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副總理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8年1月7日)
這次會議是在全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探索中國特色衛生發展道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下面我著重講三點意見:
一、五年來衛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
過去五年,是我國衛生事業發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本屆政府剛剛成立,衛生工作就遭受到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的嚴峻考驗,集中暴露了公共衛生體系薄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機制不健全、衛生改革發展滯後等問題。另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看病難、看病貴,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等問題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非常突出。面對嚴峻的考驗和艱巨的任務,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正確領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落實職責、密切配合,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積極支持,特別是全國衛生系統振奮精神、團結一致、開拓創新、努力拼搏,經過不懈地努力,我國衛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增強,服務水平提高。國家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改善了衛生服務條件,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包蟲病、麻風病、瘧疾等重大傳染病患者獲得免費藥物治療。全國兒童免疫規劃接種率超過98%,國家免費免疫的傳染病從7種擴大到15種。
——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明顯加快,覆蓋面逐步擴大。全國已有近10億城鄉居民參加了不同形式的基本醫療保險,中國特色的醫療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醫藥費用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2003年以來,全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均次費用和住院均次費用漲幅呈下降趨勢,特別是2006年門急診均次費用接近零增長,住院均次費用出現負增長,患者負擔有所減輕,這是20多年來首次出現的積極變化。同時,衛生總費用中個人現金衛生支出的比例從2002年的57.7%下降到2006年的49.4%,下降了8.3個百分點。
——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中醫藥服務受到人民群眾歡迎。全國已有3072個中醫院、33.3萬張床位,各類醫療機構基本都設有中醫藥科室,有72%的鄉鎮衛生院、92%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54.7%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群眾提供中醫藥服務。
——環境衛生、食品和藥品安全狀況不斷改善。全國有5.8億農村居民飲用上清潔自來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5%。經過多年集中整治,食品藥品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高,食品安全狀況不斷改善。
——居民健康素質持續提高。2006年,我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3.0歲,比2000年提高了1.6歲;嬰兒死亡率由2002年的29.2‰下降到2007年的15.3‰;孕産婦死亡率由2002年的43.2/10萬下降到2007年的36.6/10萬。
經過五年的艱苦努力,我國衛生改革發展嚴重滯後的狀況已經開始扭轉,衛生工作的一些薄弱環節得到了加強,衛生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高,在增進人民健康、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五年來,我們集中精力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第一,採取果斷措施,有效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我們堅決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奪取了抗擊非典的重大勝利,有效遏制禽流感疫情的蔓延,保護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了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第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重大疾病防治。我們進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國家累計投入276億元,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功能比較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和應急醫療救治體系,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明顯提高。同時,健全領導協調機制,加強立法和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切實加強各項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第三,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制度。2003年,我們開始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制度。五年來,新農合這一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從無到有,穩步推進,已形成具有很強生命力的制度框架和運行機制,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走出了歷史上農村合作醫療幾起幾落的困境。社會各界對新農合高度認同,農民群眾發自內心地支持和擁護這項制度。截至2007年9月底,全國參合農民7.26億人,覆蓋率達到86%,2008年將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另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參加人數達4068萬人;已有近1.8億職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國特色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框架已初步形成,為群眾看病就醫提供了基本保障。
第四,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央和地方總計投資217億元,實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改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條件。同時,採取多種方式組織城市衛生支援農村,加強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農村衛生服務水平。加快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發展,推進城市衛生綜合改革。目前,全國98%的地級以上城市、93%的市轄區和一半以上的縣級市組織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建立了2.4萬多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央在公共衛生和農村、社區衛生建設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努力縮小區域衛生差距。
第五,加強衛生監管,維護群眾利益。各級衛生部門認真履行職能,加強行業監管,堅決打擊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法行為。連續三年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改善醫療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深入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專項工作,遏制醫藥購銷和診療服務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深入開展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採供血,規範醫療服務秩序。組織開展整頓和規範藥品市場的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利益,維護中國産品信譽和國家形象。
第六,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扶持中醫藥發展。深入分析制約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的關鍵問題,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把繼承和發展中醫藥納入法制化軌道。增加財政投入,加大對中醫藥科研、網絡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支持。推動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預防控制疾病和醫療服務中的重要作用。
同時,我們認真研究制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政策措施,將於今年正式出臺並進行試點。
