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科學家成功破譯飛蝗基因組圖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年01月16日 22時0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16日從中科院獲悉,由該院動物研究所康樂院士領銜,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參與的一項研究,成功破譯了飛蝗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這是迄今人類破譯的最大動物基因組。基於基因組信息,科學家們還揭示了飛蝗食性、遷飛和群聚的奧秘。

    飛蝗是世界性的重要農業害蟲,在過去近百年中,各國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揭示蝗災爆發的機制。康樂研究組採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發展了組裝超大基因組的生物信息方法,對飛蝗基因組進行了測序、組裝、註釋等,獲得迄今人類破譯的最大動物基因組——飛蝗基因組圖譜。

    據介紹,飛蝗基因組是人類的兩倍多,約是果蠅基因組的30倍。“經過評估,我們認為飛蝗基因組94%以上都被組裝出來了,44.7%的基因組序列已經定位到染色體水平。”中科院動物所副研究員王憲輝説。

    科研人員發現,與其他已測序的昆蟲物種相比,飛蝗基因組中參與脂肪酸合成、轉運和代謝過程的許多基因家族發生明顯擴增現象。而脂肪酸是大多數長距離遷飛昆蟲的能量物質。這就很好地解釋了飛蝗擁有卓越飛行能力的遺傳基礎。

    此外,科研人員還發現飛蝗基因組中一類被稱之為糖苷鍵轉移酶的代謝解毒酶類特別多,而這類酶能夠降解禾本科植物中存在的特定次生代謝物,這為解釋為什麼飛蝗以禾本科植物為食物提供了重要線索。

    蝗蟲的大規模群居是成災的主要原因,群居型和散居型之間的轉變是昆蟲學中的一大奧秘。科研人員發現飛蝗調控神經可塑性的基因在表達量、DNA甲基化以及可變剪切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這些基因可能在控制飛蝗形成大的群體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功能。

    飛蝗基因組圖譜的繪製成功,讓開發更高效、低毒的新型農藥成為可能。科學家們接下來的工作之一,就是研製干擾飛蝗群居行為的行為調節劑。目前,科研人員已通過生物信息學的方法,預測了51個潛在的藥物靶點基因,用於後續藥物篩選工作。

    據悉,研究成果已在《自然·通訊》上在線發表,同時國際知名數據庫也向全球公開釋放了飛蝗基因組數據。

 
 
 相關鏈結
· 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成立
· 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揭牌
· 中科院啟動建設卓越創新中心 首個中心揭牌
· 中國科學院2014年度工作會議順利完成各項議程閉幕
· 中國科學院:嫦娥三號任務 月面測試 首戰告捷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