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建設清潔家園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賀國強參觀冰島赫利舍迪地熱電站側記
當地時間6月10日,正在冰島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參觀赫利舍迪地熱電站。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新華社雷克雅未克6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李詩佳 李國榮)被譽為“冒煙的港灣”的冰島是世界上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正在冰島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在雷克雅未克的44小時裏,參觀地熱電站,見證協議簽署,共話合作前景。圍繞清潔能源合作這一課題,中冰經貿關係邁上嶄新臺階。
10日下午2時許,賀國強一行在冰島外交部大使海默松的陪同下,來到位於冰島西南部的赫利舍迪地熱電站。遠遠望去,這個冰島最新、最先進的熱電站白煙裊裊、霧氣濛濛,地熱蒸汽縈繞在火山岩和大西洋之間,透出飄逸和潔凈。
賀國強首先來到電站大樓二層一個巨大的液晶顯示屏前,一邊聽取公司負責人的介紹,一邊觀看地熱熱能如何變成電能和供暖的電腦模擬過程:
從地熱井裏抽上來的高溫地熱水和水蒸氣,經分離,其中的蒸汽先帶動渦輪機發電,熱水用來對提取的低溫湖水進行加溫,降溫後的地熱水再返回地下。湖水加熱到83攝氏度時,將通過管道輸送到首都雷克雅未克市區。
隨後,賀國強來到三層平臺,現場參觀地熱發電和供暖的全過程。曾多年從事化學工業管理的賀國強,仔細聆聽,興趣盎然,不時提出一些專業性問題。當問到“每一度電的成本是多少?每一立方米的熱水成本是多少?”時,企業負責人半開玩笑地稱之為“商業秘密”,引起一陣輕鬆的笑聲。
“發電之後的低溫蒸汽怎麼辦?”“那就只能進入大氣了。”對此,賀國強提出了頗有創意的建議:能否與冷水混合再利用,可進一步提高熱效率?他的建議得到了冰方專家的贊同。事實上,冰方目前正在著手研究做這樣的處理。
運輸管道的保溫材料技術一直是中國採用地熱供暖的難題。賀國強十分關心這個問題。“熱水用管道輸送到雷克雅未克溫度降幾度?管道多長?”當得知經過24公里長的管道水溫只降低1度時,賀國強的眼光看向遠處,似乎在思考中冰合作的未來。
事實上,賀國強在9日參觀的斯瓦森吉地熱電站,其負責經營的蓋希爾綠源公司正是中國的重要合作夥伴。雙方已在陜西咸陽和河北雄縣開發地熱供暖項目。在斯瓦森吉地熱電站,賀國強聽取了有關冰島能源政策的介紹。當天上午,該公司與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還簽署相關框架協議,將在北京組建中冰合資綠源地熱能源開發總公司,進一步開發中國的地熱資源。
地熱資源幾乎是零排放。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大規模利用地熱資源以來,冰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提前幾十年達到國際標準,成為世界上最乾淨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地熱資源豐富,雖然利用地熱起步較晚,但通過利用地熱目前已累計實現二氧化碳減排近30萬噸。中國去年宣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清潔能源的地熱將在減排中扮演重要角色,兩國這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賀國強此訪中,中冰還簽署了水電站項目諒解備忘錄。項目計劃在冰島南部建成一個裝機容量為8萬千瓦的水力發電站,把冰島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和中國的技術和資本優勢相結合,成為清潔能源合作的又一典範。
中國和冰島,兩個相距遙遠、千差萬別的國家,為了建設共同的清潔家園,正相互借鑒、相互合作,關係日益密切。正如冰島總統格裏姆松所説的那樣: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訪問,中冰合作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