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19個城市回應教育部就近入學工作方案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年02月19日 18時23分   來源:新華社

“擇校熱”能否真降溫?
——19城市回應教育部就近入學工作方案意見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專電 教育部日前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將工作聚焦19個大城市,要求2014年制訂完善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方案。

    在如此明確的時間表和要求之下,“擇校熱”真的能降溫嗎?這19個城市準備好了嗎?

    19個城市基本都有相關政策

    ——4個直轄市

    北京市教委2014年工作要點指出,2014年將進一步推進考試招生入學制度改革,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推廣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入學;

    上海市教委已于2013年底下發《2014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上海將堅持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劃片“免試就近入學”原則;

    重慶市已從2013年起,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小升初”選拔性考試,任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擇校亂收費;

    天津市將推進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取消各類初中招生選拔性考試等,具體改革方案正在抓緊研究,將於今年上半年出臺,年內推進實施。

    ——5個計劃單列市

    鋻於深圳市“小升初”政策仍是“一考就靈”,有關今年“小升初”的方案仍在調研中,廣東也正在徵求全省性政策的意見;

    寧波2012年起就要求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格控制擇校率在5%以內,鼓勵各地實行“零擇校”政策,目前海曙、江東、江北等區已嚴格執行“零擇校”;

    廈門小學升初中實行劃片免試就近入學已堅持了16年,電腦派位工作程序一條條嚴格審查,派位一旦完成,馬上對社會公佈;

    大連市早在1986年就取消了全市統一組織的小學升初中考試,城區小學畢業生按學校劃片採取“對口直升”的辦法就近升入初中,實行小學升初中免試就近入學。

    青島為在2014年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將繼續完善合理劃分學區、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不得採取考試形式招生。

    ——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

    瀋陽市從2006年開始,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全部按學區招生,一律不得招收“擇校生”。

    哈爾濱目前已實行公辦初中實行對口招生,將延續已有政策,並把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工作納入評價區、縣(市)教育局工作的重要內容。

    杭州2012年就宣佈實行“零擇校”,從當年開始,所有公辦初中、小學的招生信息全部“上網”,招生結果公佈接受社會監督;如有多餘學額,一律通過“搖號”方式確定招生名單。

    南京在省內率先採取公開報名、電腦搖號的招生方法,把全市擇校比例控制在10%以下。目前正在調研更為具體的落實舉措,以達到教育部的要求。

    武漢市實行就近入學政策至今已10多年,接下來將按照教育部要求,在今年3月底之前細化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方案,並向社會公佈。

    廣州市各區基本完成小學就近入學比例達90%的目標。今年年初,廣州發佈《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中小學招生都實行屬地管理、免試就近入學。

    濟南市將繼續實行“整體對口入學”的免試招生辦法。嚴禁任何學校以綜合測評、能力考查等形式進行入學前考試。

    成都2011年就正式出臺並實施《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按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工作方案目前正在調研中,將於近期出臺。

    西安市近年來在嚴格執行公辦學校面試就近入學的前提下,實施了大學區管理制度改革,目前正在加緊研究制訂更為完善的方案。

    長春市已經實現了每一所初中學校都有明確的招生範圍,基本實現了小升初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實現了每名小學應屆畢業生都有一個相對就近的公辦初中學位。長春市將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形成並鞏固一系列工作制度。

    如果不平衡依然嚴重存在,就近入學推行必將受阻

    其實,就近入學政策在上述19個城市均早已有之,只不過,現實與理想之間總是存在差距。擇校,選的是好學校和好老師。多位受訪家長表示,如果校際間的嚴重不均衡依然存在,那麼,就近入學的推行很容易成為一句空話。

    屢禁不止的擇校,“拼爹”“拼學”、當代版的“孟母三遷”,無不直指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在政策執行相對較好的杭州,西湖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陳為民認為,杭州推行公辦初中小學“零擇校”,背後有教育資源配置相對均衡的現實支撐,但也要看到,只有家長們的擇校意願下降了,“擇校熱”才能真正降溫。

