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賈慶林"求是"撰文:把人民政協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17日   來源:求是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把人民政協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賈慶林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也是人民政協60華誕。60年來,在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人民政協與全國人民一道前進,與共和國一道成長,走過了光輝的歷程,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為推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黨全國人民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即將迎來人民共和國和人民政協成立60週年的重要歷史時刻,認真回顧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創建和發展人民政協事業的偉大歷程和重大貢獻,深刻總結人民政協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對於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上把人民政協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進程中,與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愛國人士共同創立的。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仍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殊歷史階段。當時的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産階級和大地主大資産階級都只佔少數,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城市小資産階級、愛國知識分子及其他中間階級。毛澤東同志在科學分析中國特殊國情的基礎上,深刻指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這個統一戰線還必須是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的領導之下。沒有中國共産黨的堅強的領導,任何革命統一戰線也是不能勝利的。”在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共産黨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取得了推翻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決定性勝利。1948年4月30日,中國共産黨發佈著名的“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立即得到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熱烈響應。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標誌著中國人民不僅在思想上政治上而且在組織上形成了堅強的團結,標誌著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正式確立。這次會議代表了全國人民的意志,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選舉産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作出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國旗、國歌、紀年四個重要決議,勝利完成了創建新中國的歷史使命,實現了我國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制度的歷史性跨越,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協為恢復和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推動各項社會改革,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作為代行全國人大職權的第一屆人民政協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人民政協是否有必要繼續存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究竟起什麼作用,黨內外一些同志産生了困惑。1954年12月,在政協二屆一次會議開幕前,毛澤東同志召集了有共産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加的座談會,發表了《關於政協的性質和任務》的談話,明確指出:“人民代表大會是權力機關,有了人大,並不妨礙我們成立政協進行政治協商。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的領導人物一起來協商新中國的大事非常重要。憲法草案就是經過協商討論使得它更為完備的。人大的代表性當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協仍有存在的必要。”他強調,“政協不能搞成國家機關”,“政協不僅是人民團體,而且是各黨派的協商機關,是黨派性的機關”。協商國際問題、協商候選名單、提意見、調整關係、學習是人民政協的五大任務。這篇談話指出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後人民政協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定下了基調。周恩來同志也曾指出,現在有黨的系統、有政權的系統,再加上政協的系統,這就更能反映各個方面的意見,並有利於決議的貫徹執行。1956年,毛澤東同志總結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合作的歷史經驗,吸取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提出了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合作方針,從根本上解決了民主黨派的發展前途問題,確立了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格局。此後,這項方針也成為人民政協工作的一項基本方針。

    毛澤東同志作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主席和第二、三、四屆名譽主席,在創建人民政協和領導人民政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就人民政協的共同政治基礎,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人民政協性質、任務、工作方針以及人民政協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等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獨創性的重要思想,形成了毛澤東關於人民政協的思想,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指導了人民政協事業的創立和發展。1954年,全國政協二屆一次會議制定了第一部政協章程,為各級政協設立組織、開展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據。人民政協的組織建設也得到很大發展,各級政協組織從1949年的9個發展到“文革”前夕的1000多個,到1964年底各級政協委員共19萬多人。這一時期,人民政協在完成對生産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推動各種社會力量實現黨和國家的總任務、活躍國家政治生活、調整統一戰線內部關係,以及擴大國際活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

    新時期的人民政協事業,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偉大征程中開創的。鄧小平同志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事業的奠基人,領導人民政協結束了其組織長達13年的癱瘓狀態,重新恢復工作,並實現了思想路線和指導方針上的撥亂反正,全面開創了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鄧小平同志是第五屆全國政協主席,在推進人民政協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的歷程中,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1979年6月,鄧小平同志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發表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講話,科學分析了我國社會階級狀況發生的重大變化和統一戰線內部結構的變化,明確提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成為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工作的綱領性文獻。鄧小平同志親自主持修訂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在總結人民政協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基礎上,對人民政協的性質、任務、職能以及工作總則、組織總則等基本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為新時期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確立了科學的制度規範。這是一部比較完備的章程,其確定的總體框架和基本內容一直沿用至今。1982年,在鄧小平同志推動下,人民政協的性質、作用被莊嚴載入憲法,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開展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憲法保障。他還指示要制定民主黨派成員參政和履行監督職責的方案,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人民政協工作的深入發展。

    在此過程中,鄧小平同志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關於人民政協的重要思想和觀點,創立了鄧小平關於人民政協的理論,成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民政協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重大指導作用。其主要內容包括:(1)明確人民政協的性質,是鞏固和擴大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織,是在共産黨領導下實現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的重要機構,也是我國政治體制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實行互相監督的重要形式。(2)闡明人民政協存在與發展的歷史依據,強調人民政協任務光榮,前程遠大,大有可為。(3)豐富了多黨合作的方針,指出實行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個特點和優點,中國共産黨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4)明確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5)明確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6)明確四項基本原則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團結合作的政治基礎。(7)明確在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旗幟下實行“大團結、大統一、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方針是人民政協的組成原則。

