觀測;利用X射線譜儀和紅外成像光譜儀對月面元素和物質成分進行探測。

其七、首次在我國航天器上採用同位素熱源和兩相流體回路技術,以滿足探測器在月夜極端溫度環境下生存需要。

其八、研製了一系列特種實驗設施,形成一系列先進實驗方法。比如月面六分之一地球重力的模擬;高真空複雜地形地貌模擬;以及變推力發動機的試車;探測器內外場實驗等。

 
 
 相關鏈結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的"三級跳"
· 嫦娥三號為何選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 美專家駁斥“嫦娥”給美月球探測器惹麻煩説法
· 嫦娥三號進展順利 將於12月上旬擇機發射
· 嫦娥三號月球車得名“玉兔”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