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失火現象,不只是一個消防問題。沒有對慾望的約束、對文化的敬畏,文物的生存與發展,就會在單純的逐利邏輯中陷入歧途
日前的兩場大火,讓很多人都有灼痛感。灰燼與余煙之中,300年曆史的貴州報京侗寨已被毀掉上千間房屋。而僅在半月之前,雲南的“月光之城”獨克宗古城陷入火海,“半壁江山”頓成絕響。古城、古寨頻頻失火,熊熊火光照見了什麼?
唐人杜牧反思阿房宮,寫下了“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千古警語。以之觀察古城失火現象,更覺沉痛。獨克宗古城火災發生後,有媒體調查後坦言,這幾乎是麗江古城火災的“翻版”。再算上湖南洪江和鳳凰古城、重慶風雨廊橋,一次次火警,“燒”出了相似的問題:土木結構、電路老化、道路狹窄、消防設施落後……
有人説,麗江古城是一堆堆數百年的幹柴壘起來的木房子,七級大地震震不垮它,一把大火卻能讓它毀滅。從消防角度看,古城的特色往往也是其軟肋所在,尤其當建築街巷的古代“軀殼”與現代電氣化設備“擰”在一起,各種隱患潛滋暗長。許多古城“坐在火堆上”,正是在這樣的現實困境之中,風險與應對之間的強烈反差令人觸目驚心。
此前的獨克宗火災,起因是商戶用火不慎,但一點火星就能“火燒連營”,教訓還不夠深刻嗎?大火過後,人們才發現,儘管有兩套消防系統卻無一管用,房墻上滿是房主自己拉設的電箱以及電線,一些消防栓壓在地基之下。消防基礎之脆弱、觀念之淡薄,火災如何不趁虛而入?人們才驚覺,滿街滿巷的房子鱗次櫛比,一眼望去密不透風,既無防火墻,又無防火間距,怎能不一損俱損?
其實,在獨克宗古城,曾有傳統村規民約,每年秋冬季節,“有司”會用一把特製的“大刀”,把建築“超規突出”的部分砍掉,以保持建築之間的安全距離。這種“一刀切”,既是一種防治火患的民間智慧,也具有深刻的文化意味。概莫能外的“一刀”下去,砍掉的是私搭亂建,何嘗不也是在遏制過分生長的慾望,以有序的安排,向養育一方人民的土地和文化,表達一種敬意?
從這個方面反思,一些古城之所以危機四伏,一些城市之所以搞得雜亂橫陳,背後則是失去控制的慾望之火。遊客蜂擁而至,心裏只想著門票收入、經營利潤,就會無休止地捕捉商機,讓文物古建的承受力突破極限;古城發展涉及方方面面,只想著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就會重開發輕保護,熙熙攘攘的店舖背後,往往是不出水的消防栓、無知覺的煙感探頭。更有甚者,為了一時之利,不惜拆真古董建假古跡,搞什麼阿房宮重建、潘金蓮故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實在令人痛心。
古城失火現象,不只是一個消防問題。沒有對慾望的約束、對文化的敬畏,文物的生存與發展,就會在單純的逐利邏輯中陷入歧途。許多去歐洲參觀古城堡的遊客發現,當地導遊常常會特意講解他們是如何進行火災防護的,像傳奇軼聞一樣津津樂道。這一個細節,其實與嚴密的文物保護法律、巨大的維修投入、廣泛的社會參與等息息相通,它們共同傳遞出一個信念:保護古城就是守護歷史,守護歷史就能開啟未來。
“讓居民記得住鄉愁”“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一座廟,一棟樓,一條街,一個巷子,凝結了多少人的生命記憶,又蘊含著多麼豐富的人文信息。報京侗寨立有石碑一塊,刻著“千古不朽”四字。歲月流轉,在現代化浪潮不斷激蕩的今天,如何把老祖宗創造的文化基業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正如故宮的銅缸,其功能已被現代消防設備所取代,裏面雖不再盛水,但更需注滿保護意識、文化敬畏。如此,我們才能讓文脈源遠流長,為古城守望新一天、新一年的燦爛陽光。(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