總起來説,這五年,是我們在中國特色衛生發展道路上艱苦探索並取得積極進展的五年,是衛生系統思想觀念和工作思路發生重要轉變的五年,是衛生工作堅持開拓創新並取得顯著成就的五年,也是人民群眾在醫療衛生服務方面獲益最多的五年。
五年來,我一直分管衛生工作,期間還兼任了兩年衛生部部長,在與同志們一起迎戰非典、防控重大疾病、共建新農合、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共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計等工作的過程中,度過了人生一段難忘的、值得留戀的時光。在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我國醫療衛生隊伍是一支思想覺悟高、業務技能精、奉獻精神強的隊伍,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刻苦鑽研、甘於奉獻、救死扶傷、任勞任怨的精神令人感動,令人難以忘懷。在此,我代表國務院,並以我個人名義,向全國600萬醫療衛生工作者,以及關心、支持衛生事業的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二、五年來衛生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過去五年,我們在工作實踐中對衛生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應當認真總結並長期堅持下去。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全部衛生工作的首位。健康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衛生工作必須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人人公平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衛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務。
第二,堅持圍繞大局,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大力發展衛生事業,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健康又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各部門要積極支持衛生事業發展。衛生工作要置於經濟社會大局之中,使衛生事業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
第三,堅持立足國情,嚴格遵循衛生發展的自身規律辦事。我們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準確把握衛生發展的自身規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雪中送炭,注重服務的均等化,以有限的衛生資源爭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第四,堅持政府主導,有機引入市場機制發展衛生事業。政府對維護人民群眾健康負有重要責任。同時,也要有機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通過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充分調動廣大醫療衛生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通過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源發展衛生事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保健需求。
第五,堅持統籌兼顧,努力促進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從衛生事業發展全局出發,通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等各方面協調發展。要統籌城鄉、區域衛生發展,兼顧不同人群的衛生需求,優化衛生資源配置,落實衛生公益性的政策措施,不斷縮小城鄉、區域和不同人群之間的醫療服務水平差距。同時,明確政府、社會、醫療衛生機構和公民個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協調醫療衛生服務供需雙方的利益關係。要注意把改革實踐中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經驗制度化、法制化,為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保障。
三、把握正確方向,逐步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當前,我國衛生工作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科學發展觀為衛生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全黨重視衛生、全社會關心衛生的局面已經形成;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公共財力不斷增強,為衛生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幾十年建立起來的衛生服務體系、忠誠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的醫療衛生隊伍,以及多年積累的成功經驗,都為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衛生服務與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將會長期存在;工業化、城鎮化和環境的變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等帶來的影響健康的因素越來越多;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變化使我國面臨更加沉重的疾病負擔。建立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體系需要長時期的努力,解決衛生事業長期積累下來的體制性、結構性、機制性矛盾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衛生改革發展將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任務。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對此,我們既要勇於面對,奮發努力,又不能急於求成。
第一,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把疾病預防控制放在衛生工作的首位。要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明確工作職能,落實崗位責任,確定工作目標,實行嚴格的績效考核。要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實行全額預算管理,努力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要以防控重大疾病為重點,認真落實各項措施,努力降低發病率。要完善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嚴格公共場所、城鄉環境、食品藥品和醫療服務監管,為人民群眾創造健康的生産、生活條件。要繼續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形成講究衛生、減少疾病的健康意識和文明生活方式。
第二,必須把發展農村衛生和社區衛生作為長期的戰略重點。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扶持政策,創新衛生支農的有效方式,加強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提高農村衛生服務水平。要加快建設佈局合理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完善服務功能,轉變服務模式,創新運行機制,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要大力培養全科醫學人才,建立大醫院與社區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在資金安排、設備支援和人才引進等方面,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邊遠地區基層衛生工作的支持力度,推進區域衛生均衡發展,努力實現基本醫療服務均等化。
第三,必須堅持中西醫並重方針,大力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要堅定不移地支持中醫藥發展,既要注重繼承,又要推進創新。要完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落實扶持中醫藥發展的改革措施,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要發揮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的作用,組織骨幹力量聯合攻關,努力攻克醫學難題。要繼續實施中醫藥“三名三進”(中醫名院、名科、名醫,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工程,推進中藥現代化、産業化,發展壯大中藥産業,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第四,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衛生工作機制。要完善衛生行政管理體制,落實涉及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各項衛生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合理調整公共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增加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經費保障機制。要繼續堅持和完善部門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共同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源發展壯大衛生事業,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