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李克強120小時出訪盤點:53場活動 見20國領導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01日 09時04分   來源:中新網

李克強120小時出訪盤點:53場活動 見20國領導人 

    全程近120小時,參加53場活動,並與20國領導人一一會談會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次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第十二次會議,並對羅馬尼亞展開的訪問引發廣泛關注,此次“旋風式”訪問亦被中外媒體普遍評價為“高效、務實”。

    構成李克強此次“西訪”背景的,是此前的一場“東訪”:11月21日,第十六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會晤由李克強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共同主持。26日,在李克強訪問羅馬尼亞期間,第三屆中歐論壇同時在布魯塞爾召開。范龍佩在論壇上表示:“今天我們和中國不僅僅是貿易夥伴,我們還是分享經驗和知識的夥伴,促進全球增長的夥伴,和平與安全的夥伴。”此言不虛。當李克強結束密集的“西訪”行程回到北京後,他很快又將迎來“東訪”的兩位西方貴賓——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和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

    在28日出席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後,李克強“西訪”的第二站是中亞歷史名城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從2000多年前的絲綢之路開始,這裡就是貫穿東方與西方的重要樞紐。如今,上海合作組織已經在中國向西開放的戰略進程中凝聚了一批“好夥伴”。

    盤點李克強此次出訪,一條東西大通道已然成形:中國-中亞-中東歐-整個歐洲。如果説烏茲別克斯坦是中國向西的一個“驛站”,那麼羅馬尼亞則堪稱中國進入歐洲的“橋頭堡”。中國的經濟外交、政治外交、文化外交,都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事實上,已有評論將李克強此次出訪的密集行程概括為“架橋”與“築路”——這既意味著貫穿亞歐大陸聯通經貿的努力,也意味著跨越千山萬水溝通心靈與文化的追求。

    成果已然顯現。中國的裝備製造和資金,正是沿著這條通道將輸入這些國家。我們將與羅馬尼亞在高鐵領域展開闔作,與塞爾維亞、匈牙利合作建設匈塞鐵路,與中東歐許多國家的經貿文化合作也都在緊鑼密鼓地磋商中。正如李克強所言:“中國製造已是風靡世界,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讓中國的裝備走向世界、譽滿世界。我們和中東歐國家恰恰有這種契合性。它們有需求,願意用我們的裝備,從高鐵到核電、火電、風電等。這有利於消化我們的過剩産能,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也有利於歐洲發展的平衡。我們是互利雙贏。”同樣,沿著這條通道,來自“歐洲糧倉”、“中亞棉田”的牛羊肉、奶製品和優質農産品,即將進入中國老百姓的“菜籃子”。

    在這條東西大通道上,不僅物暢其流,傳統的友誼、政治的互信,也構成一種流動的韻律。此訪期間,李克強在會見他國領導人及發表演講時,多次提及中國與相關國家之間,文化上的相互欣賞、國民心理上的相互親近。事實上,我們在這趟訪問行程中更多看到的,不再只是客客氣氣的外交辭令,而是情真意切的妙喻。比如,李克強用“酒”寓意中羅之間的“久”,他説,羅馬尼亞諺雲“酒越存越香,情越久越深”,而中國也有句古話“酒香不怕巷子深”,雙方務實合作的空間廣闊,中羅友誼的美酒將飄香歐洲,飄香全世界,歷久彌香。又比如,羅馬尼亞總理蓬塔論及中東歐需要中國這個世界經濟“發動機”時稱:“中東歐國家是歐洲最有活力的地區,但我們像一個精力充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們努力工作但收入很低,我們像一個勤奮的青年,剛從農村來到城市,沒有房也沒有車,而銀行業不會貸款給我們。”

    中國向西開放,是進入全方位開放新階段的標誌之一。由中國領導人首倡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開啟的陸路交通新格局,將極大地釋放一種新的活力。正如李克強對媒體記者總結此次出訪成果時所言:“向西開放是我們的一個戰略重點,它將有利於優化和解決中國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大家還記得,35年前的改革開放是從中國的東南沿海開始,我們今天仍然有堅定信念,認為我們向西開放對於使中國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有著戰略意義。”

    當中國的産能恰好彌補了中東歐的需求,誰還能刻板地認為西方只是西方嗎?而當向西開放接續改革春天的故事,成為中國破解發展不平衡的戰略安排時,又有誰還能固執地堅持東方只是東方?

    當下註定是一個經濟、文化等高度互需、彼此交融的時代。中國謀求“向西”發展,西方也同樣需要“借助東風”。正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形象地比喻:“我們坐在歐盟的船上,但需要來自東方的勁風。”他預言,現在的世界經濟正“吹著東風”,“要掉轉船帆朝向中國和亞洲”。這意味著中國與上述國家彼此間是一種相互信任和相互需要,而不是一廂情願,更不是威脅他人。也正如李克強此訪一再所強調的,中國與他國的合作,一定是“義”和“利”的結合。

    中國總理此番外交旋風,被媒體稱作是“這種時代風貌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李克強在結束訪問時對隨行記者説:“我們是為國家的利益在工作,也是為和其他國家互利雙贏在奔忙。”這樣的“中國好聲音”,中東歐人民能聽到,中亞人民能聽到,我們自己的人民也能深切地感受到。

    觀察人士早已注意到,李克強此訪路線與當年的絲綢之路,構成某種充滿意味的重疊。正因為有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當中國領導人在上合組織倡議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時,首先獲得沿途國家領導人和民眾的共同認可和期待。

    璀璨的文明從來就是交融匯聚的産物。今天,鋪就新絲路,同樣如此。(傅旭)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視頻

 
 
 相關鏈結
· 李克強結束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等返回北京
· 李克強總理在塔什幹分別與上合五國總理舉行會談
· 李克強:六點倡議促上合合作“升級版”
· 李克強高效務實外交颳起一股“中國旋風”
· 李克強總理在塔什幹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