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李克強:深刻理解《建議》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深刻理解《建議》主題主線 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李克強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簡稱《建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確定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對今後5年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導“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建議》明確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刻理解《建議》的精神實質和“十二五”規劃的主題主線,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正確認識“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

    “十一五”期間,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巨大衝擊,戰勝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綜觀國際國內形勢,世情和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變化孕育著機遇,也伴隨著挑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

    (一)國際環境的新趨勢

    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之中,國際金融危機引發全球經濟發展模式、供需關係、治理結構調整變化,外部環境更趨複雜,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多方面影響。

    一是世界經濟增長和市場需求發生新變化。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依然存在,各國經濟復蘇仍不均衡,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主要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不振,房地産、金融等支柱産業在危機中受到重創,新的經濟增長點短期內還難以形成。一些國家政府負債過高,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其潛在危害和影響不容小視。特別是一些主要經濟體為刺激本國經濟復蘇,持續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大量投放流動性,可能會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推動能源資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熱錢的涌入也會對新興經濟體發展帶來衝擊。與此同時,世界範圍內經濟結構重組引人關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倡導儲蓄、鼓勵出口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試圖解決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過高、經濟“虛擬化”等問題。有的發達國家還實施擴大出口戰略,推行産業回歸和製造業再造,力求改善貿易失衡狀況。世界經濟緩慢增長,全球需求結構明顯變化,對我國穩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形成新的壓力,也對我們在內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孕育新突破。國際金融危機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可能進入創新集聚爆發和新興産業加速成長時期,綠色發展成為一大趨勢。不少發達國家在應對危機中提出“綠色新政”,制定未來發展戰略,大幅增加研發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網絡等領域創新發展。全球範圍內,綠色經濟、低碳技術等正在興起,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有些領域,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相對較小。在這樣的背景下,只要我們把握趨勢、應對得當,就可能搶佔先機、贏得優勢,推動實現跨越式發展。否則,就會貽誤時機,難以實現趕超,甚至陷於被動和落後。

    三是國際治理結構出現新調整。經歷金融危機的洗禮,國際社會積極推動全球治理結構和金融監管制度改革。通過改進和完善已有架構,形成一個有利於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全球治理體系,以反映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已成為各方共識。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結構調整已經實施或正在推進,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話語權有所增強。各國圍繞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的合作與博弈強化,牽動著國際關係調整演變和國際力量分化組合。如何適應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化,趨利避害,有所作為,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二)國內環境的新特徵

    “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繼續發生新變化。

    一是經濟社會結構變化呈現新特點。2009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過4000美元,“十二五”期間將向更高水平邁進。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從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階段,既是中等收入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的重要階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對我國而言,在這個階段,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繼續提高,消費結構將持續升級,投資結構、産業結構也將隨之調整變化,帶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為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在快速增長變動中,經濟結構升級的約束增多,社會結構平衡的難度加大,經濟和社會轉型的進程中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亟待加強和改善社會建設。

    二是傳統增長模式面臨新挑戰。現在,我國經濟規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人均國民收入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在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推進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先例。在經濟持續發展中瓶頸制約也明顯加大,傳統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主要表現在: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強化,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國際收支不平衡,外貿增長方式粗放。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消費率偏低。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協調,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産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許多核心與關鍵技術受制於人。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受土地、水、自然災害等多重制約,主要農産品穩産增産難度較大,加上市場流動性較多、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保持國內價格穩定、管理通脹預期的壓力加大。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

    三是人民群眾對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有了新期待。群眾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後,對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質量的願望明顯增強。近些年來,儘管我國社會事業有了很大進步,但總體上依然滯後於經濟發展,仍是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塊“短板”。在就業、教育、住房、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還存在不少難點和焦點問題,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夠。社會主體的多元性、獨立性、選擇性增強,而社會建設還不到位,經驗缺乏,人才也不足。這些都與人民群眾對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較大差距。

    (三)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黨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説,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黨的十七大提出,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建議》明確提出,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科學把握髮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我們黨重要戰略機遇期思想的進一步闡述,是指導我們正確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戰略判斷。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歷史潮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由關起門來搞建設轉向通過開放促發展,由傳統計劃經濟逐步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經濟總量、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新世紀以來,我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中邁出堅實步伐。

    應當看到,我國發展的有利條件、內在優勢和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發展的迴旋餘地廣闊,物質技術基礎日益增強,産業體系比較完整,資金、勞動、科技等生産要素組合具有綜合優勢,經濟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複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過近些年的磨礪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在許多方面又積累了新的經驗、鑄造了新的優勢。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把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形勢長期保持下去。

