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2月24日電(記者 李松)為破解農村融資難題,重慶市對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三權”確定為財産權,並允許進行抵押貸款,以期達到盤活農村資産,為農村和農業發展注入資金的目的。
長期以來,農民收入大部分來自於勞動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財産性收入較少,由於拿不出有效的抵押物而無法獲得貸款投入生産。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農民缺乏抵押物,無法獲得融資。
為突破農村“融資難”的瓶頸,作為統籌城鄉改革的試驗區,重慶開展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林權抵押改革,貸款對象主要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大戶和家庭農場主等,主要用於幫助其發展種養殖業、林業和農産品流通等農業産業化項目。
據重慶市金融辦統計,重慶已實現農村産權抵押融資超過400億元,帶動了一大批農戶增收致富。在重慶石柱縣三河鎮川主村,農民黃華銀想發展肉兔養殖,但苦於沒有資金支持,一直未能實現。農村産權抵押貸款放開後,黃華銀以自家500多平方米的農房作抵押,向銀行貸款32萬元購買了5000多只肉兔,一年純收入就達10多萬元。
為進一步擴大農村産權抵押融資範圍,自2013年9月起,重慶在原有“三權”抵押貸款的基礎上,將抵押物範圍拓寬至農村塘庫堰、地上種植養植物及大棚等。
同時,為了保護農民權益,重慶在控制好農村産權抵押融資貸款利率,降低擔保、評估費用,簡化融資辦理手續的同時,還建立了農村産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當遇到農戶無法歸還貸款的情況,政府將給予金融機構適當補償,形成政府、銀行和農民共同承擔風險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