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劉延東:深化高教改革 推動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16日 09時20分   來源:求是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劉延東

     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重要方針。去年4月2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鮮明指出,“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明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一年來,高等教育戰線認真貫徹總書記講話要求,推進質量提升,作出了積極探索。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堅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動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在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進程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一、提高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

    提高質量是世界各國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後面臨的共同問題,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只有一個多世紀時間,從晚清到民國時期,高等教育在艱難曲折中不斷前行,形成了許多好的傳統和風氣,即使在內憂外患的抗戰時期,高等教育仍然向前發展,涌現了一批名家大師,為之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百廢待興,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才培養,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發展時期。特別是在中西部和邊遠地區新辦一批大學,為各行各業培養了大量急需的專門人才。文革結束以後,高等教育開改革開放之先河,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輝煌。1978年全國高校招生數為40萬,毛入學率只有2.7%。2002年毛入學率達到15%,進入大眾化階段。近10年又增長11.9個百分點,2011年毛入學率達到26.9%,普通本專科年招生人數達681萬,這是了不起的成就。蓬勃發展的高等教育,為現代化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了高層次人才,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撐和社會服務。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突出。

    (一)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我國已連續30多年保持了近10%的經濟增長速度,即使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依然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但必須看到,作為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我們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結構性問題和體制性問題並存,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互聯。一方面,經濟增長面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影響的新問題。國際金融危機遠未結束,歐債危機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對我國不利影響增大。另一方面,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老問題更加突出。傳統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只有真正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才能為持續繁榮開闢新的空間。未來十年是中國發展極為關鍵的階段,要在建黨100週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新中國成立100週年時建成現代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必須以高素質人才構建新的競爭優勢,以創新創造尋求新的發展動力。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産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具有高端引領作用,其發展水平和質量決定著人才的創新創造能力,決定著産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決定著我們站在什麼樣的制高點上。高等教育戰線必須自覺承擔起提高教育質量、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崇高使命。

    (二)順應全球強化高等教育質量的新浪潮,迫切要求我國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各國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新世紀以來,歐美掀起了新一輪提高教育質量的浪潮。從歐洲的“博洛尼亞進程”到美國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動計劃,都反映出老牌高等教育強國的努力新方向。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大國對高等教育引領創新發展的期盼更加緊迫。其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培養與時代變化的全方位適應,注重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注重提升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有兩個現象值得重視:一是歐美國家把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確立為提高質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樹立多元化和多樣性的質量觀,更加關注那些不能成為科學家的孩子。二是一些亞洲國家強化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創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這兩種現象反映,在新一輪全球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浪潮中,各國都選擇了自身的發展重點,各急所需,各補所短。我們必須立足實際,明確戰略思路,加快向高等教育強國的趕超步伐。

    (三)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識經濟的時代特徵,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質量。進入 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呈現新特徵,高等教育理念與模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比如,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信息網絡技術廣泛應用,使知識的生産和傳播突破了時空局限,資金、技術、人才流動頻繁,要求高等教育資源跨部門、跨區域、跨國界開放共享。又如,新的科技革命拓展了科學研究的領域,不同學科交叉融合加速,區域化、集群化、網絡化創新模式不斷涌現,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學科研組織模式進行改革。再如,知識創造爆發性增長,科研成果轉化週期縮短,學習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教育正在從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延伸,要求高等教育提供靈活便捷和個性化的教育服務。這些新趨勢為提高質量帶來了後發優勢,能不能抓住機遇,加快改革,決定著我們能不能實現教育質量的新跨越。

    (四)解決高等教育自身面臨的突出問題,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我國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國,但“大而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擁有3100多萬學生的2700多所大學中,躋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並不多。國際論文發表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但總被引用數僅居世界第七。許多高校在辦學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上還存在亟待加強的地方,比如有的用人單位反映,一些畢業生不能儘快適應工作,基本的職業訓練不夠,動手能力、團隊精神、吃苦奉獻意志還需錘煉。有的地區和高校缺乏危機感緊迫感,改革動力不足,還沒有真正把教育質量擺在生命線的高度,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壓力不大;對提高教育質量缺乏戰略謀劃,投入的資源和精力不足。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立足我國現代化的階段性特徵和國際發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題,關係國家未來和民族振興。高等教育戰線要樹立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樹立科學的高等教育發展觀,強化質量立校意識,推動高等教育從規模擴張為特徵的外延式發展向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轉變,從關注硬指標的顯性增長向致力於軟實力的內在提升轉變,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高等教育發展道路。

