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問候
——溫家寶親切看望何澤慧、吳文俊、朱光亞、王大珩紀實
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先後登門看望了為我國科技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何澤慧、吳文俊、朱光亞、王大珩先生,向他們獻上寓意吉祥和祝福的鮮花,致以深情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和科學家交朋友。每年登門看望德高望重、貢獻卓越的老一代科學家,已經成為他就任總理以來的慣例。
這是溫家寶在北京看望核物理學家何澤慧院士。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先後登門看望了為我國科技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何澤慧、吳文俊、朱光亞、王大珩先生,向他們獻上寓意吉祥和祝福的鮮花,致以深情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國家和人民沒有忘記您”
一大早,溫家寶就來到中關村的一個普通居民小區,看望在這裡居住了半個多世紀的核物理學家何澤慧院士。
何澤慧是“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的夫人。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溫家寶和錢三強夫婦就開始交往,那時,溫家寶曾多次登門拜訪兩位科學家。就任總理後,溫家寶在2005年中秋節又來到這裡看望何澤慧,並和老人相約每年來一次。
“何先生,您好,我來看看您。按我們的約定,我每年都來看您。”看到白髮蒼蒼的何先生站在家門口等候自己,溫家寶疾步上前,握住老人的雙手。何澤慧微笑著點頭説:“謝謝。”
還是那個簡樸而充滿書香的小屋,還是那間窄小而整潔的客廳——組織上雖然多次提出給老人調房,都被她婉言謝絕,因為這裡承載著太多的回憶。
溫家寶扶著96歲的何澤慧,在沙發上並肩坐下,和老人促膝交談。
“身體比去年怎麼樣?”溫家寶十分關心老人的健康狀況。
“好多了。您去年救了她一命。”老人的女兒錢民協激動地插話説。
原來,溫家寶去年登門看望何澤慧時看到老人身體欠佳,就安排老人到醫院檢查,進一步查清了病情,及時進行了治療。
溫家寶深情地説:“三強先生對國家有很大貢獻,何先生在女科學家中也是少有的,是人中麟鳳,所以照顧她是應該的。我們現在有這個條件,也有這個能力。要盡全力愛護她。”他叮囑説:“還可以定期檢查一下,哪怕一年去一次也行。”
接著,溫家寶認真詢問老人的起居、飲食等日常生活情況。錢民協告訴總理,老人現在吃飯比較正常,每天還練習書法、演算、翻書、散步,笑容也比以前多。老人的聽力、視力都挺好,能看英文書,還特別愛看電視,“昨天還看了兩集電視連續劇《杜拉拉升職記》……”聽到這裡,現場的人們都笑了起來。
溫家寶叮囑家屬和隨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我們大家努力,不僅讓老人家長壽,而且生活質量要高。”
“看到您身體好,我就放心了。”看到老人精神比去年還好,溫家寶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您為國家作過貢獻,國家和人民沒有忘記您。這就是我每年來看您的原因。您自己得多保重!”
“好,謝謝。”何澤慧回應説。
分別的時候到了。溫家寶和錢民協一起彎腰扶著老人站起來,邊扶邊説:“站一會,不著急。”在溫家寶的攙扶下,老人執意送到門口,依依惜別。
聽説溫總理又來看望何澤慧老人,院子裏擠滿了小區的居民,他們紛紛向總理表示問候……
這是溫家寶在北京看望著名數學家、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文俊院士。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國家要領先,關鍵靠人才”
91歲的吳文俊是著名數學家、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在拓撲學研究方面有著開拓性貢獻,還開創了數學機械化領域,提出了用計算機證明幾何定理的方法。2004年,溫家寶曾登門看望過吳文俊先生。
上午近10時,溫家寶來到吳文俊的新家。走進客廳,看到墻上挂著一幅吳老的油畫像,溫家寶仔細端詳,並稱讚説:“這幅畫非常好,不光形似,而且神似。”
溫家寶攙扶著吳老在沙發上坐下,問道:“您今年有91歲了吧?身體都挺好?”
