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國際電信聯盟“2006年世界電信展”開幕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吳邦國在2006年世界電信展開幕式上的講話(全文)
新華社香港12月3日電(記者張勇 白冰)國際電信聯盟“2006年世界電信展”開幕式3日下午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他説,當今世界,信息通信技術日新月異,應用領域加速擴展,應用方式不斷深化。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通信市場。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繼續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加強同各國在信息通信領域的合作。
本次展會是有史以來參展商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電信展覽盛會。展覽總面積6萬平方米,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信息通信企業參展。展會將集中展示全球信息通信業發展的新産品、新業務、新技術和新趨勢。
下午17時30分,吳邦國委員長步入電信展開幕式會場,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國際電聯秘書長內海善雄、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等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在熱烈的掌聲中,吳邦國委員長髮表主旨演講。他首先代表中國政府向展會致賀,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參展商表示歡迎,並對國際電聯選擇中國香港作為2006年電信展的舉辦地表示感謝。
吳邦國説,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中國信息通信業積極適應全球信息化的趨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和先導産業。中國政府將繼續大力發展信息産業,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發展戰略。
他説,我們真誠地歡迎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企業來華投資,共同開發中國市場;歡迎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與中國企業協作開展技術和産品研發。中國政府將依法保護所有外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依法保護各國知識産權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堅決打擊侵權和盜版行為。同時,我們鼓勵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積極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吳邦國強調,香港發展資訊業的條件得天獨厚。一是香港擁有優秀的本地電信企業,在業務發展、經營管理等方面有著成功的經驗,信譽得到國際認同。二是香港經濟高度自由開放,法律制度健全,與國際市場聯絡廣泛,有一批熟悉國際規則的經濟人才。三是香港背靠祖國內地,與祖國內地在經濟上已形成密不可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關係,可以從祖國內地獲得廣闊的市場空間和不竭的發展動力。
開幕式結束後,吳邦國出席了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電信展歡迎酒會。開幕式前,吳邦國會見了內海善雄等國際電聯高級官員。當天上午,吳邦國還參觀了本次電信展的預展,並會見了參展的知名外國電信公司負責人。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暉等出席了電信展開幕式。
新聞背景:國際電信聯盟2006年世界電信展
新華社香港12月3日電 國際電信聯盟2006年世界電信展將於12月4日至8日在香港舉行。這是世界電信展自1971年開辦以來首次在瑞士日內瓦以外的城市舉辦。
世界電信展是國際電信聯盟電信展覽部的旗艦項目,各國政府和業界均視其為業界的國際盛事。因其規模和權威性,世界電信展享有全球信息通信産業“奧林匹克”之稱。
2006年世界電信展的主題是“生活在數字世界”,包括大型展覽和高層次論壇兩部分。在展覽會上,600多家國際電訊、資訊及通訊科技公司將展示最新的産品與科技成果,其中包括100多家中國內地公司、70多家香港公司。除了阿爾卡特-朗訊、思科、愛立信、摩托羅拉、微軟、西門子等世界著名跨國企業外,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中國大型電信企業也將參展。
在電信展期間,還將舉辦世界電信展論壇,屆時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著名跨國企業的董事長和總裁,以及專家、學者,將圍繞“數字生活方式”、“數字生態系統”和“數字社會”等專題進行研討和交流。
在“數字生活方式”的專題下,論壇將探討現時和日後的生活模式,以及信息通信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模式。此議題將著重于研究信息通信技術界的需求層面、市場走勢、使用者的行為和客戶的喜好等等。
“數字生態系統”包括眾多不同類型的公司,這些公司互相聯絡合作,同時又互相競爭,為使用者提供設備、服務和應用系統。此議題將著重于信息通信技術供應層面,研究如何開發高效率的商業模式。
在數字世界中,人們需要相互分享,和諧共融,因此要制定監督性的政策和獨立的規管機制,令數字世界運作得宜。“數字社會”的議題將探討在維持透明規管環境和建立信息社會時,業內人士所面對的挑戰。
預計世界電信展將吸引6萬名旅客到港,其中包括3.5萬至5萬名業內人士、2500名論壇代表和2000名貴賓。
新聞背景:國際電信聯盟
新華社香港12月3日電 國際電信聯盟(簡稱國際電聯)是聯合國負責國際電信事務的專門機構,目前有191個成員國。
國際電聯在全球相關範疇內,進行多項重要工作,包括為電信界舉辦世界性的活動、管理無線電頻譜、開發電信技術的全球標準,以及設定現時和日後通信網絡的模式。國際電聯還舉辦多項活動,協助新興市場發展信息通信技術。有關活動包括為新開放市場的規管機構提供培訓,以及在鄉郊、偏遠或設施不足的地區建立多用途社區電信中心等。此外,國際電聯也進行研究和分析,為業界提供政策建議,以確定電信發展的新趨勢及其對政府和業界的影響。
國際電信聯盟前身為根據1865年簽訂的《國際電報公約》而成立的國際電報聯盟。1932年,7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馬德里開會,決定把《國際電報公約》和《國際無線電公約》合併為《國際電信公約》並將國際電報聯盟改名為國際電信聯盟。1934年1月1日新公約生效,該聯盟正式成立。1947年,國際電信聯盟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總部從瑞士的伯爾尼遷到日內瓦。
國際電信聯盟的宗旨是:維護和擴大會員之間的合作,以改進和合理使用各種電信;促進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促進技術設施的發展及其最有效的運營,以提高電信業務的效率;擴大技術設施的用途並儘量使之為公眾普遍利用;促進電信業務的使用,為和平聯絡提供方便等。
國際電信聯盟最高權力機構為全權代表大會,每4年開會一次。代表大會主要任務是選舉秘書長、副秘書長,修訂電聯公約等。大會閉會期間,由41名理事組成的行政理事會代行大會職權,每年開會一次,負責處理財務、人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務。
中國1920年加入國際電報聯盟。1972年,國際電信聯盟理事會承認新中國的合法席位,中國1973年被選為國際電聯理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