    新的歷史時期揭開了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新篇章。人民政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協助黨和政府撥亂反正、清除“左”的影響,落實統一戰線政策、調整統一戰線內部關係,實現“一國兩制”構想,開展人民外交,恢復和建立人民政協的工作制度、推進政協工作規範化和制度化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1978年全國政協五屆一次會議共有委員1988名,比上屆人數增加三分之二。政協組織開始向縣級延伸,組織總數到1989年已增至2900多個。新時期人民政協事業的大發展,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發展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的歷史進程中,卓有成效地運用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為繼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把人民政協事業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紀。

    十三屆四中全會到十六大的13年,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立足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對人民政協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重要論述。1989年底,制定和頒發《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明確提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協是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1993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把“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為人民政協的長期存在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1995年初,中共中央轉發《政協全國委員會關於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規定》,對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規範化、制度化作了全面闡述。黨的十五大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載入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1999年,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5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人民政協50年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科學闡述了人民政協工作的寶貴經驗和優良傳統,對人民政協提出了明確要求,有力推動了人民政協事業的蓬勃發展。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人民政協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包括:(1)突出了人民政協在我國政治體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人民政協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人大、政府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在我們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多黨派的社會主義國家裏,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要通過人民政協進行協商,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意見,由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進行決策,由人民政府執行實施。這樣一種政治體制,集中體現了我國廣泛的人民民主。(2)明確了人民政協這種民主形式的特點和優勢。指出人民政協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它人才聚集,聯絡廣泛,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實行以協商討論和批評建議為主要形式的民主監督,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堅持並不斷完善這種民主形式,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3)把團結和民主確定為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提出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實行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性質的集中體現,是人民政協産生和發展的歷史根據,是人民政協繼往開來的方向和使命。(4)發展了人民政協的性質。在明確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基礎上,確立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明確了人民政協與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間的關係。(5)拓展了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把參政議政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並列為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豐富了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內容和形式。(6)明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必須遵循的原則,是政協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的基礎。要求人民政協在協調關係、化解矛盾方面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努力維護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

    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正確領導下,人民政協事業取得重要進展。以全國政協關於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規定》頒發為標誌,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由經常化向規範化邁進,各項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軌道。適時調整界別設置,將人民政協的界別發展到34個,愛國統一戰線進一步鞏固和壯大。在這一歷史時期,人民政協在推進改革開放、推進現代化建設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增進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四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人民政協工作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人民政協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2004年,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55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高度評價了人民政協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所作的貢獻,科學總結了推進人民政協事業必須堅持的寶貴經驗,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全黨全社會認真學習貫徹修訂後的政協章程。2005年以來,中共中央先後頒發了三個與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重要文件,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關於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其中,《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是人民政協成立以來中共中央第一次專門就人民政協工作頒發的文件,為新世紀新階段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成為指導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二中全會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戰略高度,對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戰略部署。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中,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關於人民政協工作的重大思想。主要有:(1)明確了人民政協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和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共産黨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風雨同舟、團結奮鬥的偉大成果。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善於運用人民政協這一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2)明確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形式。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堅持和完善人民政協這種民主形式,既符合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又體現了中華民族兼容並蓄的優秀文化傳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3)明確了人民政協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係。人民政協的基本屬性、主要職能、組織構成、工作原則和活動方式,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是緊密相連的。人民政協在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4)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人民政協的任務。人民政協要把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團結起來,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而奮鬥。(5)明確了人民政協必須堅持的七項工作原則。人民政協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開展工作,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科學發展觀、把促進發展作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堅持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人民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6)明確了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項主要職能的性質、作用、內容、形式和相關程序。(7)明確了人民政協自身建設的內涵。要以促進黨派合作、突出界別特色、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加強機關建設為重點,切實搞好人民政協的自身建設。(8)明確了要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要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並把各級黨委是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能否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作為檢驗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要發揮中共黨組在政協組織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協組織中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大力加強人民政協的制度建設和理論研究、宣傳教育工作,形成有利於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上述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豐富和發展了人民政協的思想和理論,為新世紀新階段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人民政協堅持理論創新,不斷推動制度創新和工作創新,各項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一是理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初步確立人民政協理論的思想體系和基本框架,人民政協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礎更加鞏固。成立了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工作不斷加強。二是制度建設深入推進。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修訂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對人民政協的性質、職能、政協委員的基本條件和要求等進行了規範,修訂和制定了《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工作規則》等與政協章程相配套的八項制度,建立健全了學習制度。三是經常性工作活躍有效。積極探索政協提案、委員視察、專題調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新聞宣傳、文史資料等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創新協商形式,圍繞制定“十一五”規劃、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等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召開了七次專題協商會,擴大了人民政協的社會影響。四是對外交流與合作更加積極務實。已與122個國家的213個機構和12個國際或區域性組織建立聯絡並開展友好交往。中國經社理事會和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在相關領域的對外交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五是與地方政協的聯絡協作更為緊密。通過開展聯合專題調研、召開座談會、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加強了交流和協作,形成了工作合力。人民政協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蓬勃發展,人民政協事業也不斷得到發展和壯大。全國政協已經發展成為涵蓋8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主要人民團體、56個民族、5大宗教、34個界別以及2000多名政協委員的政治組織。全國、省、市、縣四級政協組織3161個,各級政協委員60余萬。人民政協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當前,我們國家的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政協事業面臨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揚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充分發揮協調關係、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把人民政協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一是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是人民政協存在和發展的首要政治前提。堅持中國共産黨對人民政協的領導,是堅持黨對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政協在實現黨和國家奮鬥目標的宏偉事業中真正有所作為的根本保證。要把這一原則貫穿于履行職能的各個方面,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關於人民政協的方針政策,在思想和行動上始終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圍繞黨的重大決策部署履行職能、開展工作,使黨的主張和重大決策部署成為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識和自覺行動;充分發揮政協黨組在政協組織中的領導核心作用,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要精心組織各種會議和活動,廣泛吸收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方面人士參與國事,進一步鞏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要把思想理論建設擺在人民政協各項建設的首位,加強委員學習培訓工作,大力推進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以理論上的清醒保證政治上的堅定,進一步夯實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在正確道路上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築牢抵禦西方兩黨制、多黨制、兩院制和三權鼎立等各種錯誤思想干擾的防線,不斷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二是要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貢獻智慧和力量。自覺服從和服務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把政協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中來思考和謀劃,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必須遵循的原則。人民政協只有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不斷創造新業績,才能承擔起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光榮使命,體現人民政協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緊扣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選擇黨和政府重視、人民群眾關心、政協有條件做好的課題,以專門委員會為依託,以政協委員為主體,多層次開展專題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向黨和政府建有據之言,獻務實之策,為黨分憂,解民所憂。在當前國際形勢深刻變化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和蔓延的情況下,我們要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緊緊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圍繞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問題,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積極獻計出力、發揮作用。