    二、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本質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質量的第一標準就是看人才培養水平,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學生的成長成才,堅決扭轉重科研輕教學、重學科輕育人的現象,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真正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引導教師潛心育人,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

    教師隊伍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決定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現在教師學歷層次明顯改善,來源日益多樣化,但仍然存在師資結構不盡合理、專業素質和師德水平有待提高的問題。少數教師沒有統籌處理好教書與育人的關係,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關係,教育教學水平得不到保證。必須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高校最重要的基礎工程來抓。

    一要為教師心無旁騖地安守教學崗位提供制度保障。要改革教師評價辦法,突出教學業績評價,建立激勵競爭機制,分配政策向教學一線傾斜。要完善教學名師評選制度,大力表彰在教學一線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引導廣大教師以學術素養、道德追求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學生。

    二要深化教師聘任制度改革。現在有的高校教師存在“近親繁殖”現象,不利於形成平等的學術爭鳴。要拓寬選人視野,完善遴選制度,全面推行公開招聘,促進不同高校、不同學術流派之間的交流。鼓勵高校聘用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擔任專兼職教師,鼓勵教師擁有校外學習、研究和工作經歷,優化專兼職教師結構。同時,完善退出機制,實現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增強用人活力。

    三要堅持培育和引進並舉。“育”的重點是加強中青年教師培養。中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要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重視教學基礎能力訓練,加強教育心理學、教育倫理學、教育技術、職業道德等系統培訓,提升專業水平,以適應知識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引”的關鍵是延攬高層次領軍人才,有條件的學校要面向世界招聘一流教師。目前“千人計劃”高校入選人數佔全國的63%,要發揮好引領示範作用,構築相互銜接配套的高層次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團隊。

    (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教學質量是衡量辦學水平的核心標準,多年來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一定進展,但仍有一些學校存在教學理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的問題,缺少對學生科學思維的訓練,難以激發學生學術探究的熱情,一些學生知識面狹窄、綜合素質和適應性不強。加快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要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人才培養立德為先、立學為基,既要加強專業教育,注重“厚基礎、寬領域、廣適應、強能力”,也要加強思想品格教育,注重“樹理想、強意志、勇實踐、講奉獻”,使學生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廣闊的眼界胸懷,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探索科學基礎、實踐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培養模式,推動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加強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育人。對就業相對困難的專業,要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讓學生知識面更寬,就業面更廣。對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探索産學研合作、工學交替的培養模式。要加強校際交流,增加學生“第二校園”的經歷,讓學生分享各校的學科優勢,接觸不同的教學風格,在多元的校園文化中熏陶成長。

    二要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目前有的高校仍然延續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有的高校課程多但挑戰性不足,有的高校課堂越來越大,公共課動輒幾百人,互動討論難度比較大。要鼓勵小班教學,開展啟髮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學生的創造思維應在教學全過程中得到激發和鼓勵。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聯絡和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互動學習的機會。要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增強學生運用網絡資源學習的能力。還要加大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力度,把最有特色、最有水平的課程開放共享。

    三要創新學習方式。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學的學習方式出現許多新特徵,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和終身學習等理念得到廣泛認同。但不少學生仍然把分數、文憑作為學習的主要目的,缺乏自主學習的精神。要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授型教學方式,開設由學生和教師共同選題的自主學習課程,構建多元學習模式,加強學習策略和方法的訓練指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促進個性發展。

    本科是大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世界一流大學無不高度重視本科教學。要鞏固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健全以提高教學水平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做到政策措施激勵教學,工作評價突出教學,資源配置優先保證教學。要把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堅決避免本科教學被弱化的現象。本科階段要加強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同時為部分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做好準備。要發揮好“本科教學工程”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的引領輻射作用,調動所有教師投入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三)提高高校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撐、整體提升質量的格局。

    現代大學的功能已拓展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四個方面,落實好提高質量的戰略任務,必須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四大功能有機互動、相互支撐,為內涵發展打開更大空間。

