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2023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舉行發佈會

2023-04-21 20:43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2023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舉行新聞發佈會,我們邀請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女士出席,為大家介紹今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並回答各位關心的問題。

下面,先請王春英女士介紹情況。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王春英: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下面,我首先通報2023年一季度我國外匯收支情況,然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23年一季度,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幅度放緩,國際金融市場形勢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國內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企穩,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我國外匯市場開局平穩,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跨境資金流動更趨均衡。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23年一季度,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5460億美元,售匯5613億美元,結售匯逆差153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銀行結匯3.74萬億元,售匯3.84萬億元,結售匯逆差1055億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按美元計價,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4850億美元,對外付款14508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342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0.17萬億元,對外付款9.93萬億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329億元。


圖為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徐想 攝)

2023年一季度,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2023年一季度,銀行代客涉外收支順差342億美元,銀行結售匯逆差153億美元。其中,春節前涉外收支順差處於季節性高位,2至3月趨向基本均衡;1至2月銀行結售匯差額窄幅波動,3月呈現小幅逆差,綜合考慮其他供求因素後,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第二,經常賬戶跨境資金流動表現穩健,資本項下資金流動平穩有序。2023年一季度,貨物貿易項下資金凈流入仍處於較高水平;服務貿易資金凈流出同比有所增長,主要是居民跨境出行恢復帶動旅行支出增長,但規模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外商來華直接投資保持凈流入,外資投資境內證券總體呈現凈流入,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證券投資保持合理有序的發展態勢。

第三,售匯率延續近一年來的穩定水平,企業外匯融資基本平穩。2023年一季度,衡量購匯意願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8%,與2022年四季度基本持平。2022年二季度以來,每個季度的售匯率均保持在68%左右。從外匯融資看,截至2023年2月末,我國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境內外匯貸款餘額2810億美元,較2022年末增加97億美元;3月末,進口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跨境貿易外幣融資餘額731億美元,較2022年末小幅下降37億美元。

第四,結匯率較2022年四季度略有上升,境內外匯存款餘額基本穩定。2023年一季度,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4%,較2022年四季度略升1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2月末,我國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境內外匯存款餘額6406億美元,較2022年末增加65億美元。

第五,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截至2023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839億美元,較2022年末增加562億美元,主要是受匯率折算、資産價格變化等估值因素影響。

下一步,外匯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深化外匯領域改革,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質量開放,著力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持續完善中國特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不斷健全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防範外部金融市場衝擊風險,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切實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上就是我要通報的2023年一季度外匯收支主要統計數據。下面,歡迎大家就我國外匯收支狀況有關問題提問。謝謝。

陳文俊:

下面歡迎各位提問,提問前請通報自己所在的新聞機構。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陳文俊邀請記者提問。(欒海軍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今年以來,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都發生了一些變化。請問,您如何評價今年一季度外匯市場的表現?有哪些新變化和新特點?謝謝。

王春英:

今年一季度,我國外匯市場總體實現了良好開局。可以觀察到三個特點:人民幣匯率更加穩健、市場預期保持穩定、外匯市場的供求自主平衡。我想分別説説這三個特點:

第一,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小幅升值,在全球表現來看是相對穩健的。截至昨天,境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比上年末升值1%。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貨幣籃子測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上漲1.3%,同期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上升1.1%。從變化趨勢看,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更加平穩。今年前兩個月,特別是春節前後,受內外部經濟、金融因素和季節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呈現雙向波動。3月中旬以來,國內的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向好,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幅度也在縮小,節奏在放緩,人民幣匯率總體穩中有升。所以我們總結第一個特點,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小幅升值,在全球表現是相對穩健的,沒有大起、也沒有大落。

第二,市場主體匯率預期是穩定的,外匯交易的行為更加理性。外匯市場遠期和期權一些指標都顯示出人民幣匯率沒有明顯的單邊升值或者比較強烈的貶值預期。市場主體的交易也呈現了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理性模式。2月份人民幣有所貶值,企業和個人等客戶用外幣兌換人民幣,也就是結匯率比1月份上升近9個百分點。我們分析,這體現了人民幣在貶值的時候,客戶賣出外匯是有合理需求的。大家注意到,3月份結售匯呈現小規模逆差,3月中下旬人民幣升值,企業等主體買入外匯意願增強。一季度市場主體的匯率預期比較穩定,外匯交易行為更加理性,呈現很明顯的逢高結匯和逢低購匯模式。

