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李源潮:和平發展 合作共贏 共建美麗亞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01日 09時11分   來源:求是

    亞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世界四大古文明有三個發源於此,亞洲文明曾長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但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後,亞洲飽受外來侵略、殖民統治和內部戰亂,追求獨立自主、繁榮富強成為亞洲人民不懈奮鬥的共同夢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60多年來,勤勞智慧的亞洲人民艱辛探索、奮力追趕,在貧窮落後的基礎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振興文化,創造了舉世公認的“亞洲奇跡”。1952年,亞洲GDP佔全球的15%,人均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27.4%;1980年,總量佔全球的17.8%,人均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0.6%;2010年,總量佔全球的27%,人均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5.5%。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亞洲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在追求共同發展的歷程中,亞洲形成了發展優先、和平合作、求同存異、開放包容的理念,在實現亞洲自身發展的同時有力促進了世界發展。

    亞洲在五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亞洲的快速發展,不僅會顯著增強地區經濟實力和競爭力,極大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將對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是亞洲大家庭的一員,中國與亞洲同呼吸、共命運。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提出,亞洲發展需要乘勢而上、轉型升級,亞洲穩定需要共同呵護、破解難題,亞洲合作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應該以更開闊的眼界、更開闊的思路、更開闊的胸襟,積極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充分發揮亞洲人民的聰明智慧,努力走出一條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亞洲發展繁榮之路,齊心建設美麗亞洲。

    我們要建設持久和平的亞洲。“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沒有和平的環境,亞洲的發展繁榮就無從談起。亞洲各國比鄰而居,和平友好始終是歷史進步的主流,但也難免有歷史遺留和現實利益的磕絆碰撞。現在,亞洲和平穩定面臨許多挑戰,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安全威脅都有所表現。中國古代先哲有句名言,“禮之用,和為貴”。歷史一再證明,鄰國之間和則互利、鬥則俱損。亞洲各國應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通過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矛盾和爭端。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相互補臺而不是相互拆臺,共同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做亞洲和平的堅定維護者和促進者。

    我們要建設共同發展的亞洲。亞洲多數國家還處於發展中階段,發展仍是亞洲的頭等大事。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亞洲許多國家先後崛起;30多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持續快速發展的新奇跡。從東亞到南亞,從中亞到西亞,越來越多的國家走上了加快發展的現代化之路。我們認為,僅有少數國家的發達是難以實現亞洲整體發展的。正如緬甸諺語所説,“水漲蓮花高”。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亞洲各國都在危中尋機,加快發展轉型。亞洲各國應秉承同舟共濟、共同發展的理念,破除制約發展的舊框框,激發促進發展的新活力,共同做大發展的蛋糕,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促進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繁榮。

    我們要建設友好合作的亞洲。人類已進入地球村時代,各國相互聯絡、相互依存不斷加深。新世紀以來,亞洲合作迅猛發展,區內貿易額從8000億美元增長到3萬億美元,貿易依存度達到54.1%。各國在資源、市場、資金、技術等方面互補性很強,未來合作潛力無限,當“先進經驗”遇上“後發優勢”,“高新技術”遇上“新興市場”,亞洲發展就如虎添翼。但也應該看到,亞洲大多數國家處在相似發展階段,相互之間的競爭在所難免,各方面想法和主張也不一樣。中國人常説,“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深化友好合作,是亞洲共同發展的正確選擇。近年來,中國大力加強與東盟的投資合作,已向東盟國家提供250億美元信貸承諾,支持了50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11年底,中方設立了3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促進了與東盟的海上互聯互通。亞洲各國應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以各國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為重,凝聚各方共識,豐富合作內涵,全面發展各國政府、政黨、民間等各層次之間合作交流,推進貿易、投資、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領域務實合作,以合作促發展,以合作增互信,全面提升亞洲合作水平。

