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從科技獎勵五大“關鍵詞”看我國科技創新能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年01月10日 19時3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吳晶晶、顧瑞珍)一年一度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是科技界一件盛事,也是對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的一次檢閱。梳理今年的獲獎成果,可以通過五個關鍵詞,解讀我國當前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一:年輕化】中青年人才正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數據分析顯示,今年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6.6歲。其中自然科學獎平均年齡45.9歲、技術發明獎45.7歲、科技進步獎47歲。

    據介紹,為了強化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勵,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2013年首次專門為40歲以下的青年學者主持完成的基礎研究項目開闢了專家推薦渠道。

    如獲得自然科學二等獎的項目“基於碳氫鍵活化的氧化偶聯”,第一完成人北京大學教授施章傑,今年只有39歲,而他的團隊中最小的才27歲,平均年齡34.4歲。

    【關鍵詞二:企業創新】在今年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中,企業作為牽頭或參與單位完成的項目佔75.9%,其中企業牽頭完成的佔35.8%。

    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今年的科技獎勵加大了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力度,積極引導各類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

    在總共13個一等獎項目中,企業牽頭完成的有6項。如湖南省電力公司“電網大範圍冰凍災害預防與治理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離岸深水港建設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等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均在相關領域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關鍵詞三:戰略性新興産業】在今年的獲獎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勢頭強勁,這些項目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支撐引領了經濟社會發展。

    比如中科院電子研究所發明的“基於生物敏感膜的便攜式傳感器關鍵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促進我國相關企業跨入國際生物傳感器領先行列。

    浙江大學和多家企業産學研聯合攻關,成功研製“高端控制裝備及系統的設計開發平臺”,突破了國外對高端控制裝備尤其是平臺核心技術的壟斷,為保障我國産業安全和經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四: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在連續三年空缺後,今年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專家表示,這體現了隨著國家科技投入的不斷增加,我國基礎研究持續深入,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中科院物理所趙忠賢院士領銜的“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確立了鐵基超導體是新一類的非常規超導體,激發了世界範圍內新一輪探索和研究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熱潮。

    此外,我國科學家在恒星演化,機器學習理論與方法,禽流感病毒進化、跨種感染及致病力分析機制,納米結構金屬力學行為尺度效應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進展。

    【關鍵詞五:民生科技】在群眾普遍關注的醫藥衛生、環境保護、能源資源、食品安全等領域,大量優秀成果脫穎而出。

    如李蘭娟等完成的“重症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項目,創建了獨特有效、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李氏人工肝系統,為解決重症肝病高病死率難題作出了重大貢獻。

    再如,在環境領域,有機廢水處理、滑坡地質災害防控、海上油膜探測等成果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針對交通安全,科學家提出了基於行駛環境感知與控制協同的汽車智慧安全新技術,發展前景廣闊。

 
 
 相關鏈結
· 2014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第23屆科技周舉行
· 科技部部長萬鋼: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5.2%
· 我國將力攻第五代移動通信、3D打印等核心技術
· 2013年我國科技惠民計劃帶動投入逾65億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