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五講專題講座
吳邦國主持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講專題講座,題目是《公共財政建設與人大預算監督》。吳邦國委員長主持講座。
政府預算作為財政的主要載體和核心內容,涉及國計民生,關係到最廣泛的公共利益。審查監督政府預算,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重要職權,是人大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體現。為更好地依法開展和加強預算監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動公共財政建設,保證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全國人大常委會特地安排了這次專題講座。
此次專題講座的主講人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朱志剛。他主要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制、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積極推動財政改革等三個方面作了詳細講解。
朱志剛説,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財政具有公共性、公平性、非盈利性、法治性的基本特徵。近些年來,我國財政改革不斷深化,公共財政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人大預算監督要圍繞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徵和要求來進行,監督財政政策是否符合宏觀經濟發展要求,監督財政收支的基本平衡狀況,監督財政赤字的規模以及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情況,監督涉及民生的重點支出。
朱志剛説,公共財政的最基本目標是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這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主要手段包括:建立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使地方具備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財力保障;當前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特別是要較大幅度地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力度;從推動建立縣級最低財力保障機制入手,進一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朱志剛提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在進一步推進公共財政體制建設過程中,人大應加強對以下幾個方面的監督:積極推動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建立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積極推動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財稅政策體系;積極推動建立財政績效評價制度;積極推動公共財政的公開、公正和透明;加快財政立法,提高財政法治化水平。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路甬祥、烏雲其木格、韓啟德、華建敏、陳至立、周鐵農、李建國、司馬義·鐵力瓦爾地、蔣樹聲、陳昌智、嚴雋琪、桑國衛等聽取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