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胡錦濤憑吊援坦中國專家公墓:思念無盡豐碑永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2月15日,正在坦桑尼亞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向援坦中國專家公墓敬獻花圈。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新華社達累斯薩拉姆2月15日電 特寫:思念無盡 豐碑永在——記胡錦濤主席憑吊援坦中國專家公墓

  記者 熊爭艷 義高潮

  15日下午,雨後初霽,眾人佇立,達累斯薩拉姆西南的中國專家公墓沉浸在肅穆的氣氛之中。

  潔白的漢白玉紀念碑,黃白玫瑰扎成的花圈,花圈的白色緞帶上工工整整寫著:“為援助坦桑尼亞而獻身的中國專家永垂不朽——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今天,正在非洲大陸進行友好合作之旅的胡錦濤主席,在緊張的日程中專門來到這裡,憑吊這些為中非友誼、非洲發展而獻身的烈士們,表達祖國人民對他們的無盡思念。

  30多年前,5萬多名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遠涉重洋,踏上廣袤的非洲大陸。他們同坦桑尼亞和讚比亞兩國人民攜手並肩,披荊斬棘,曆盡艱險,以非凡的毅力、非凡的付出,修築了貫通東非和中南非的大動脈坦讚鐵路,而他們中間的一些人卻永遠安息在這片遠離故鄉的土地上。

  長眠在這裡的是為援助坦桑尼亞國家建設而殉職的69位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其中51位為修建坦讚鐵路而犧牲。

  胡錦濤表情凝重,拾級而上,走到花圈前,仔細整理緞帶,而後低頭默哀。

  默哀完畢,胡錦濤在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陪同下,緩步走到紀念碑背面。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紀念碑的金色銘文上:為援坦讚鐵路建設及技術合作而犧牲的烈士英靈永垂不朽!為中坦經濟往來做出貢獻的英靈永垂不朽!中坦友誼萬古長存!

  隨後,胡錦濤和基奎特走向墓園。正方形的墓園,綠樹掩映,芳草萋萋,用花崗岩築成的一排排墓碑,整齊而寧靜地挺立。每一座墓碑上都寫明了長眠於此的烈士的姓名、籍貫、職業、生卒年月等。

  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公司負責人劉志明向胡錦濤介紹:“援建坦讚鐵路犧牲的我國工程技術人員中,有的因施工現場事故而犧牲,有的因惡性瘧疾等疾病而逝世。”

  “當時建設鐵路條件非常艱苦,這些中國人都非常堅強。”基奎特説。

  胡錦濤在一座墓碑前停下。墓碑正面鐫刻著金色小字:毛忠滿,1930年5月-1971年1月4日。

  “這是援建坦讚鐵路第一位犧牲在施工現場的烈士。”劉志明説。

  坦讚鐵路是迄今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項目之一。這條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西至讚比亞中部新卡皮裏姆波希,全長1860.5公里。1970年10月動工興建,1976年7月全線建成。這條鐵路從此成為坦讚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樹立了中非人民友誼的豐碑。

  胡錦濤在墓園中輕緩行走,仔細察看一座座墓碑,不時向陪同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詢問。

  基奎特指著墓碑説:“這些人犧牲時很年輕啊,才40多歲。”

  胡錦濤説:“是,都很年輕,年齡最小的才20多歲。”

  “這位同志就是援建坦讚鐵路中犧牲的年齡最小的。”劉志明指著一座刻有靳成威名字的墓碑説。

  “他是遼寧人。”胡錦濤看著墓碑上的生平説,“是營口的。我前不久還去過那裏。”

  “靳成威同志,我代表你的親屬來看你了!”胡錦濤動情地對著靳成威的墓碑説。

  英雄的烈士,祖國人民永遠銘記。30多年來,我國政府多次修繕墓地,並安排專人看守。每逢清明,在坦桑尼亞工作的祖國親人都會帶著鮮花來掃墓祭奠;坦讚鐵路中國專家組每次人員交接,都要來這裡看望已故的同事;國內來訪的代表團,都不忘前來敬獻花圈、表達敬意。

  英雄的烈士,坦桑尼亞人民永遠銘記。30多年來,坦桑尼亞政府為墓園配備了專門守護人員;坦桑尼亞總統、副總統、總理都曾到這裡祭奠;坦桑尼亞人説,烈士們的名字和坦讚鐵路一樣,將永遠銘記在他們心中。

  走出墓園,胡錦濤來到挽亭,在紀念冊上題詞:中國援助坦桑尼亞專家的無私奉獻鑄就了中坦友誼豐碑,謹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基奎特在紀念冊上寫道:他們把自己的寶貴生命獻給了坦桑尼亞人民和讚比亞人民,他們將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要永遠銘記中國在修建坦讚鐵路中作出的貢獻。希望我們坦桑尼亞人民和讚比亞人民取得的進步能告慰他們的英靈。

  達累斯薩拉姆市市長金比薩對記者説:“中國國家元首來憑吊公墓,將激勵更多中國人投身非中友好合作事業,對坦桑尼亞人民也是巨大的鼓舞。”

 
 
 相關鏈結
· 胡錦濤出席中國援建坦桑尼亞國家體育場竣工儀式
· 胡錦濤向援坦中國專家公墓敬獻花圈
· 胡錦濤出席坦桑尼亞國家體育場竣工儀式
· 胡錦濤主席訪問坦桑尼亞期間接受中外媒體採訪
· 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舉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