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李克強參觀西德英企業和博物館:交流互鑒合作共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通訊:交流互鑒 合作共贏
——記李克強參觀西德英三國企業和博物館

    1月9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英國愛丁堡參觀“海蟒”波浪能源公司。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新華社倫敦1月10日電(人民日報記者呂鴻 新華社記者明金維)細心的人們觀察到一個細節,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每次出訪都會參觀一些企業特別是高新企業以及博物館等文化項目,此次他的歐洲西班牙、德國和英國之行也不例外。我們不妨隨著他的腳步去接近這些企業和博物館,從中得到啟迪。

學習借鑒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新技術

    1月5日,李克強來到馬德里北郊的西班牙電網公司控制中心,實地考察西班牙可再生能源發電及上網運行情況。這是李克強此次西班牙之行中一個實地考察項目。

    西班牙發電總量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電佔35%。西班牙電網公司負責西班牙全境所有電站發電的收購、輸送和分配,控制電力供應的數量及質量,並通過國際買賣應對電力應急需求。它擁有世界先進的管控儀器和世界上最先進的對風力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其入網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和分配的設施。監控室二樓設有專門會議室,可透過落地玻璃俯瞰大型電子信息監控幕墻。

    李克強表示,中國目前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迅速擴大,但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技術還跟不上,而這又是制約中國發展新能源的瓶頸,我們願意虛心向西班牙學習這方面先進技術。他深有感觸地説,如何把可再生能源發電穩定地併入電網,的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你們的創新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你們的實踐經驗對整個世界都是有益的。

    李克強在西班牙訪問中還表示,中方願繼續引進西班牙能源領域先進技術設備,借鑒西班牙可再生能源發電運行管理經驗,就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等技術組織聯合攻關,推進中西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建立,為能源與科技合作開闢新渠道。

以技術合作帶動産品合作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科技源於創新。德國人對記者説,創新是德國人的“法寶”。1月8日,李克強來到慕尼黑寶馬世界參觀寶馬新能源汽車項目。

    寶馬三款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MINI E、插入式混合動力概念車Vision、搭載最先進的電驅動動力總成技術的Active E,以及電動汽車製造材料等展示在李克強的面前。

    寶馬集團董事長雷瑟夫説,寶馬在中國的努力基於長遠,願意陪伴中國從傳統汽車走向新能源汽車之路。2003年,寶馬與中國夥伴華晨寶馬合作在中國瀋陽生産汽車。2008年底,寶馬和同濟大學開始著手名為ECHO的電動汽車研究項目。ECHO成為第一個中德合作的純電動汽車研發項目,也成為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個合作研發項目。2013年,寶馬將在華生産電動汽車。

    李克強表示歡迎寶馬與中國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極開展合作,將先進技術引入中國,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産業化進程。他強調指出,寶馬和中國的合作“不僅是産品合作,而且是技術合作”。汽車研發一定要考慮和適應當地的情況,符合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道路狀況等。

    李克強對寶馬既重視電動汽車的發動機,也重視製造材料表示感興趣。他説,在節能環保的背景下,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電動汽車技術,被認為是未來汽車動力、能源系統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雷瑟夫連連點頭表示完全贊同。

博物館教育必須跟上

    當天,離開寶馬世界後,李克強來到了全球享有盛名的德意志博物館(也稱德意志自然科技博物館)。博物館創建於1903年,設有50個展區,總面積達470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內容極為豐富,薈萃了德國歷史上各時期科學技術領域成就,恰似一本科技創新“百科全書”。

    館區分為四個部分:納米、生物技術展區;德國“未來獎”成果展區;特殊展區;實驗體驗區。

    據介紹,這座博物館每年要接待國內外觀眾約200萬人,其中一半是學生,如同一座培養科技後備人才的大學校。中小學生把它作為一個巨大的校外課堂和實驗室,在課堂上花幾小時、幾十小時才能弄清楚的,到這裡,既觀察,又動手操作,一下子就明白了。實踐出真知,將科學性與直觀性相結合,以引人入勝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把有關自然科學與技術內在聯絡的基礎知識普及給大眾,這就是德意志博物館魅力之所在,而這給李克強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DNA實驗室,主人介紹説,這裡的儀器檢測設備技術非常先進,只要唾液就能識別一個人的DNA圖譜。李克強問:“需要多長時間?”“一到兩個小時吧。”主人回答。大家不免嘖嘖稱奇。

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

    9日,李克強來到蘇格蘭愛丁堡“海蟒”波浪能源公司參觀。“海蟒”公司是世界上首個專門研究利用海洋波浪進行發電的企業,成立於1998年。2004年,該公司成功研發“海蟒”波浪發電機原型機。                

    2010年5月,首臺二代“海蟒”波浪發電機研發成功。6月,該發電機被運往位於蘇格蘭北部奧克尼地區的海洋能源中心進行為期3年的試運行。10月,該發電機成功並網發電。記者通過視頻非常直觀地看到,它如同在海洋中的“蟒蛇”一樣隨著海洋波浪而浮動,故取名為“海蟒”。在製造車間,李克強仔細詢問了“海蟒”發電機的製造過程。

    在參觀結束後當天會見蘇格蘭首席部長薩蒙德時,李克強説,蘇格蘭富有創新精神,在可再生能源、綠色能源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雙方應加強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中方願學習、借鑒並引進英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

相互學習集最大成者

    當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圍繞後金融危機時代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展開更多戰略産業、新興産業、“綠色”産業的合作。李克強此訪的西班牙、德國和英國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眾多領域擁有先進技術。一位德國朋友對記者説,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中國的廣闊市場相結合,實現互利共贏,依然是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互相補充、合作共贏的重要模式。在眾多領域,中國需要繼續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注重保護知識産權,而發達國家也需要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但與此同時,中外有識之士也看到,學習是相互的。例如,“海蟒”公司直言不諱地指出,雖然蘇格蘭在波浪發電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在陸上風電開發、智慧電網等方面,中國已擁有世界先進技術;再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由於中國從戰略高度看待新能源汽車技術及其産業化進程,在某些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促使西方發達國家與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開展技術合作;另外在高鐵領域,“世界高鐵看中國”成為了一句流行語,中國高鐵技術走出海外,成為各國的“香餑餑”等等。

    謙受益,滿招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中外合作迄今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絕不能鬆勁,更不能自滿,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繼續用心去學、仔細去做,才能取得更大進步。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相關鏈結
· 李克強抵達愛丁堡機場開始對英國進行正式訪問
· 李克強抵達愛丁堡開始英國之行
· 李克強在慕尼黑會見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澤霍費爾
· 李克強會見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
· 李克強參觀德意志自然科技博物館
· 李克強參觀寶馬新能源汽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