“是的,我很好,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百歲的老人多的是。”鶴發童顏、精神矍鑠的吳文俊笑著説。
“您現在還做學問嗎?”溫家寶問。
“還做一些。”吳老回答説,“我要向我的老師陳省身學習,他直到去世的時候還在研究問題,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不僅要死而後已,還要死而不已。”
聽到老人樂觀自信的話,客廳裏響起陣陣笑聲。
溫家寶問吳文俊:“您覺得中國數學現在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吳老回答説:“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中國有很多在數學上很出色的人,得到了國際數學界的承認。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的經濟發展了。”
“您講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總理點頭説,“哪個國家要領先,關鍵是靠人才,還要有經濟實力。”
吳文俊話語裏充滿自信:“現在科技發展很快,以前我們總是跟著人家,現在我們應該自己闖出一條路來。我看我們也可以趕超發達國家。”
“只要有人才,有志氣,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做到。”總理堅定地説。
總理非常關心吳老的日常生活。吳文俊告訴總理:“我平時除了搞搞數學,還喜歡看小説,主要是看歷史小説。”
吳老的兒子插話説,父親還喜歡看電影,前不久還自己一個人打車去附近的電影院看了《唐山大地震》。
溫家寶説:“搞數學的人要甘於寂寞,其實人並不寂寞,您平時還用歷史小説和電影來調劑。您為我國的數學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我只是希望能多作點貢獻。”吳老謙遜地説。
“您要保重好身體。我們今天就確定個目標,您要活過一百歲。”溫總理笑著和吳老約定,“還有一個目標,就是數學水平要超過發達國家。”
吳老笑著點頭説:“現在老年的概念應該改變了,以前50多歲就是老人,現在100歲不算老。”
吳文俊的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溫家寶和大家都會心地笑了起來。
這是溫家寶來到解放軍總醫院,看望在原子彈、氫彈研製中作出過突出貢獻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朱光亞。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不管是在學術上還是人品上我都尊敬您”
隨後,溫家寶又來到解放軍總醫院,看望在原子彈、氫彈研製中作出過突出貢獻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朱光亞。這是溫家寶近年來第三次看望朱光亞。
86歲的朱光亞,閉著眼睛,斜躺在病床上。醫護人員告訴總理,老人最近身體欠佳。溫家寶在病床前緊緊握住了朱光亞的手,貼在老人耳邊説:“光亞先生,我來看看您。中央領導同志都惦記著您。您為我國‘兩彈一星’和科學事業都作出了很大貢獻,人民忘不了您,您安心養病。”
聽到總理的話,病中的朱光亞睜開雙眼。
“您是我的老朋友,更是我的老師。不管是在學術上,還是人品上我都尊敬您。您別説話,我説就行。”溫家寶又在老人耳邊説。
朱光亞努力側過頭,看著溫家寶總理。
“您是‘兩彈一星’元勳,有重大貢獻。現在國家強大了,有您一份功勞。”溫家寶對朱光亞家人説,“我曾和光亞先生一起共事好幾年,在中國科協就有5年,光亞先生的辦公室我也去過。他人品好,各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
看到老人身體比較虛弱,溫家寶再次握住了老人的雙手,四手相握,傳遞著溫暖和力量,“您安心養病,我有空再來看您。”
這是溫家寶在解放軍總醫院看望我國光學科學的奠基人王大珩院士後,與王大珩夫人顧又芬親切握手。溫家寶再次叮囑醫護人員要好好照顧王大珩先生,叮囑老人的家屬保重身體。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您提出的項目都有進展了”
接著,溫家寶來到解放軍總醫院另外一間病房,看望因病住院的老朋友王大珩院士。
今年95歲的王大珩是我國光學科學的奠基人。溫家寶和王大珩是相識多年的老朋友,多次登門看望,或者致信交流。
王大珩躺在病床上。溫家寶俯身在王大珩先生的耳邊大聲説:“大珩先生,我是溫家寶,我來看看您。中央領導同志都很關心您,您在科學上作出過很大的貢獻。從‘863’計劃到國産大飛機,再到納米技術,都是您提出來的,現在這些項目都有進展了。您應該很高興。”
“謝謝總理,您那麼忙……”王大珩先生的夫人顧又芬説。
王大珩頭部又微微動了動。“他知道,知道。”顧又芬説。
王大珩的家屬向總理贈送了兩本書:一本是為紀念先生從事科研68週年和誕辰90週年時編輯出版的文集,一本是為紀念先生從事科學事業73年和95華誕於今年出版的畫冊。溫家寶翻開畫冊,仔細端詳……
離開時,溫家寶再次叮囑醫護人員要好好照顧王大珩先生,也叮囑老人的家屬保重身體。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溫家寶在中央文史研究館親切會見著名學者饒宗頤
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央文史研究館親切會見來自香港的館員、著名學者饒宗頤先生。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記者張宗堂)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央文史研究館親切會見了來自香港的館員、著名學者饒宗頤先生。溫家寶向這位享有盛譽的學者表示敬意,並祝他95歲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饒宗頤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和翻譯家。他曾長期在海外從事教學、創作和學術研究,現定居香港。2009年1月16日,被國務院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詳細閱讀
記溫家寶總理出席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儀式
6月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觀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併為中心揭牌。這是揭牌儀式後,溫家寶參觀“佛山現代陶瓷展”。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新華社烏蘭巴托6月2日電(人民日報記者 杜尚澤 霍文 新華社記者 明金維)6月2日,中蒙兩國文化交流迎來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正在蒙古國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剛剛落成的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儀式。
近兩天來,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處處洋溢著中蒙友好的喜慶氣氛。蒙古國各界人士熱烈歡迎中國總理時隔16年後訪問蒙古國。地處市中心的國家宮街道兩旁,懸挂著中蒙兩國國旗。 >>>詳細閱讀
溫家寶與中日文化界人士座談:新世紀新眼光新未來
5月3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日本東京與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貢獻的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談。這是溫家寶接受參與座談的中方動漫界代表贈送的溫家寶和鳩山由紀夫肖像漫畫作品。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新華社東京5月31日電(新華社記者趙承 李忠發 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我記得日本漢學家內藤湖南先生曾説過:‘日本文化是豆漿,中國文化就是使它凝結成豆腐的鹽鹵。’在中國隋唐時期,日本曾經20多次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學習中國政治文化。明治維新之後,中國的仁人志士到日本求學。這都説明,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31日下午2時45分,在毗鄰日本皇宮的新大谷飯店芙蓉廳裏,溫家寶總理一段充滿感情的開場白拉開了中日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談會的序幕。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