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任潔)優質煤炭,讓這個曾經落後貧窮的陜北小城“一夜暴富”;挖煤運煤,又讓這個“富甲一方”的內陸城市環境破壞、生態惡化。在發展經濟與生態保護的兩難選擇上,“煤城”榆林積極探索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之路。
昨天:經濟上創奇跡,生態上出問題
位於陜西省北部的榆林市,是我國重要的能源接續地,優質煤炭儲量豐富。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這個曾經乾旱、貧窮、落後的城市,因為煤炭開採、運輸,而一躍成為陜西乃至全國的“經濟富地”。
榆林市的煤炭不僅儲量大,而且多為“特低硫、特低灰、特低磷、中高發熱量”的優質環保煤 ,燃用可極大減輕城市排污負擔。這樣的特點也使得榆林煤近十多年來不愁銷路。但是煤炭資源的無節制開發,卻造成了榆林市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榆林地處陜北,乾旱少雨、植被稀少,生態環境脆弱,單位面積環境容量狹小,抗人為干擾破壞能力差。在煤炭開發過程中,一些老的開採區出現了採空塌陷、水土流失;在開採運輸過程中,又産生了大量粉塵、廢水、廢氣。經濟發展的奇跡,伴隨著的不是生活幸福指數的提升,而是生態環境上出現的一個個問題。
今天:既要發展能源化工 又要保護生態環境
榆林市的兩難困境,迫使當地政府做出抉擇:一定要做到能源化工基地發展與環境保護雙頭並舉。
近年來,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加速推進,新型能化基地初具規模。目前,榆林市已成為我國超億噸煤炭生産基地、國內最大的甲醇生産基地,並向國內最大的火電基地發展,是國家“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的重要源頭。
榆林市作為全國重要的産能基地,蘭炭已登列國家産業目錄,“榆林市版煤制油”也成功運行,能源化工基地核心競爭力居國內領先地位。
在能源化工基地快速發展的同時,榆林市的綠色生態建設也同步邁進。目前榆林市城建區綠化覆蓋率已達36.21%,綠地率達到了32.14%。今年以來,先後關閉整合電石、鐵合金、蘭炭企業57戶,淘汰産能380萬噸。
隨著治空、治污、治水,榆林市區的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截至11月,榆林市區空氣質量好于一級已達96天,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明天:發展循環經濟 打造環境友好城市
榆林市通過調研分析、專題研討、專家論證,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環境友好型城市的轉型之路。
對典型煤炭地質災害進行權威性鑒定、評估、研究治理恢復方案;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推廣“保水採煤”技術;煤炭和水資源交錯地區,堅持“寧舍千尺煤,不丟一寸水”的原則;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法制化管理體系;建立生態保護和建設投入機制,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的投入。
這些措施的提出和執行,讓榆林市在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之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從生態環境本身出發,榆林市提出南治土、北治沙、全市齊治水;對産業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關閉整合不達標能源企業,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同時,多軌並行,避免重大、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