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記者顧瑞珍)環保部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突出問題導向,從更好地履行維護群眾環境權益職能出發,大力開展“專項整治”和“專項督查”,取得紮實成效。
針對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環保部開展了集中整治。
圍繞改善空氣質量,報請國務院發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聯合有關部門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提出22項配套政策措施。
從2013年10月起,對全國重點城市和問題企業持續開展專項督查。截至目前,共檢查企業403家,發現問題企業199家,對43家企業掛牌督辦,對3個省份、3家企業集團、6個城市實行環評限批,向公安機關移送近300起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有效遏制空氣質量惡化勢頭。
圍繞保障群眾環境健康,開展“環保專項行動”,集中檢查整治涉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排放的重有色金屬礦採選冶煉、鉛蓄電池、皮革鞣制、電鍍以及醫藥行業環境污染問題。
全國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83萬餘人次,開展“華北地下水污染專項檢查”“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暗訪”等檢查,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
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機關作風問題,環保部從文件、會議和檢查評比項目等方面入手進行專項整治。
文件方面,在2013年工作發文下降34%的基礎上,2014年再核減26%,機關各部門只保留1種業務簡報。會議方面,2013年,清理慶典、研討會、論壇20余個,2014年,除全國環保工作會議外,其他全國性會議原則上採用視頻形式召開。此外,綜合調度機關部門及派出機構檢查活動,原則上不再開展未列入計劃的工作檢查,除國務院保留的5個項目外,不再新增評比達標表彰項目。
環保部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著力解決職能所及範圍的焦點難點問題。針對格林美(武漢)公司因地方規劃等原因不能享受國家扶持政策問題,派出工作組現場調研,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將其列入國家廢棄電器電子産品拆解基金補貼名錄,營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針對京沈客專建設環評公眾關切,主動召開座談會、聽證會聽取群眾意見,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調整終點站設置,倒逼建設單位強化隔聲降噪措施,化解社會矛盾,保障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順利進行。
此外,環保部還主動下放25項環評審批權限,調整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和登記表編制範圍,簡化減少環評審批項目,降低企業成本;設立部新聞發佈廳,完善環境新聞例行發佈制度,主動回應公眾關切。
據悉,環保部正著力打造貫徹群眾路線和反對“四風”的長效機制。目前已制定完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貫徹落實中辦和國辦關於進一步規範國家工作人員因公出國(境)通知的實施意見》、《國控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等38項制度;正在制定完善《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實施細則》、《推進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指導意見》等47項制度。
同時,在《環境保護部黨組制度建設計劃》中明確的21項制度建設,有7項已經完成,其餘各項均取得階段性成果,還帶動建立完善60余項業務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