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訪國防部長梁光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訪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

    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在北京八一大樓接受記者採訪(12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王玉山)2010年12月的一個午後,八一大樓。一身戎裝的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邁著穩健步伐走入記者中間,微笑著同大家娓娓交談,圍繞國防和軍隊建設等問題,話往昔,望未來。

    地方大學生踴躍入伍是一件利國利民利軍的大好事

    記者:今年的徵兵工作已經結束。我們看到近幾年大批的地方大學生積極報名參軍,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梁光烈:參軍報國是每一代熱血青年的理想和追求。近年來,在國家和軍隊的鼓勵支持下,一大批地方大學生報名參軍。僅去年就有10.6萬地方大學生入伍,今年報名參軍的大學生也十分踴躍。我認為,這是一件利國利民利軍的大好事。

    一是有利於大學生個人成長成才。我軍歷來是個大學校、大熔爐,通過幾年的當兵鍛鍊,大學生在嚴格正規的軍營生活中,能夠更加全面地磨練意志品質,加鋼淬火,儘快成長為適應時代需要的棟樑之才。

    二是有利於部隊戰鬥力生成提高。現在部隊的裝備科技含量高,對兵員素質要求也高。地方大學生參軍入伍,能夠帶動基層部隊學習新裝備、掌握新裝備,增強部隊戰鬥力。

    三是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在軍營幾年,大學生增強了國防觀念和集體意識,回到社會後,他們不僅是重要的國防後備力量,還能夠憑藉良好的綜合素質,較快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更好地作貢獻。

    “十一五”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記者:過去的5年,是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的5年,也是國防和軍隊建設快速發展的5年。您如何評價“十一五”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

    梁光烈:“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錦濤主席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著眼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全面加強、協調推進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巨大成就。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建設不斷加強,二是軍事鬥爭準備紮實有效,三是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四是國防和軍隊改革穩步推進,五是重大任務完成出色,六是軍事外交成果豐碩。

    軍事鬥爭準備紮實有效,為應對危機、維護和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歷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為了維護和平,軍隊都做了哪些準備?

    梁光烈: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1年總體來講是處於和平環境。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個和平時期來之不易,是黨和人民通過努力爭取來的。從現在的世界形勢來看,打一場全面戰爭不太可能,但是一些局部地區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或者因“擦槍走火”引起一些軍事糾紛,也是不能排除的。中國有句古話,“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們生活在和平時期,但是不能忘了戰爭,不能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作為軍隊來講,我們始終都沒有放鬆各個方面的軍事鬥爭準備。近5年來,在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我軍統籌推進各個戰略方向軍事鬥爭準備,信息化條件下防衛作戰能力明顯增強。一是大力強化戰鬥精神培育,磨礪了官兵英勇頑強、敢打必勝的戰鬥意志和作風。二是全面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加大實戰化、對抗性訓練力度,部隊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聯合作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三是積極進行新裝備成建製成系統形成作戰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設,努力實現人和武器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新裝備的作戰效能。四是不斷加強戰場設施及各項配套建設,戰時綜合保障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五是認真貫徹國防動員法,加快構建現代國防動員體系,較好地服務了軍事鬥爭準備全局。這些年我軍作戰能力的快速提升,為我們應對危機、維護和平提供了重要支撐。

    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國防和軍隊改革穩步推進

    記者:我記得念小學的時候一直在提四個現代化,其中也包括國防現代化。目前,我們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怎麼樣?

    梁光烈:“十一五”期間,我們加快推進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使我軍現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變化比較大的:

    一是部隊編成結構更加合理。現在軍隊總員額中,海軍、空軍、二炮所佔比例進一步上升,陸軍比例逐步下降。我們還增加了一些新裝備部隊,減少了部分老舊裝備部隊。從全軍範圍看,目前我軍技術兵種比例是比較大的,一般兵種比例較過去明顯減少。

    二是官兵素質進一步提高。1998年,我軍幹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僅佔25.8%;目前,這一比例已達到80%,是10年前的3倍多。其中有的軍師級領導幹部還是博士、碩士。士兵的成份結構也有很大變化,剛才我們提到地方大學生入伍,他們的到來,給軍營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三是武器裝備加快發展。大批新型武器裝備陸續裝備部隊,以二代裝備為主體、三代裝備為骨幹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去年國慶60週年首都閱兵展示的殲-10作戰飛機、空警-2000預警機、長劍-10陸基巡航導彈、99式主戰坦克等我國自主研製的一些先進武器裝備,振奮了民心士氣,壯了國威軍威。這些年,我們國防科研隊伍在發展武器裝備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取得了很大成績。我們的裝備要靠我們自己自力更生來解決。中國軍隊的現代化不能靠別人,也是有錢買不到的。

    四是後勤保障水平明顯提高。這些年,我多次去邊海防部隊,親眼看到基層部隊基礎設施面貌煥然一新,一線連隊吃水、用電、洗澡、取暖、看病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軍人工資待遇有了較大改善,還換發了新式軍服。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軍隊、對軍人的關懷。

    記者:當前,世界主要國家的軍隊都在積極推進軍事變革。我軍在“十一五”期間都有哪些改革舉措?