    一要加強科學研究,推進協同創新。協同創新既是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協同”的理念推動科研改革,打破封閉分散格局,發揮多學科多功能優勢,促進創新要素有機融合和全面共享。要把握好“四個協同”。一是科研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必須協同。高校作為知識創新骨幹和技術創新生力軍,一方面要瞄準基礎前沿,取得更多的原始創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推進技術創新,加快成果轉化和産業化。要重點圍繞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問題、科技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問題開展科研和服務,為落實主題主線作出新貢獻。二是科研創新主體之間必須協同。高校內部要優化學科結構、推進跨學科交叉,這是産生新理論和新發現的重要突破口。要推動院係、專業、學科的開放,改變“一個教授+幾個研究生”的封閉科研模式,加強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手段的集成。高校對外要推進産學研用深度融合,善於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開展合作,最大限度地共享各類創新資源。三是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必須協同。推進科教結合,形成教學與科研互動的穩定機制,鼓勵學生參與課題和實驗室研究,加入創新團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本領,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四是科研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必須協同。重點是打破壁壘,理順關係,構建成果共享的利益鏈,完善知識産權、期權、稅收等政策,激勵高校科研人員與企業聯合創業,把各種創新主體的活力激發出來。

    二要拓展社會服務,加強實踐鍛鍊。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社會實踐比較少,亟需在大學階段補上這一課。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社會的積極性很高,在奧運會、世博會、汶川抗震救災等重大事件中都涌現出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志願者。但目前實踐育人機制仍有待健全,存在重視不夠、投入不夠、社會配合度不夠的問題,大學生通過社會服務鍛鍊成長的機會和渠道不多。高校必須把社會實踐作為“第二課堂”,納入教學計劃,大力開展課外學術活動、科技活動和創新創業,確保學生參與有質量、有內容的社會實踐。政府要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通過財政支持、購買服務、稅收優惠等方式支持實踐育人,加強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建設,形成支撐社會實踐的網絡。基層最需要知識和技術,應當成為高校社會服務和實踐育人的主戰場,要鼓勵師生深入邊遠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深入企業、社區、鄉村,開展科技服務,扶助困難群體,拓展志願活動,接地氣、知實踐、動真情,增加對國情社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絡,在社會服務實踐中起作用、長才幹、做奉獻。我國産業升級和就業結構變化對職業培訓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參與構建覆蓋城鄉的知識學習和職業培訓體系,探索與企業和政府聯合培訓的模式,促進區域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

    三要加強文化傳承創新,參與文化強國建設。高校是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陣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興文化的雙重優勢,但目前一些大學文化傳承創新的功能還沒有彰顯,以文化人的理念還沒有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要求,發揮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生力軍作用,為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更大貢獻。要激勵師生投身文化創新創造,記錄社會生活和人們精神世界,創作更多體現盛世風采的精品佳作,為社會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同時也使學生在文化創造中提升人文素養和精神品格。要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創新,鞏固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加強對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研究,不斷以豐富紮實的研究成果服務於黨和政府的決策,使理論工作在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中展示旺盛活力。積極參與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目前一些高校文史哲專業成了“冷門”,要加大對其支持力度,集聚人才,穩定隊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要加快運用到教學中去,培養出理想堅定、品格崇高、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厚度的傑出人才。高校的教育資源要向社會開放,組織好“高校名師大講堂”、“高校理論名家社會行”等活動,推進優秀文化教育資源普及和共享,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國民素質作出新貢獻。

    (四)建設優良學風教風校風,形成有利於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

    文化是一所大學的靈魂,也是大學彰顯特色的重要標誌。很多中外名校,每一幢建築都蘊含著歷史的厚重,一草一木都滲透著濃郁的人文氣息。但也有的大學高樓大廈、富麗堂皇,卻感覺缺少文化的滋養。大學文化是在長期辦學中積澱而成的,核心是大學精神,外化為學風教風校風,要作為提升質量的重要任務,使文化底蘊更加豐厚,精神品質更加卓越,形成良好育人氛圍。

