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政收入有望繼續回穩向上——財政部解讀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

2023-04-19 08:27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4月18日,財政部發佈今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341億元,同比增長0.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603億元,同比下降4.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4738億元,同比增長5%。全國稅收收入51707億元,同比下降1.4%;非稅收入10634億元,同比增長10.9%。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915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7240億元,同比增長6.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0675億元,同比增長6.9%。

財政收入由負轉正 支出保持較高強度

可以看到,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0.5%,累計增幅比1—2月提高1.7個百分點,實現由負轉正。

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分析指出,影響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的特殊因素主要包括:部分2021年年末收入在去年初入庫,抬高基數,拉低今年收入增幅,以及去年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在今年入庫和部分稅收錯期入庫,拉高今年收入增幅。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響後,一季度收入增長3%,1、2、3月份全國收入分別增長1%、4%、6%,財政收入呈回穩向上態勢。

從稅收收入看,一季度,全國稅收收入同比下降1.4%,扣除特殊因素影響後增長2%。其中,國內增值稅增長12.2%,國內消費稅下降22.2%,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14.4%,企業所得稅增長9.3%,個人所得稅下降4.4%等。從非稅收入看,一季度,全國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0.9%,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盤活閒置資産帶動國有資源(資産)有償使用收入增長32.4%,拉高了非稅收入增幅。

從地方收入看,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各地收入增幅呈普遍回升態勢。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收入增幅分別為4.3%、5.8%、5.3%、9%,累計增幅分別比1—2月回升2.9個、2.8個、2.9個、6.1個百分點。

“從收入後期走勢看,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將為財政收入增長提供基本支撐,財政收入有望繼續回穩向上。二季度,因去年同期留抵退稅集中退付、基數偏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將保持較高水平。”薛虓乾説。

“財政支出方面,各級財政部門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的投入。”薛虓乾表示,基本民生、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等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9.6%,教育支出增長4.1%,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2.2%,農林水支出增長10.9%,科學技術支出增長9.4%,住房保障支出增長9%。

財政政策持續發力 支持企業紓困發展

隨著經濟企穩回升,復蘇動能正在增強,財政政策也將持續發力鞏固經濟回升勢頭。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李大偉指出,今年以來,中央財政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要求,保持較高的支出強度,持續提升財政政策效能,有力推動了經濟回穩向好。當前,財政部將及時做好預算批復下達工作,確保符合下達條件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應下盡下”,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一步完善稅費優惠政策,並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等的支持,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

今年,財政部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2023年安排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100625億元,增長3.6%,剔除一次性安排的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後增長7.9%。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10.3%,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增長8.7%,為落實好基層“三保”提供財力支撐。

今年以來,一批稅費優惠政策支持企業紓困發展: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徵收個人所得稅;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等。

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魏岩指出,上述延續和優化實施的稅費優惠政策,保持了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了政策精準性和針對性,既對助企紓困、穩定宏觀經濟有一定支持力度,又考慮了財政可持續。下一步,將綜合考慮經濟結構調整和助企紓困的需要,進一步增強政策精準性,重點圍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研究強化政策供給,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魯元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俐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