第三,外匯市場供求自主平衡特徵進一步鞏固。今年一季度,銀行減持頭寸或境外主體在銀行間市場外匯買賣等因素,綜合起來是向外匯市場供給了外匯,這平衡了客戶結售匯的小幅逆差,所以外匯市場實現了自主出清,這是從銀行結售匯的角度來看。從國際收支角度來看,近些年我們經常賬戶順差以及各類外來投資等資金來源,主要由境內市場主體對外投資來平衡,形成了涉外資金來源與運用的自主匹配。初步統計,今年1—2月份,經常賬戶順差、來華直接投資仍然是主要涉外資金來源渠道。對外資金運用主要表現為市場主體的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證券投資。這也解釋了市場上關於我們的順差去哪兒了的一些討論,近年來央行退出了常態化干預,資金來源和運用主要體現在市場主體之間。

總的來看,今年以來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為外匯市場平穩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匯率調節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更加明顯,市場主體更加成熟和理性,能夠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調整變化。這些都有助於外匯市場保持總體平穩的格局。

針對你的問題作上述回答和解釋,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請問,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流入情況如何?您對外商來華直接投資的前景怎麼看?謝謝。

王春英:

直接投資反映的是中長期的投資意願,投資者更看重一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前景以及一些基礎性優勢。

從全球範圍看,中國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資(FDI)全球主要目的地。新冠疫情加大了世界經濟金融的波動性,對於全球的FDI影響還是比較大的。2020年,疫情暴發制約了經濟活動,所以全球的FDI銳減。2021年,隨著世界經濟復蘇帶動了FDI低位反彈、快速增長。2022年,全球經濟復蘇放緩,FDI增長勢頭減弱,向疫情前水平回歸。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外商直接投資凈額,是按照統一國際標準進行統計,這既包括資本金投入,也包括收益再投資,很多外商投資企業生産經營形成了利潤,不一定都把利潤全部匯出,很多企業看好一國經濟,所以利潤留在這個國家進行再投資。另外還有股東貸款,這些都是直接投資範疇。總的來看,中國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在全球表現突出,近十年相關資金凈流入規模居世界各國前列。

談到未來的前景,外商在華投資能夠獲得什麼?外商在中國的投資能夠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投資紅利、轉型紅利以及市場紅利。這樣的投資可以獲得雙贏。

第一,中國的宏觀大局是穩定的,近十年,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外商在華投資的回報率是穩定的,在全球範圍處於比較高的水平。我們測算,近五年中國的FDI投資收益率是9.1%,歐美是3%左右,巴西、南非、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直接投資收益率是4%—8%左右。從中可以清楚看到,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是高的。

第二,中國基礎設施是完善的,産業鏈供應鏈體系也是完整穩定的,製造業産能居全球首位。同時,勞動力素質是比較高的,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是2.4億。這些都繼續為跨國公司創新發展提供非常良好的基礎。同時,中國經濟逐步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比如科技創新發展、服務業的擴大開放等相關領域的外資流入也會明顯增多。

第三,中國人口眾多,中等收入人口數量居全球第一位,國內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這為外資在華的生産銷售以及服務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近期我們看到,部分外國商會和全球管理諮詢公司調查顯示,隨著中國經濟恢復向好,外商在華投資信心進一步增強,更加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我們判斷未來外資仍然會穩步投資中國市場。

政策上,中國還會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減少外資準入限制,提升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服務。從外匯局角度講,我們會繼續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促進跨境直接投資穩存量、擴增量。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當前,境外投資者投資人民幣資産的具體情況如何?您認為未來會有哪些變化?謝謝。

王春英: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從幾個方面回答。

近年來,外資投資人民幣資産規模總體上升,中國逐步成為新興經濟體吸收證券投資的主力。去年在高通脹壓力下,美聯儲快速收緊貨幣政策,美元匯率利率都有明顯抬升。全球各國吸收跨境債券投資規模明顯減少,主要新興經濟體股票市場出現了資金回撤。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也面臨中美利差倒挂,證券市場外資也有所調整,但整體還是保持了穩定。境外央行和銀行類機構投資中國的債市表現是相對穩定的,股票市場外資總體呈現凈流入。證券投資項下資本流動變化,沒有改變中國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大局。

近幾個月隨著內外部環境的改善,外資對中國證券投資總體是向好的。首先,中國的經濟穩步恢復,市場預期得到提振。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産的投資熱情明顯回升。其次,受多方因素影響,近期美元匯率和利率從高位回落,中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挂程度趨向收斂,已經從最高的1.5個百分點收窄了一半,當前是0.7個百分點左右。2023年1月份,外資凈買入境內股票創歷史新高;3月份,外資持有境內債券餘額環比回升。

