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新加坡11月13日電 國家主席胡錦濤13日在新加坡舉行的2009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題為《堅定合作信心 振興世界經濟》的重要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堅定合作信心 振興世界經濟
——在2009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2009年11月13日,新加坡)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尊敬的主席女士,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非常高興同亞太工商界朋友們相聚在新加坡,圍繞“重建世界經濟:危機和機遇”的主題交換看法。

    當前,世界經濟出現企穩回升的積極跡象。這是國際社會齊心協力、共同應對的結果,有助於各方進一步提振信心、深化合作。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世界經濟發展方式不可持續、國際金融體系存在重大缺陷等突出問題。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依然存在,世界經濟形勢好轉的基礎並不牢固,國際經濟體系的內在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推動世界經濟全面恢復增長還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從世界經濟長遠發展考慮,我們在努力應對當前困難的同時,還應該從多方入手,切實解決世界經濟中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化危機為契機,為世界經濟全面恢復增長奠定堅實基礎。為此,我願提出以下幾點主張。

    第一,堅定立場,積極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是恢復和保持世界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明顯抬頭,這不僅無助於各國擺脫危機影響,反而對世界經濟復蘇的脆弱勢頭構成威脅。我們應該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特別是要反對對發展中國家採取不合理的貿易和投資限制。我們應該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在鎖定已有成果、尊重多哈授權的基礎上,抓緊解決遺留問題,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實現發展回合目標。亞太經合組織發達成員應該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明年如期實現茂物目標,為本地區經濟貿易持續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多管齊下,積極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助於增強區域內貿易和投資活力,是推動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繼續探討通過多種途徑加快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本著自主自願、靈活務實的原則,推動以規制改革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改善商業運營環境,便利商業跨境運營。我們應該不斷改進本地區貿易、通信、運輸網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物質基礎和機制保障。

    第三,再接再厲,積極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但我們不能因此放慢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步伐。我們應該繼續努力,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朝著公平、公正、包容、有序方向發展,營造有利於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我們應該繼續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儘快落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匹茲堡峰會確定的量化改革目標,完善國際金融機構決策程序和機制。我們應該推進國際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完善最根本的監管原則和目標。我們應該推動國際社會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擴大金融監管覆蓋面,儘快制訂普遍接受的金融監管標準。

    第四,創新思路,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世界經濟平衡有序發展的根本途徑。歷史經驗表明,每次重大經濟危機都會伴生重大科技突破和産業調整,強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我們應該加快實施科技創新和産業改造,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增強世界經濟增長內在動力。我們應該加強經濟技術合作,降低人為技術轉讓壁壘,縮小發展中成員同發達成員的技術差距特別是綠色技術差距,避免形成新的“綠色鴻溝”。發達成員應該幫助發展中成員獲得有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資金和技術,推動世界經濟平衡有序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

    國際金融危機也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危機發生後,中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實施並不斷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堅持把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基本立足點。具體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擴大內需、增強發展動力。我們通過大規模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重點用於民生工程、生態工程、技術創新等領域;改善消費環境,調整分配關係,增強消費能力,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實行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同時增加對企業信貸支持。通過這些措施,推動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我們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大範圍實施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拓展國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促進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良性循環。

    二是深化改革、激發經濟活力。我們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推進資源型産品價格、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國有企業等方面改革,增強全社會創造活力。

    三是改善民生、鞏固發展基礎。我們把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向民生領域傾斜,集中力量加快推進重點民生工程建設,著力解決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環保等關係人民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尤其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幅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既增加投資、釋放社會消費潛力,也為經濟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是擴大開放、尋求互利共贏發展。我們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努力穩定出口的同時,推進加工貿易升級轉型,不斷優化貿易結構;同時努力擴大進口,重點引進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重要能源資源和原材料;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同其他經濟體共享擴大市場、深化分工帶來的利益。

    這些政策措施已取得積極成效,既保持了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勢頭,也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積蓄了後勁。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內需,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推動內需和外需平衡發展;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産業升級、節能減排,推動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平衡發展;進一步改善民生,重點推動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社會事業進步,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平衡發展;進一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各地區平衡發展。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越是發展,給世界帶來的機遇和作出的貢獻就越大。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系列措施,有利於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利於緩解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也為其他國家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為亞太工商界提供了更多商機。我們歡迎亞太工商界人士積極參與中國發展進程,使你們的事業同中國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女士們、先生們!