    一要牢牢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高校要深入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結合辦學傳統和辦學思想,積極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學精神,大力弘揚崇尚科學、探索真理、獨立思考、注重創新、奉獻社會的精神,形成境界高尚、底蘊深厚的獨特文化,激勵和引領高校內涵式發展。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改革開放教育、國防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激勵學生胸懷祖國、熱愛人民、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棟樑之才。

    二要加強校園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陣地建設。高校的文化氛圍在無形中塑造著學生的人文素養,這種積澱對人一生的影響持久而深入。要重視校訓校歌、主題活動等校園文化載體建設,大力開展健康活躍的文體活動,形成對教師有凝聚作用、對學生有陶冶作用、對社會有示範作用的校園文化氛圍。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進文化的網絡傳播,使校園網不僅成為大學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臺,也成為社會先進文化傳播的新空間。

    三要切實加強學術誠信和學風建設。當前高校學術風氣主流積極向上,但也存在學風浮躁甚至學術腐敗現象,需要從文化和制度層面入手,加強學術誠信建設,培養良好的學術傳統。要將誠信教育列入課程內容,納入教師職業培訓,為提升科學道德水準打牢基礎。同時,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完善學術管理,堅持實事求是,對科研不端行為出重拳、零容忍,使高校真正成為學術的神聖殿堂、誠信的社會高地。

    三、改革創新、加強領導,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高等教育向內涵式發展轉變,面臨從思想觀念到體制機制的種種障礙,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觸及深層次矛盾就難見成效。要樹立強烈的改革意識,克服不敢改、不願改、不會改的畏難情緒,摒棄安於現狀、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維,突出重點,攻堅克難,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邁出更大步伐。

    (一)完善質量評價體系,引導高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大學不在規模大小、歷史長短,關鍵要有特色。每一類型、每一地區的大學都有其發展空間,都能夠以特色構築核心實力,辦出高水平。目前,高校的同質化現象沒有根本解決,重要原因在於分類不清、定位不準、缺乏特點。

    一要加強分類管理。分類管理重在形成特色導向,要綜合考慮高校的功能定位,建立科學可行的分類管理辦法。全國要通盤考慮,加強頂層設計,省級政府也要因地制宜地進行探索。高校要根據辦學歷史、區位特點和資源條件等,理清特色發展思路,確定辦學定位。

    二要建設優勢學科。學科是高校辦出特色的關鍵,要將其擺在突出位置。注重與産業發展、社會就業需求、科技發展前沿趨勢相銜接,調整優化學科結構,加快發展新興、交叉學科,做強做大優勢學科,打造支撐質量提升的學科品牌。要建立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把高校佈局結構、發展績效作為資源配置、專業及招生計劃調整的重要依據,通過法規、政策、撥款、評估等方式引導特色發展。目前,農林、水利、地礦、石油等行業高校和師範、藝術、體育高校在辦學實踐中形成了優勢,要進一步突出學科優勢和行業特色,不斷提高水平。

    三要支持地方高校特色發展。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聯,有特色才能有作為,有作為才能有地位,要下力氣解決辦學定位問題,避免盲目追求升格。要以扶需、扶特為原則,在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創新團隊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實施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加大省部共建力度,加強對口支援,支持地方高校加快提升辦學水平。加強高水平示範(骨幹)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辦好一批高水平民辦高校,為産業升級培養高水平後備軍。

    四要強化質量評價。這是提升質量的基礎性工作。要建立符合國情、具有公信力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體系,本科各專業要制定好教學質量的國家標準,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要明確基本要求,專業人才評價標準要由行業部門和高校聯合製定。要健全評估制度,科學設計評價指標,真正反映辦學水平、發揮導向作用。各高校要加強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實行精細化管理。在完善中國自己的質量評估體系的同時,還應支持有條件的大學開展專業國際評估。