未來,人民幣資産的幾個特點還會吸引境外投資者穩步投資中國證券市場。中國人民幣資産具有幾個特點:綜合回報穩定、投資價值高、多元化配置需求比較強。我們分別簡單説一下。

第一,人民幣的幣值穩定,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産匯兌影響相對平穩。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展現出穩健性的特徵,始終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即使是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2022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也明顯低於日元、英鎊、歐元以及主要新興市場貨幣。所以持有人民幣資産,匯兌的波動影響是相對平穩的。

第二,人民幣資産在全球具有分散化投資價值,可以更好地滿足境外投資者多元化配置需求。中國的經濟週期和主要發達經濟體不同步,我們宏觀經濟政策以我為主,利率、匯率以及資産價格走勢相對獨立,在全球資産配置中有非常好的分散化的效果。做投資的都理解這一點,也都非常喜歡這一點。同時,中國的債券市場從規模看居全球第二位,這意味著我們的流動性好,人民幣資産兼具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特徵,已經逐步成為準安全資産。

第三,人民幣債券價格穩定、投資回報穩定。人民幣債券投資回報波動率在全球處於低位,回報波動率比較低意味著投資回報更加穩定。經測算,去年人民幣國債指數月度回報年化波動率是2.4%,美債的波動率水平是6.6%。這個比較顯示出人民幣債券價格是穩定的,投資回報是穩定的。

還有第四個特徵,中國國內股票估值低,投資前景良好。無論從市盈率還是市凈率等指標看,當前A股的估值相對偏低,所以投資價值比較高,而且潛在風險比較低。

總的來看,未來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金融市場開放也會穩步推進,外資仍有流入空間。當前,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無論債券還是股票外資佔比都是偏低的,所以外資投資空間還是比較大。

這是我的回應,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近一段時間主要發達經濟體持續加息。請問,我國外債是否出現了相關變化,國家外匯局如何評價我國當前的外債水平呢?謝謝。

王春英:

觀察和評價我國外債變化,可以區分宏觀、微觀兩個角度。

從微觀層面看,市場主體更加理性,跨境融資調整幅度適度、平穩。近年來,市場主體能夠理性看待利率和匯率的變化,市場主體的預期更加平穩,根據貿易投資的實際需求合理利用和調整境內外融資,所以相關外債的變動也更加平穩。2020—2021年期間,美聯儲量化寬鬆,美元的融資成本下降。所以,市場主體外部融資需求適度擴張,跨境存貸款和貿易信貸等傳統融資型外債餘額年均增長8%,但顯著低於2009年—2013年上一輪美聯儲量化寬鬆時期21%的年均增速。2022年,美聯儲啟動貨幣緊縮政策。融資型外債餘額下降10%,這個降幅明顯低於2015年34%的降幅。今年一季度,融資型外債餘額走勢進一步趨穩。這些變化説明如果前期沒有過度加杠桿,後期就不會有大幅度的去杠桿,這是從微觀主體行為角度來看外債規模的升與降。

從宏觀角度看,中國外債總量是合理的,結構也在不斷優化,風險是可控的。第一,外債規模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相促進。一個國家能夠在適度的範圍內充分吸收外部資金支持國內經濟發展,是一種比較合意的、良性的外債發展格局。近年來,中國的外債總體穩定增長,外債餘額和GDP的佔比始終保持在14%—16%之間的水平。第二,外債結構持續優化。去年末,中國中長期外債和本幣外債的佔比分別都達到了45%,這個水平比2016年末上升7個百分點和11個百分點。我國外債中30%是境外投資者配置的境內人民幣債券,且大部分都具有中長期投資的性質。所以外債償付風險總體是比較低的。第三,主要外債指標都在安全線以內,對外資産和負債協同性增強。去年末,中國的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以及短期外債和外匯儲備的比例,這些指標都在國際安全線以內,而且遠低於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整體水平。同時,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統計顯示,我國是對外凈債權國,當前外匯市場主體持有的境外資産,除了儲備以外,接近6萬億美元,其中3.5萬億美元是流動性比較好的證券、存貸款等資産。在市場機制調節下,對外資産和負債可以在不同市場主體之間實現再配置,這就為承擔外債償付義務的主體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支持。