    梁光烈:我軍著力推進了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比如,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發展趨勢,調整體制編制,部隊編成結構更加合理;著眼聯合作戰要求,健全完善了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推進幹部人事制度、兵役制度和軍人轉業退伍安置政策、軍人住房、醫療、保險政策改革,等等。同時,加大後備力量調整改革力度,全國基幹民兵由1000萬壓縮到800萬,預備役部隊由60萬壓縮到51萬。

    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中國軍隊經得起任何考驗

    記者:過去幾年,從抗震救災到抗洪搶險,軍隊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您對他們的表現滿意嗎?

    梁光烈:我對他們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我們國家在歷次抗震救災、抗洪搶險,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軍隊都是生力軍,都是突擊隊。我們這支軍隊是為人民服務的軍隊,來自人民,一切為了人民。當國家遇到這些災難的時候,軍隊挺身而出、義不容辭。我們有這樣的部隊,老百姓放心。凡是出現災情險情的地方,只要軍隊一去,老百姓就感到心裏踏實了。

    過去5年,我軍先後完成汶川抗震救災、支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國慶60週年首都閱兵、玉樹抗震救災、舟曲搶險救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安保等急難險重任務,執行任務種類之多、用兵規模之大、出動頻率之高,是多年來少有的。在每次執行任務的危急關頭,許多領導幹部都身先士卒、不懼艱險,涌現了一批先進典型。像“救不出鄉親吃不下飯”的玉樹軍分區司令員吳勇,英勇犧牲在抗洪一線的某部工兵團參謀長關喜志,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事實證明,我們這支軍隊,在關鍵時刻是經得起任何考驗的。

    我這裡要特別講講80後、90後的青年官兵,他們也是好樣的,在危急關頭都能衝上去、豁出去,表現得十分英勇。從這個側面,可以看出我們軍隊有很高的政治素質、軍事素質,也反映出我軍的思想政治建設是富有成效的。

    富國和強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

    記者: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在過去的5年中,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在哪些方面得到了體現?

    梁光烈:富國和強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胡主席強調,要堅持軍民融合式發展,推動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良性互動,確保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這是我們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十一五”期間,黨和國家科學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著力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主要體現在這麼幾個方面:

    一是堅持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放到國家戰略全局中籌劃。國家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軍隊在服從服務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前提下,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科學確立發展目標、任務、步驟和要求,使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更好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目前,國家和軍隊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相關行業系統也在探索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二是著力推進重點領域軍民融合式發展。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躍升。“十一五”時期,我們按照胡主席的指示要求,著力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産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軍隊保障體系和國防動員體系,取得了很大成績,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

    三是軍隊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大力支持國防建設,人民軍隊積極參加國家經濟建設,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也是推動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重要方面。“十一五”期間,我軍共投入勞動日6500多萬個,車輛機械370多萬台次,積極參加和支援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辦了不少大事實事。我軍參加青藏鐵路、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以及西部機場網、高速公路網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工程860多項,參加“三北”防護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520多項,成片造林1600多萬畝,建立扶貧聯絡點2.3萬多個,新農村示範點3萬多個,對口支援西部貧困地區醫院127所。

    軍事外交成果豐碩,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

    記者:近年來,我們在國際場合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軍人的身影。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起到的作用又是什麼?

    梁光烈:軍事外交是國家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一五”期間,我軍對外交往的對象、領域和深度不斷拓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軍事外交格局。目前,我已與150多個國家建立了軍事關係,與22個國家防務部門和軍隊建立了防務安全磋商對話機制。5年來,我們共向30多個國家的軍事院校派遣了1200多名軍事留學生,我軍院校為130多個國家培養軍事留學生近萬名。我們還與外軍舉行了32次聯合演習或聯合訓練,特別是上合組織框架內的“和平使命”系列軍演,規模大、層次高,既鍛鍊了部隊,也有力震懾了“三股勢力”。

    我軍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國際救援等活動。5年來,我們共派出維和官兵1.3萬人次,參加了聯合國13項維和行動,是目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我軍還派出專業力量,參加了海地地震、巴基斯坦洪災等重大國際救援行動,並協助政府向12個受災國提供了總價值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前不久,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剛剛從亞非5國歸來,他們在88天時間裏,共診治了1.2萬多名當地民眾,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績。

    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輝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黨的軍事理論的正確指引

    記者: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梁光烈:我認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黨的軍事理論的正確指引。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領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創新黨的軍事理論,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了根本指針。

    新世紀新階段,胡主席深刻洞察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胡錦濤關於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胡主席的重要論述,主要回答了在國際形勢發生複雜深刻變化、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條件下,我軍履行什麼樣的使命、怎樣履行使命,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科學發展的重大課題,是對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在軍事領域的具體運用和生動展開,是新形勢下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南。

    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充滿希望

    記者:最後還想請您給我們在回顧“十一五”成就的同時,也展望一下未來5年有什麼樣的宏偉藍圖?

    梁光烈:“十一五”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成就令人振奮。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軍現代化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國防和軍隊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當前,國際戰略形勢和我周邊安全環境比較複雜,影響我國安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中國有句古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必須強化機遇意識、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在新的起點上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向前進。

    我們將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圍繞2020年前基本實現機械化並使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目標,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努力提高部隊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

    今後5年,我國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將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物質技術支撐。我們要抓住這一發展機遇,按照既定部署,加快推進軍隊現代化建設,完成好各項任務,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與重托。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相關鏈結
· 梁光烈會見蒙古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賓巴扎布一行
· 梁光烈21日在八一大樓會見新加坡海軍總長趙文良
· 梁光烈會見國防部副部長率領的阿富汗軍事代表團
· 梁光烈在北京會見以色列海軍司令埃利澤·馬羅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