    我們要建設互利共贏的亞洲。互利共贏是友好合作的持久動力,是凝聚亞洲力量的利益紐帶。一國的美好發展理想決不能成為其他國家衰落的夢魘。中國的發展決不以損害他國利益為代價。10年來,亞洲自貿協定從70個增加到250多個,各國之間貿易額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相互利益融合度日益加深。但同時,貿易摩擦和投資引發的矛盾也在增多,如何擴大利益匯合點、減少分歧點,考驗著亞洲智慧。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引進利用外資1.46萬億美元,不僅解決了發展的資金需求,而且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外來資本也從中國發展中大大獲利。現在亞洲各國之間相互投資迅猛增加,那些能增加當地就業、熱心當地公益的企業更受歡迎。亞洲各國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應尊重他國合理關切,妥善處理經貿摩擦,尋求拓展共同利益,努力形成互利互惠、共進共贏的良好局面。

    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在追趕現代化的進程中,亞洲已經付出了高昂代價。從喜馬拉雅雪山到蒙古草原,從鹹海之濱到太平洋海島,從安納托利亞高原到東南亞熱帶雨林,我們的美麗家園正受到“工業病”、“現代病”的困擾。困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亞洲的現代化應有全新的理念、思路和舉措,堅決擺脫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路徑依賴,加快走上生態優先、環保優先、節約優先的綠色發展之路。

    一要重視保護環境。大自然是人類之母,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亞洲古文明中有許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比如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伊斯蘭文明中的“人與自然共存共榮”,都很有啟示意義。我們認為,發展必須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不論發展的任務有多麼緊迫,都要重視自然生態和環境的保護。應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保護生態。亞洲各國山水相連,污染無國界,治理靠合作。保護同一片藍天、同一條河流、同一條山脈,是我們的共同責任。20年前哈薩克斯坦等中亞5國為拯救鹹海,聯合成立國際基金會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目前鹹海蕭條的漁業重新煥發出生機。亞洲各國應在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方面攜起手來,共同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二要節約使用資源。勤儉節約是亞洲人民的優良傳統。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荀子就提出“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隨著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亞洲各國都遭遇“增長的極限”,資源能源緊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據亞洲開發銀行今年3月發佈的水資源安全研究報告,80%的亞洲國家和地區水資源短缺。亞洲各國應把節約資源作為長遠戰略和保護環境的根本之策,珍惜寶貴的土地資源、水資源和各種礦産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為子孫後代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

    三要倡導合理消費。“一茶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亞洲有42億人口,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模式在亞洲不可持續、難以仿傚。亞洲各國應引導國民樹立合理消費的理念,追求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儉樸、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為亞洲的發展繁榮增添新的精神力量,為人類發展進步作出引領和示範。

    四要致力造福民眾。人民是亞洲的主人,美麗亞洲應該以造福民眾為宗旨。綠色發展要追求包容性增長,既看重GDP指標,更看重人民群眾的現實感受。這些年,亞洲各國發展速度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貧富差距、地區差距、城鄉差距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美麗亞洲不能是富裕與貧困、現代與落後、文明與愚昧長期並存。亞洲各國應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發展要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關懷弱勢群體,使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綠色發展是中國孜孜以求的目標。中國的耕地不到世界10%,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但養活了世界1/5的人口,支撐了30多年的快速發展。今天,中國正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中國人民願和亞洲各國人民一道,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共同建設美麗亞洲,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成為時代的潮流、人民的期盼。亞洲各國政黨應自覺做亞洲持久和平的維護者、共同發展的開拓者、友好合作的促進者、互利共贏的倡導者,在推動綠色發展、共建美麗亞洲中發揮獨特作用。讓我們攜手並進,共同為實現亞洲的發展繁榮,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是李源潮同志在2013亞洲政黨專題會議上的講話,發表時略有刪節。)

 
 
 相關鏈結
· 李源潮在京出席第二屆中國-蘇丹執政黨高層對話
· 第三屆全球智庫峰會在京開幕 李源潮出席並致辭
· 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京會見塞拉利昂總統科羅馬
· 世界和平論壇在清華大學開幕 李源潮出席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