根據微觀層面、宏觀層面的觀察,我們認為中國的外債規模合理,未來有望保持穩定發展態勢。下一步,外匯局將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滿足市場主體跨境融資需求,同時也會繼續關注外債的安全性問題。謝謝。

香港紫荊雜誌記者:

從剛才發佈的相關數據來看,今年我國外匯市場取得了良好開局。在您看來這個良好開局能否持續?如何看待未來我國外匯市場趨勢?謝謝。

王春英:

對於你的問題,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良好的開局是可持續的。從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趨勢和中國外匯市場發展特點看,在宏觀經濟基本面和外匯市場內在韌性雙重支撐下,外匯市場更有條件、更有基礎保持穩定。

一方面,中國經濟恢復向好,進一步夯實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內部基礎。當前中國經濟企穩回升,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4.5%,這凸顯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活力,市場預期明顯改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中國今年GDP增長5.2%,這個預測值比去年高2.2個百分點。全球知名投行紛紛調高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多數在6%以上。相對而言,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值是2.8%,比去年下降0.6個百分點。從一系列數據看,國內和國外經濟增長差比較明顯,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還是非常好的。同時,中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資、穩外貿的政策持續推進,會進一步增強對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的支撐作用。今年以來,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幅度放緩,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加息可能接近尾聲,美元持續升值的動能減弱,中美利差倒挂程度趨於收斂,所以外部對我們的影響可能會減弱。

另一方面,外匯市場韌性逐步增強,可以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變化。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市場主體對於匯率雙向波動的認識、認知進一步深化,匯率預期更加平穩,匯率調節國際收支和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作用更加明顯。人民幣在跨境使用中的佔比不斷上升,2022年接近50%,今年一季度佔比進一步提升,這有助於降低在跨境交易中貨幣錯配風險。匯率風險中性理念不斷普及推廣,更多的企業通過各種宣傳、學習多方面了解匯率風險管理的知識,對於匯率波動的適應性明顯增強。

總的來看,外匯市場成熟度和市場主體理性程度不斷提升,已經形成外匯市場穩定的內在積極因素。所以,中國的外匯市場更有基礎、更有條件保持穩定。同時我們也看到,外部環境仍然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對此我們會繼續加強統計監測,深入分析各方面影響因素,繼續總結防範應對外部風險的經驗,不斷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監管,全力維護中國外匯市場穩定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剛才發言人提到外匯局一直推進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外匯局今年在引導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做好匯率避險方面還將有哪些措施?謝謝。

王春英: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再次請各位繼續幫我們進行廣泛宣傳。近幾年我們加大力度在做這項工作,成效還是顯著的,今年還會繼續開展相關工作。外匯局始終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採取適合的策略來管理匯率風險敞口。企業管理匯率風險的方式很多,除了通過衍生産品開展套期保值外,使用人民幣結算也是個很好的方法,還有進行貿易融資,不管是遲付或者早付、遲收或者早收,這都是很好的對衝方式。外匯局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相當數量的企業採取了包括人民幣結算、開展套期保值、改變結算方式以及改變貸款回籠速度等方式來管理匯率風險,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

就推動企業樹立風險中性意識,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如何讓他們在匯率避險方面做得更好,我們將開展幾方面的工作,努力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工作提質增效。

第一,持續開展提升匯率風險中性意識的宣傳指引。比如增強企業匯率風險中性宣傳的全面性,尤其是對沒有開展過套期保值的或者套期保值比例比較低的有潛在需求的企業,紮實做好定向宣導。另一方面,提供更加細緻、更有針對性的匯率風險管理指引。我們計劃與國資委共同合作編寫國有企業套保指引案例,編纂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案例集,這樣還有賴於大家幫助我們共同宣傳。

第二,支持金融機構持續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完善針對金融機構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專項評估工作,引導和鼓勵銀行優化授信保證金制度,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同時提升銀行分支機構的展業能力,分支機構的展業能力增強,意味著可以面對更多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會形成銀行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的長效機制,我們將繼續做穩做實相關工作。

第三,加強對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的支持力度。繼續凝聚各方面合力,著重加強政銀企合作成本分擔機制,降低中小微企業套保成本,保證已經有的政策持續不間斷。在過去兩年,很多地方想了很多辦法來降低中小微企業套保成本。同時,我們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研究探索支持外綜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外匯套保服務。

最後,我想再次強調,企業一定要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要立足主業,堅持財務穩健和可持續發展,將匯率風險敞口保持在可控範圍內,審慎安排資産和負債的幣種結構、期限結構,選擇適合自身的匯率避險策略。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

