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增強

2024-06-09 10:3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産總額同比增長8.1%——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增強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佈數據顯示,一季度銀行業資産總規模繼續保持平穩增勢。專家表示,隨著國內需求持續恢復、社會預期向好,金融賦能實體經濟將迎來更為廣闊的增長空間。

總資産平穩增長

一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産總規模持續增長,不僅反映了銀行業自身的發展壯大,更體現出我國經濟韌性強、基礎穩、潛力大。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産總額429.6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産總額18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佔比43.1%;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産總額71.8萬億元,同比增長4.1%,佔比16.7%。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一季度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引導金融資源向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也促進了自身資産規模的壯大。分類型看,大型銀行資産規模增長更快,這是由於在當前全球及國內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居民和企業更加傾向於選擇相對穩健的大型銀行。

在銀行總資産增長的同時,上市銀行一季度財報顯示,多家銀行打響息差保衛戰。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較去年四季度的1.69%下降0.15個百分點,首次跌破1.6%關口。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凈息差下降,主要由於商業銀行主動加大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力度,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持續下降,一季度企業貸款、個人貸款利率均處於歷史低位。下一階段,在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凈息差可能還會繼續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下調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成為商業銀行的共同選擇。

風險抵補能力增強

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風險抵補能力整體充足。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為15.43%;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3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7%。

葉銀丹表示,一季度資本充足率顯著提升,風險加權資産增速環比降幅明顯,主要受益《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落地的影響。今年一季度是此辦法實施後的第一個季度,受益於調整風險參數,優化內評法覆蓋範圍和取消監管校準要求等因素,商業銀行的風險加權資産有所下降,資本充足率上升。

合理的凈利潤水平,是商業銀行穩健經營、防範風險的重要保障。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6723億元,同比增長0.7%;平均資本利潤率為9.57%,較上季末上升0.63個百分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錶示,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産平穩增長,説明當前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狀況總體穩健,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持續加強協調,加大對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支持力度,探索推出更多資本補充工具,增強抗風險能力。

董希淼建議,下一步,應加快建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以此應對內外部風險衝擊。銀行需內外源相結合進行資本補充,內源性資本補充主要依靠提升盈利能力,通過利潤留存補充資本;外源性資本補充需要從審慎角度出發,根據市場情況統籌運用境內外各類資本工具適當補充。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今年以來,銀行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做好“五篇大文章”,統籌優化信貸結構,強化信貸精準賦能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對穩就業、擴內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一季度信貸投向看,銀行業金融服務能力持續加強。今年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餘額74.4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1.4萬億元,同比增長21.1%。

葉銀丹表示,一季度,商業銀行在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指引下,加速集聚優勢信貸資源彌補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隨著普惠金融的發展,我國金融市場整體更加包容和成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也逐步增大。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佈《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開發符合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需求的産品和服務,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

據了解,為推動金融精準觸達經營主體,銀行機構聚焦小微企業跨境結算、融資等環節難點,全面優化金融服務。例如,江西宜豐縣依託電商小鎮打造跨境電商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孵化竹製品小微企業“走出去”,當地銀行機構則通過完善匯率避險服務,為小微企業“出海”保駕護航。與此同時,多地銀行機構圍繞特色産業創新金融産品,量身定制差異化金融服務方案。專家表示,銀行機構只有做好多場景金融服務,才能有力推動金融活水潤澤小微企業。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增加對小微企業法人信貸的支持,提高小微企業法人貸款和戶數比重。同時,加強金融機構在産品銷售、信息披露、收費定價等方面的行為監管,為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持續築牢根基。(記者 王寶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