    前不久,中國人民熱烈慶祝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中國社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創造力。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發展進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無論規模還是複雜性都世所罕見。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進而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將繼續從本國國情出發,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女士們、先生們!

    作為近年來世界經濟發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地區,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作用和影響日益增強。工商界是亞太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國際經貿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引領亞太經濟復蘇、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座各位都是亞太工商界的領軍人物,有著遠見卓識和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應該把握世界經濟調整的重要時機,在危機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為推動世界經濟全面復蘇和長遠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我相信,只要我們攜手努力、深化合作,不斷推動亞太大家庭建設,就一定能夠創造亞太地區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美好未來!

    謝謝各位。

    胡錦濤12日在新加坡會見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

    國家主席胡錦濤12日在新加坡會見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

    胡錦濤高度評價吳作棟為推動中新關係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指出當前中新關係發展勢頭強勁,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拓展。雙方發揮各自優勢,不斷開拓創新,實現互利雙贏。從蘇州工業園區項目到天津生態城,無論是合作理念還是合作模式都是首創,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雙方高度重視人才交流。人才培訓項目的影響超越了人才培訓的範疇,為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增添了新動力。中新友好社會基礎十分牢固。兩國互為入境旅遊客源國和出境旅遊目的地國,人員往來、留學生和青少年交流日益擴大,為中新關係發展打下牢固社會基礎。明年是中新建交20週年,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回顧兩國關係發展歷程,總結成功經驗,繼往開來,把中新友好合作推上新臺階。 詳細>>>>

    胡錦濤會見李顯龍就中新關係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國家主席胡錦濤12日在新加坡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中新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胡錦濤指出,當前中新關係發展很好,已形成政治上高度互信、經濟上互利雙贏、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的局面。兩國高層保持密切交往,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經常交換看法。兩國共同確立的高技術、中國企業“走出去”、新加坡參與中國地方發展、人才培訓4個重點領域合作有效推進,經貿、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著密切溝通和協調。雙邊經貿合作成果顯著,兩國互為對方重要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24億美元。  詳細>>>>

    胡錦濤11日在新加坡會見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國家主席胡錦濤11日在新加坡會見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在談到中新關係時,胡錦濤表示,當前中新關係發展勢頭很好,基礎深厚,合作順暢,前景廣闊。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天津生態城項目進展順利。中新自由貿易協定有效實施,標誌著雙邊經貿合作進入了更為密切、成熟的新階段。中新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胡錦濤積極評價李光耀為兩國關係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詳細>>>>

    胡錦濤抵達新加坡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

    國家主席胡錦濤11日抵達新加坡,開始對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將於14日至15日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17時50分許,胡錦濤乘坐的專機抵達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在機場受到新加坡陪同部長、衛生部長許文遠等的熱情迎接。

    胡錦濤在機場發表書面講話。他指出,中國和新加坡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有著深厚傳統友誼。中新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迅速,務實合作成效顯著,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配合密切。訪問期間,他將同納丹總統、李顯龍總理舉行會見會談,同新加坡其他領導人和各界人士廣泛接觸。他願通過這次訪問,推動兩國關係得到更大發展。 詳細>>>>

 
 
 相關鏈結
· 胡錦濤出席新加坡工商界及友好團體歡迎宴會
· 胡錦濤12日在新加坡會見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
· 胡錦濤會見李顯龍就中新關係等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 胡錦濤11日會見新加坡總統納丹和內閣資政李光耀
· 胡錦濤會見新加坡總統 就發展中新關係交換意見
· 胡錦濤抵達新加坡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