    (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加快建設現代大學制度。高校是規模龐大的社會組織,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是一個複雜系統。要理清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思路,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為提高質量提供持續和穩定的保障。一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我國基本國情和高等教育辦學宗旨所決定的,體現了黨的領導和遵循教育規律的協調統一。這一體制是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前提,決不能動搖。要正確協調好黨委領導和校長負責的關係,處理好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的關係,把握好黨委書記和校長的角色定位,健全黨政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依法落實黨委職責和校長職權,使這一制度的優越性充分彰顯出來。二要切實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保障高校按照教育規律辦學。擴大自主權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高校必須形成比較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權力監督機制,具備用好自主權的條件、能力和品格,這就要求政府放權與高校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同步進行。同時,要健全放權之後的評估和外部監督機制。三要加快章程建設,推進高校依法、民主管理。各高校要完善師生權利、組織框架、決策機制、學術管理和民主管理機制等內容,構建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科學管理制度,形成依照章程管理學校的體制和氛圍。四要擴大社會參與,建立學校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機制。總結推廣高校組建理事會或董事會的有益經驗,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專業學會、基金會等各類社會組織在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形成社會支持和監督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

    (三)加強國際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一所大學的開放程度如何,深刻影響著辦學水平和發展空間。當今世界,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重要趨勢。建設高水平大學,一定要站在全球大舞臺上謀劃未來,把提高國際化水平作為質量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增長點,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一要提升中外合作辦學水平。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取得了積極進展,要堅持立足國情、高端引領,積極借鑒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利用國外優質資源,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對經濟社會發展緊缺的專業和課程要選準選好,加大引進力度。二要引進優質教育資源。許多世界一流大學都聘任外籍教師,這是一種學術互補,也是一種文化交流。要以海外名師引進項目和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牽引,引進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有條件的各高校可結合實際完善管理,相應地增加外語授課和外籍教師比例。三要加強留學生工作。去年在華學習的外國留學人員首次突破29萬,來華留學生總數和我國政府獎學金生人數都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新高,要實施好留學中國計劃,進一步擴大外國留學生規模。同時,選派一流學生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機構,師從一流導師,加快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拔尖創新人才。四要把人文交流與國際化人才培養緊密結合。人文交流是新時期我國外交工作的戰略領域。我國已經構建了中美、中俄人文交流機制,剛剛啟動中英、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在國際上産生了良好效應。高校要從提升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出發,發揮優勢,把人文交流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要講好“中國故事”,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探索海外志願服務機制,使學生通過到海外學習和實習,提升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環境中工作的能力,成為中外友好的民間使者。要提高國際漢語教育質量,與外國高校合作辦好孔子學院,使之成為綜合性中外文化交流平臺。

    (四)加大領導和保障力度,形成提高質量的強大合力。中央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要求已經非常明確,下一步的關鍵就是抓好落實。省級政府要加強領導,加大投入,統籌好各方面力量,整體提升區域內高校辦學水平。教育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各有關部門要落實和完善項目資金、人事編制等保障措施,共同推進高等教育質量提高。各高校要切實履行好質量建設的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要集中精力抓質量,及時推動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高校主要領導要有戰略眼光,應該成為全職管理專家,既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駕馭能力,也要保證全身心投入辦學和管理。要加快校長職業化進程。學校內部管理要全面服務於提高教育質量,落實好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全員育人,發揮好基層黨組織、行政人員、群團組織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服務質量提高的良好格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時不我待。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不懈努力!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開幕 劉延東致辭

    5月14日,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在上海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新華社上海5月14日電  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14日在上海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劉延東在致辭中指出,職業教育作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對促進就業、繁榮經濟、消除貧困、保障公平和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堅持就業導向,促進産教結合,積極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詳細閱讀

劉延東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上強調
以人才培養為中心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23日出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上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樹立科學的高等教育發展觀,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堅定不移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邁上新臺階,實現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轉變。

    劉延東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立足我國現代化建設階段性特徵和國際發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題,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要圍繞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的問題,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抓住一切為了學生成長成才這一關鍵,系統推進,務求實效。一要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突出教學業績考核,改革教師評價辦法;完善教師遴選和聘任制度,加大培養和引進力度,優化教師結構。二要加快教育教學改革。探索科學基礎、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培養模式,推動交叉培養和聯合育人,創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強化師生交流互動。三要提高高校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撐、整體提升質量的格局。四要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崇尚科學、探索真理、注重創新、奉獻社會以及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校園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維護學術誠信,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劉延東在上海調研:強化企業主體 促進科教結合
· 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在滬開幕 劉延東出席並致辭
· 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開幕 劉延東致辭
· 第三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 劉延東:加大力度標本兼治 切實治理教育亂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