    還應看到,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沒有因為國際金融危機而改變。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趨勢更加明顯,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入發展,國際環境總體上仍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國內外兩個大局互動加深,相互聯絡更為緊密,為我國在全球範圍提高配置資源能力、拓展外部發展空間提供了機遇;全球科技産業變革趨勢,為我國發揮後發優勢、實現技術和産業整體躍升創造了條件;國際經濟體系和治理結構進入調整期,發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樣性更加受到重視,為構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使我們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國際事務成為可能。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戰略機遇十分寶貴,時不我待,稍縱即逝。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機遇和挑戰總是並存的。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在形勢發展變化中捕捉新機遇,在國際國內相互影響中把握主動權,清醒認識前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妥善應對各種挑戰,繼續緊緊抓住並用好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臺階。

    二、牢牢把握“十二五”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主題和主線是發展的指南,也是規劃的靈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符合黨心民心,符合時代潮流,符合現代化建設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現實意義。把握好“十二五”時期發展的主題和主線,是深刻理解和貫徹落實《建議》精神的關鍵。

    (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必須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是我們考慮問題的重要出發點。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成為我國基本國情的新特徵。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繼續奮鬥十年、幾十年,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仍然繁重而艱巨。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基礎和“總鑰匙”,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不移地實現現代化的既定目標。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所謀求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堅持科學發展,需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著力把握髮展趨勢,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模式,完善發展機制,破解發展難題,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要認識規律,遵循規律,按經濟、社會、自然等客觀規律辦事,把發展的途徑和方式與發展的成效和結果有機統一起來,真正實現科學發展。

    (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我國已經進入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其一,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舉措。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解決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使發展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其二,這是我國發展實踐的深化和經驗的總結。早在“九五”時期,中央就提出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的根本性轉變。黨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任務,強調從需求結構、産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三個方面加以轉變。其三,這是適應發展新階段、解決現實問題的迫切要求。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模式轉型所形成的“倒逼機制”,化解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各種矛盾的現實需要,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外在壓力和內在動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現在只有10年時間了。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面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刻不容緩,關鍵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早轉早主動,能夠實現更好更大的發展;晚轉則被動,付出的代價大,影響發展全局。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涉及發展理念的變革、模式的轉型、路徑的創新,是一種綜合性、系統性、戰略性的轉變,與改革開放的要求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改革開放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是現代化建設和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從這個意義上説,轉變也是改革。《建議》明確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五個堅持”的基本要求,即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內涵,是規劃主線的具體體現。

    (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處理好轉變與發展的關係,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轉變是發展的必然要求,不轉變,發展就會重量輕質、不可持續。發展是轉變的基本前提,不謀發展,轉變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轉方式與謀發展是內在統一、相互促進的。促轉變,要堅持好字當頭、快在其中,為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支撐。謀發展,要堅持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義,以科學的方式推動發展。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增長、持續發展中的轉變,也是調整結構、有促有控、調優調強的發展。我們要切實在加快轉變上下更多功夫、見更大實效,使經濟增長真正建立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改善民生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切實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促進經濟轉型,也要創新體制機制。這就要求我們把經濟增長與結構調整更好地結合起來,把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把發展生産力與調整生産關係更好地結合起來,在改革開放中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一)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經濟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諸多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調整經濟結構既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又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必須按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針對突出矛盾,採取有力舉措,大力推動需求結構、産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的全方位調整,實現經濟轉型升級。

    一是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戰略方針,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任務。從國際經驗看,以內需為主導,是大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內需潛力是促進我國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最大優勢。擴大內需要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戰略重點,注重發揮投資與消費的協調拉動作用。消費一頭連著生産、一頭連著民生,擴大消費是提高經濟內循環能力的根本途徑。核心是要大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建立起促進消費和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在消費政策、消費環境、消費業態等方面綜合施治、多策並舉,鼓勵和引導居民消費。

    擴大內需,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這也就必然要求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要更加注重就業創業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在再分配中的作用,通過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調節體系,合理調整國家、企業、個人分配關係,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明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投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力量,我國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需要保持適當的投資增長速度,但如果投資率過高,各方麵條件難以承受。應當把政策重點放在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上,把增投資與擴消費、惠民生更多地結合起來,實現一舉多得。要鼓勵和支持民間投資,管好用好政府公共投資,引導投資向重點領域傾斜,建設好關係發展全局和保障民生的重大工程,增強發展後勁,提高發展水平。

