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劉延東出席非物質文化遺産、古籍保護電視電話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6月11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古籍保護暨文博事業傑出人物表彰、頒證、授牌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會議並講話。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古籍保護
暨文博事業傑出人物表彰、頒證、授牌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
劉延東出席並講話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  6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遺産日”。6月11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古籍保護暨文博事業傑出人物表彰、頒證、授牌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會議並講話。

    劉延東指出,文化遺産事業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遺産保護是傳承中華文明、增強國家軟實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要採取有力措施,紮實推進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加快推進普查工作,加強名錄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機制,加強科技在文化遺産保護中的運用,改善文化遺産生存狀況和安全條件。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增強全社會保護文化遺産的觀念和意識,加強文化遺産保護隊伍建設,切實保護好我國的珍貴文化遺産。

    會議表彰了35名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先進工作者、40個先進集體和120名先進個人,並向21位為新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做出歷史貢獻的老一輩文物、博物館工作者授予“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榮譽稱號。會上還公佈了經國務院批准的第二批4478部《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二批62家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以及第三批711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向代表頒證、授牌。

吳良鏞、侯仁之、羅哲文等21人當選“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廖翊)為表彰老一輩文物、博物館工作者的傑出貢獻,激勵全國文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承前啟後、開拓進取、建功立業,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之際,在第四個“文化遺産日”到來前夕,授予21名終生致力於中國文博事業、成績卓著、德高望重的同志“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榮譽稱號。

    21名獲得殊榮的同志是(按姓氏筆畫排列):

    于堅(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館員),馬得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世襄(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研究員),王宏鈞(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毛昭晰(原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光啟(天津市文物局副研究館員),杜仙洲(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吳良鏞(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佟柱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余鳴謙(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宋伯胤(原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研究館員),羅哲文(原中國文物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鄭孝燮(住房城鄉建設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鄭珉中(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段文傑(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侯仁之(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耿寶昌(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徐邦達(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宿白(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蔣讚初(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謝辰生(原國家文物局顧問)。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關於表彰“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的決定指出,希望全國文化文物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學習他們胸懷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不渝地為保護文化遺産頑強工作的堅強意志;學習他們求真務實、一絲不茍、謙虛嚴謹的科學態度;學習他們艱苦奮鬥、不畏坎坷、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相關鏈結
· 國家文物局在江蘇揚州市舉辦世遺保護管理培訓班
· 文物局:我國文物保護工作又取得令人矚目新進展
· 我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 非遺專家:災難可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