    三是要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力量。團結是克服困難、贏得勝利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大團結大聯合的組織,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重要實現形式,是黨和政府聯絡群眾、團結各界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要繼續高舉大團結大聯合的旗幟,把加強團結貫穿于履行職能的各個環節,努力促進各方面關係的和諧,促進社會大局穩定。要加強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溝通交流,營造增進理解、和諧議政的合作氛圍。要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發揮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人民政協中的作用,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群眾的團結,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要重視發揮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政協委員在港澳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探索相關機制,支持港澳委員為維護港澳繁榮穩定作貢獻。積極拓展同台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的聯絡,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通過邀請海外僑胞代表列席政協全體會議,組織他們回國參觀考察,增進海外華僑華人特別是新一代華僑華人對祖國的了解和認同。通過深入紮實的工作,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合力。

    回顧過去,我們備受鼓舞;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懷。人民政協的各級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一定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第十次主席會議召開
建議明年3月3日召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

 

    近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十次主席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主持會議並講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十次主席會議近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主持會議並講話。

    這次主席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為召開政協十一屆四次常委會議和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作準備。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議程(草案)和日程;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草案),會議建議明年3月3日召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秘書長、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名單(草案)以及其它事項。會議決定將上述有關草案提請政協十一屆四次常委會議審議。詳細>>>

賈慶林在滬調研:團結一心迎挑戰 搶抓機遇促發展

    12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上海調研。這是12月20日,賈慶林在上海臨港重裝備産業區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分公司調研時和員工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新華社上海12月21日電(記者 張景勇、厲正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近日在上海調研時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優勢和作用,團結一心迎挑戰,搶抓機遇促發展,堅定不移地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週年。

    19日至21日,賈慶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和市長韓正的陪同下,深入産業園區、企業車間、科研院所,就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進行調研。其間,賈慶林還參觀了上海世博會規劃展,考察了世博園區建設情況。他指出,世博會籌辦工作抓得緊、抓得好,全面體現了“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更深的情誼”的理念。賈慶林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希望上海再接再厲,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進一步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詳細>>>

 
 
 相關鏈結
· 全國政協16日在北京舉行新春茶話會 賈慶林出席
· 今年第2期《求是》雜誌將發表賈慶林的重要文章
· 賈慶林在北京會見烏克蘭國防部長葉哈努羅夫一行
· 賈慶林強調全力維護我國社會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
· 全國政協第十次主席會議召開 賈慶林主持並講話
· 中國民營經濟發展30年高層論壇召開 賈慶林致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