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海關監管制度機制不斷改革完善 近年來出臺209條助企紓困、促外貿穩增長措施

2024-07-31 11:3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7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邀請海關總署副署長趙增連,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負責人林少濱介紹情況。

牢牢守護國門安全底線

趙增連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海關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守國門,牢牢守護國門安全底線,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嚴守口岸衛生檢疫第一道防線、嚴把進口食品商品檢驗關,上半年,全國海關共檢出各類傳染病2.9萬例,檢出不合格食品商品3萬餘批。堅決守護國門生物安全,嚴防外來物種入侵,上半年,全國海關共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3.7萬種次。堅決守護口岸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綜合安全,強化口岸監管,加強綜合治稅,保持打擊走私高壓態勢。

促發展,不斷改革完善海關監管制度機制,提升監管效能和服務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海關智慧和力量。

著力加強海關政策措施高質量供給,近年來接續出臺9份209條助企紓困、促外貿穩增長措施,出臺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政策措施12份227條。著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持續加強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大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等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

外貿持續向好基礎紮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貿年均增長1.6萬億元,相當於一個中等規模國家的年進出口總額。”趙增連説,我國貨物貿易總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目前外貿企業數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貿規模更大、結構更優、活力更強。

關於跨境電商發展,呂大良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完善拓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正面清單,不斷創新跨境電商通關監管等,推動了我國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據海關統計,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較2018年增長了1.2倍;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進出口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現在海關每年監管的跨境電商、跨境郵件快件包裹量達70多億件,平均每天有2000萬件左右。

主動擴大進口,中國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大進口國。呂大良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施擴大進口政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主動擴大進口。從海關統計數據看,我國擴大進口取得了突出成效。我國進口整體規模由2012年的11.49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7.99萬億元。

智慧海關建設全面展開

“改革始終貫穿了海關工作的全過程。”趙增連介紹,改革不斷為海關監管通關賦能增效,無論是貨物、物品、郵快件還是人員進出境檢疫通關,基本實現了“管得住、放得開、通得快”的改革目標。

打造智慧海關是進一步推進海關改革的重要抓手。“目前智慧海關建設已經全面展開,而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林少濱用“安全、便利、高效”三個關鍵詞概括智慧海關建設成效。

“安全”就是以大數據為支撐,運用智慧裝備構建國門安全的“智慧長城”。精準防範和化解風險,比如在機檢查驗作業中,運用“智慧審圖”技術,準確識別進出口單貨不符、夾藏夾帶等風險,有效發現進境“異寵”等外來物種入侵。

“便利”就是持續優化海關業務流程,實施順勢監管,最大限度便利人員和貨物跨境流動。比如,推進“智慧旅檢”,應用一體化智慧通道、先期機檢、協運機器人等新型裝備,讓廣大旅客感受到“無感通關”便利。

“高效”就是廣泛應用新技術智慧裝備,有效提升風險甄別、監管檢查、涉企服務等海關作業效能。比如,實行“智慧非侵入式順勢監管”,做到進出口貨物在船舶裝卸或運輸過程中順勢過機,實現“即過即查”。

林少濱表示,下一步,海關將聚焦流程優化、信息互通、系統集成,著力加快智慧海關建設進度,力爭到2026年建成智慧海關基本框架,到2029年形成智慧海關完整體系。(記者 歐陽潔 羅珊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