    記者從多家房産仲介機構了解到,杭州關閉公辦“擇校”通道後,學區房升溫。個別“名校”的學區房,每平米均價超過4萬元,“房源很緊張,出來一套就搶一套”。

    杭州多位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認為,與“特權擇校”相比,通過購買學區房擇校是一種進步,因為其用市場化手段,避免了權錢交易和暗箱操作。但也容易變成一種金錢比拼遊戲,變成另一種不公平。

    採訪中,不少家長支持取消“小升初”選拔考試,讓學生就近入學。但也有不少家長指出,在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前提下,讓孩子“就近入學”未免太冒險,反倒不如通過選拔考試,讓孩子憑實力獲得優質教育資源。

    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她和身邊的部分家長都希望不要取消“小升初”考試。“我對小孩的能力還是比較自信的,相信她能通過考試進入夢想的學校。如果取消這個考試,等於把我們的希望掐滅了。”

    治理擇校亂象不能光靠“末端治理”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楊建華説,只有真正做到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硬體軟體的公平,“零擇校”才是理智的,而不是強制的。

    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成都市的城鄉均衡教育始於2003年。十年來,成都累計投入近200億元對城鄉中小學實施了一系列建設改造,同時加大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使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懸殊差異得到根本性扭轉,辦學質量得到不斷提升。

    通過一系列舉措,成都小學、初中教學質量的校際差異、城鄉差異明顯縮小。由成都市政府公佈的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成都市小學教學質量的校際差異系數僅為0.04,初中減小到0.33。2011年成都市主城區部分小學學校擇校生佔新生比例下降17%,包括公立名校在內的部分初中學校下降41%;2012年,這一數據在原有基礎上保持穩定。

    天津從促進義務教育學校高水平均衡發展為著力點,推進新一輪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硬體水平,使每所學校都達到現代化學校的標準。同時採取聯合學區發展模式、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改革試點及骨幹教師的流動輸出等措施,使各學校之間的軟體水平得到均衡發展。

    “治理擇校亂象不能光靠‘末端治理’。”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説,“治本”之舉包括:一是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義務教育法定支出不留缺口;二是加強薄弱學校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三是扶持發展一批民辦學校,滿足群眾多樣性教育選擇;四是將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讓各個初中學生有公平選擇機會。

    山東省教育廳一位工作人員説,這次教育部正式發出通知,應該是要為小升初的學生以及家長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政策保障。這項政策保障,在這19個城市最終將如何落實,我們拭目以待。

教育部要求制定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方案

    繼年初《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後,教育部將工作聚焦19個大城市,日前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2014年制定完善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方案。據悉,這19個重點大城市是指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這些城市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問題更受關注。

    《通知》明確要求,2014年各重點大城市要在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方面採取切實舉措,標本兼治,破解擇校難題。到2015年,19個大城市所有縣(市、區)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100%的小學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逐步減少特長生招生學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招收特長生的初中學校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降到5%以內。沒有特長生招生方式的省份不再增設該方式。到2017年,19個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組織考試及與入學挂鉤行為得到杜絕,與擇校有關的亂收費得到根治。《通知》強調,已經實現上述目標的城市要進一步鞏固提高。 >>>詳細閱讀

新聞鏈結:為“小升初”擇校熱降溫任重道遠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 吳晶、隋笑飛)教育部26日公佈《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這一舉措為狂熱的“小升初”擇校熱“潑了一盆冷水”。

    由於“小升初”實行免試就近入學,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學生家長望子成龍等多種因素導致一些地方和基層學校出現好學校“掐尖”、“權錢”擇校等不正常現象,這些錯誤做法甚至滋生了教育不公乃至腐敗現象。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教育部要求制定完善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方案
· 上海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免試就近入學”
· 重慶:今秋全面實施“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
· 廣西:校車管理以縣為主 確保就近入學
· 天津推進初中招生制度改革 就近入學比例將擴大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