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習近平參觀考察日本北九州市環保和高新科技産業側記
12月16日,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日本北九州市考察環保和高科技産業。這是習近平在安川電機公司參觀機器人生産線。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新華社日本福岡12月16日電 12月16日下午,日本著名的傳統工業重鎮福岡縣迎來了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習近平此次日本之行,日程安排非常緊,但他仍然特別安排半天時間,專程來到日本聞名遐邇的由環境污染的“壞典型”轉變為生態環保的“模範城市”的北九州市進行學習考察,同時參觀了該市在世界上以生産研發機器人和超級環保電機著稱的高新科技企業——安川電機公司。
在不久前中國政府宣佈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立場的背景下,習近平的“北九州環保和高新科技之行”,體現了此次訪問務實、高效、服務於國內現代化建設的特色,也展示了中國重視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致力於科學發展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下午2時許,剛走下飛機又長途驅車1個多小時的習近平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北九州市。12月的北九州,楓葉仍紅得絢爛,洞海灣的碧水藍天格外耀眼。這個建立了日本第一座近代高爐、成為日本鋼鐵和重化工業發祥地的城市,曾為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繁榮立下過汗馬功勞,但同時也伴生了嚴重的污染公害,並在上世紀60年代達到了頂峰。洞海灣一度成為連大腸桿菌都不能存活的“死海”,兒童在戶外長時間玩耍,白臉就可能因煤煙塵污染而變成黑臉。當地甚至流傳“九州的麻雀都是黑的”的説法。
物極必反。嚴重的氣候和環境公害促使北九州市市民、企業和政府部門共同努力,全面治理公害,積極推進環境治理和發展循環産業。歷經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成功創造了環境再生的奇跡。大海和天空恢復了往日的美麗,洞海灣如今已有100多種魚類和貝類棲息。
環境如水,發展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環保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福建省工作時,習近平就十分關心和重視環保事業的發展,提出“建立生態省,大力改善生態環境”;以後到浙江省工作時,他又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名言。
北九州市市長北橋健治及該市政府主要官員向習近平介紹了該市由嚴重污染到山清水秀的發展變化過程,介紹了該市環境治理和生態工業園區的情況。一組組照片、數字、圖表……在多媒體圖像的循序播放中,生動再現了一座城市在治理氣候和環境公害過程中“浴火重生”的傳奇歷史,引起習近平及眾多中國客人嘖嘖讚嘆。
隨後,習近平在北橋市長的陪同下,參觀了環保圖片展板和展臺。在加強各類生活和工業垃圾回收利用、實現資源有效回收、垃圾“零排放”展臺前,習近平仔細詢問了有關再生項目的政府補助情況,並饒有興趣地參觀了用廢塑料瓶回收再利用製作的西裝、用建築廢料回收製成的環保材料等再生技術産品。
北橋市長還特意介紹了北九州市同中國的青島、天津、大連、昆明等城市在環保方面已經和正在開展的各項合作。
領略過環保之美,習副主席一行又前往位於北九州市八幡區的安川電機公司感受科技之魅。創立於1915年的安川電機公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機器人系統生産企業,機器人市場佔有率及營業額均居世界之首。
安川電機會長中山真、社長利島康司親自迎接習近平。利島社長在介紹公司概況時,特意告訴習副主席,公司創始人安川敬一郎早年曾慷慨資助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1913年孫中山訪日時,曾贈給安川敬一郎一幅“世界平和”(意為世界和平)的題字。利島社長當天特意將這幅題字展示給到訪的習近平一行,並説:“我們為此很驕傲,也很珍惜從那時起就結下的中日友誼,希望以習副主席今天的訪問為契機,繼續發展友好往來。”習近平表示,安川公司創始人同孫中山先生友好交往的故事十分感人,我們應當繼承併發揚光大這一中日友好傳統。
之後,習近平一行在利島社長的陪同下,進入生産中心參觀。在小型機器人車間,習近平親自按動按鈕,擊鼓機器人為中國客人表演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小倉祗園太鼓表演,他稱讚説“像真人敲得一樣好”。在大型機器人車間,習近平觀看了安川電機正在為中國一汽生産的211臺用於紅旗轎車組裝用途的工業機器人,這批訂單將於2010年2月28日完成。雙腕連接機器人則示範了精確安裝零部件,當它完成最後一道工序、把五星紅旗插上完工“作品”時,習近平帶頭鼓掌表示感謝。
安川電機的部分中國籍員工以及一些在華工作過的日籍員工特地趕來歡迎,習近平同他們一一握手並親切交談。曾在上海工作過的宮原先生用流利的中文向習副主席問好,習副主席勉勵他將來有機會再去中國工作,並詢問了安川電機在中國分部的情況。
一路看、一路聽,習近平看得仔細,聽得專注,並表示安川電機的技術創新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利島社長告訴習副主席,今後中國將會是他們最大的市場,相信下次習副主席來訪時可以看到更多技術更為先進的機器人。
在參觀考察結束後,習近平表示,北九州市在環境生態保護和高新科技發展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很值得我們結合中國實際,認真學習借鑒。中國正在致力於科學發展,致力於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綠色低碳和循環經濟的發展,中日在這方面合作潛力很大,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