今年外部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我們的外貿也面臨著不小挑戰。請問,近期外匯局在穩外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來還會有什麼樣的新舉措?謝謝。

王春英:

在穩外貿方面,外匯局深入推進外匯領域改革開放,以高質量的便利化政策促進對外貿易增長,主要開展的工作有幾個方面。首先,推進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擴面提質。去年,優質企業貿易收支便利化政策已經覆蓋到全國,進一步拓寬便利化業務範疇,惠及更多中小優質企業。到今年3月底,全國辦理優質企業貿易收支便利化業務規模已經達到1.4萬億美元。下一步,我們會繼續推進便利化政策“擴面、提質、增效”,激發銀行落實便利化政策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更多誠信經營企業享受政策便利,努力推動形成“越誠信越便利、越合規越自主”的市場環境。

第二,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高水平開放。支持更多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在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到去年底,已經有17個省市的企業利用便利化額度自主借入外債,平均利率為2.4%,顯著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這對於企業經營或者做貿易等都是非常好的支持。同時,實施一次性外債登記試點,取消試點企業外債逐筆登記要求,便利企業在外債額度內靈活借還,有效減少企業“腳底”成本。構建完善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大幅節省跨國公司財務成本,提升銀企業務辦理效率,促進投融資便利化。未來,我們會繼續推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指導上海臨港新片區等四個地區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及時評估並優化相關試點政策,通過試點不斷完善政策,爭取進一步推廣,讓更多企業享受到便利。

第三,繼續提升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外匯局在提升企業匯率風險中性理念、降低中小微企業套保成本等方面還會做大量工作。

第四,不斷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場景。當前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已經有7個融資類和3個便利化的應用場景,參與的銀行有500多家,服務市場主體超8萬家,完成融資金額2500億美元,便利化付匯金額超過8800億美元。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平臺,我們過去做過詳細宣傳,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未來,我們會繼續拓展應用場景,促進中小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切實推動涉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企業和銀行用得越多,意味著越多的中小企業能夠享受到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政策紅利。

就穩外貿方面,外匯局的做法和思路就是高質量的便利化政策促進對外貿易增長。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去年全年經常賬戶的順差規模比較高,這為穩定外匯市場創造了良好條件。今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所回落。請問,如何看待今年的經常賬戶表現?謝謝。

王春英:

你的觀察很正確。近年來中國經常賬戶運行表現出比較強的穩健性,經常賬戶順差規模持續穩步增長,發揮了穩定國際收支和外匯市場的積極作用。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大家很關心外需變化、人員跨境流動恢復的影響。我重點從這兩個方面作回應和分析。總的來看,近年來中國貨物和服務貿易發展提質增效,有助於經常賬戶保持合理規模順差,為外匯市場平穩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首先,近年來對外貿易逐步發生了一些結構性變化,對出口形成更多支撐,貨物貿易順差規模仍會保持較高水平。第一,製造業不斷轉型升級,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的基礎更加堅實,産品競爭力不斷提升,貿易增長的新動能不斷涌現。今年一季度,按照人民幣計價,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增長67%,拉動出口2個百分點。這個拉動作用比去年進一步增強。第二,我國不斷完善區域貿易合作,貿易夥伴多元化取得了積極進展,今年一季度對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分別增長28%、25%。第三,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數字貿易蓬勃發展。一季度跨境電商出口較快增長,成為推動出口增長的重要貿易方式。進口怎麼看呢?現在進一步提升國內投資和消費已經有了共識。在這種共識下,進口數量會保持增長,同時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回落,總體看,進口有望保持穩定。

再説説服務貿易,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成效逐步顯現,有助於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均衡發展。近年來,中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生産性服務貿易尤其是計算機信息服務、商業服務等這些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這都將帶動相關服務貿易出口收入的增長。比如我國加快“數字中國”建設,2020—2022年可數字化服務貿易規模年均增幅超過10%,遠高於服務貿易整體3%的增速。2022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首次實現順差超過100億美元,反映出中國數字産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大家關心的跨境旅行消費一直是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的主要形式。從亞洲主要國家跨境出行穩步恢復的經驗來看,境內居民跨境旅行需求釋放也將會有一個過程。

綜合貨物和服務貿易的主要情況,今年中國經常賬戶會繼續保持合理順差,並保持在均衡區間。謝謝。

陳文俊:

謝謝王春英副局長,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裡,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