    二是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乃至整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50%,這意味著有一半以上人口將工作和生活在城鎮。我們應當順勢而為,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強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確保耕地安全、糧食安全,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城鎮化是關係現代化全局的重大戰略,是擴大內需、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的重要引擎。我們應當遵循城鎮化發展的規律,抓住城鄉人口結構轉折的重大機遇,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構建城鎮化戰略格局。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在城鎮化中釋放內需潛力、促進城鄉結構調整。區域協調發展關係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和國家安全。要按照“兩個大局”戰略思想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實現良性互動、共同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對特殊地區採取特殊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支持西藏、新疆等地的發展,這事關全局。要搞好主體功能區等規劃引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促進人口、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三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結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要靠科技創新。在創新路徑上,對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要集中力量組織攻關推進原始創新,努力取得突破;對能夠引進的技術,應善於站在“巨人”的肩上,搞再創新和集成創新,縮短創新的進程,獲得最大的國家利益。科技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基礎在教育,把人口多的壓力轉化為豐富的人力資源、人才資源,是我們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可以形成新的比較優勢。近年來,國家在科技、教育、人才三個方面相繼制定了中長期規劃綱要,覆蓋了“十二五”時期。要以這些規劃為抓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産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經濟增長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完善現代産業體系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産業優化升級的驅動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推進産學研戰略聯盟,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要著眼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繼續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要面向社會生産和人民生活,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現代能源産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還要著眼于搶佔未來技術和産業制高點,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進一步發展高技術産業,努力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産業。加快建設寬帶、泛在、融合、智慧、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要把創新發展與綠色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有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共同趨勢。無論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還是改造傳統産業、促進服務業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都要切實加強節約增效和生態環保。加快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技術,大力推進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把節約和環保貫穿于生産、流通、消費、建設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協調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

    社會建設是一舉托兩頭的大事,既有利於改善民生,又有利於發展經濟。社會事業的繁榮進步,是建設現代國家的要求。我國發展到今天,社會事業這塊“短板”如不儘快補上,就會拖經濟發展、擴大內需的後腿。現在,我們既需要也有條件加強社會建設。要把推進社會領域發展改革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和公共財政支出的優先方向,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與全面進步,增強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能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要把促進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均等化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把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財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努力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做好這方面工作,應當區分“基本”和“非基本”兩類性質的服務。基本的部分屬於公共産品,保基本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明確今後五年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和標準。保基本,應做到廣覆蓋、可持續,使保障範圍逐步覆蓋城鄉全體居民,在保障標準上,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剛開始可以低一些,以後再隨著發展而逐步提高,增強政策的可持續性,使基本公共服務制度能夠長期運行下去。非基本的部分,應當交給市場和社會,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逐步完善調控辦法,通過發展相關行業,滿足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這樣做,既可以為社會資本開闢更大的投資空間,促進社會建設,又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財力,履行保基本的職責。即使是政府提供的基本部分,也應注重利用市場手段,通過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社會領域既有事業也有産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創造力。應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文化市場和經營性文化産業加快發展,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加強社會建設,重點是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應當從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推進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重點民生工程,著力構建社會保障的安全網。近年開始實施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必須深入推進。要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實施近期五項重點改革措施,逐步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要強化各級政府職責,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繼續推進廉租住房建設,加快棚戶區改造,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給。通過建機制,做到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續,形成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促進房地産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我們應做更加艱苦細緻的工作,把這些惠民利民的事情辦實辦好。

    隨著社會結構加快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各種社會矛盾也可能進入多發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面臨更大挑戰。在新形勢下,迫切需要我們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履行好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要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健全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提高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推動社會管理的重心下移。發揮群眾組織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增強公民意識,推行公共治理,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要針對社會安全保障的新形勢,強化抗風險意識和危機管理能力,健全社會應急管理體制,按照預防與應急並重、常態與非常態結合的原則,有效處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事件。

    (三)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

    實踐表明,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最大癥結在於體制機制不合理,推動科學發展根本上要靠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改革開放是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十二五”時期,是改革的攻堅時期,不加快改革,就可能貽誤重要戰略機遇期,喪失已有的發展成果。因此,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勇氣和精力,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要更加重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改革的優先順序和重點任務,進一步調動各方面改革的積極性,切實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提供有力保障。

    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要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體制環境。行政體制改革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和監管職責,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財稅體制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至關重要,要圍繞完善中央與地方的財稅關係、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平稅負、節能環保等,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對資源有效配置具有關鍵作用,要立足我國國情,吸取國際金融危機教訓,完善金融管理體制,增強金融企業活力,加強金融監管協調,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市場價格是經濟活動最為靈敏的信號,要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理順價格關係,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健全要素市場。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進一步擴大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也是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挑戰、共享發展機遇的客觀需要。“十二五”時期,要適應世界格局深刻變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拓展開放空間,提高開放質量,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新形勢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擴大開放,有一個完善開放格局的問題。既要提升沿海開放、向東開放,又要加快沿邊開放、向西開放,還要擴大內陸開放,積極承接國內外産業轉移。擴大開放,也有一個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問題。要下大力氣推動外貿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推動我國産業在全球分工中逐步從低端向高端轉變。擴大開放還有一個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的問題。要在繼續做好“引進來”工作、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同時,加快“走出去”步伐,著眼全球範圍配置資源和要素,推動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投資大國轉變。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建議》主題主線鮮明,內涵豐富,部署明確,是“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建議》精神實質,真正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部署上來。要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教育和武裝各級領導幹部,加快建設學習型政黨,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破解發展難題、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的能力,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努力調動各方面推動科學發展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積極性,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開拓創新,紮實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相關鏈結
· 李克強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0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全文)
· 李克強會見科威特石油大臣
· 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科威特石油大臣薩巴赫
· 李克強在中英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全文)
· 李克強出席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0年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