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3.6萬億元標注中國創新力度

2025-02-02 07:5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總量超過3.6萬億元,達到36130億元,比上年增長8.3%,投入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

3.6萬億元的研發投入,展現了中國投資未來的戰略定力。

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資未來,培育新質生産力。從“十四五”規劃到2035年遠景目標,科技創新始終被置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研發投入強度是研發經費與GDP(國內生産總值)之比,體現了一個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2024年,我國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比上年提高0.10個百分點。這個投入強度在世界主要國家中排名第12位,超過歐盟國家2.11%的平均水平,進一步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2.73%的平均水平。研發投入強度的持續提升,與我國創新能力的提升交相輝映。2024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11位,是10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在研發經費中,基礎研究投入較快增長,體現了我們夯實基礎、佈局長遠的戰略考量。2024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支出為24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5%,比研發經費增速快2.2個百分點。

3.6萬億元的研發投入,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厚蓄動能。

當前,中國經濟正經歷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深刻轉變。過去依靠人口紅利和資源消耗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中國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從人工智慧到量子計算,從新能源到生物醫藥,一系列前沿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正在重塑中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遠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的增長率和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6.1%的增長率。

在全球産業鏈重構中,中國的創新投入産生了顯著溢出效應。以新能源汽車産業為例,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産量達1316.8萬輛,較上年增長38.7%,産量連續10年居全球首位,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産量超千萬輛的國家。這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我國在電池、芯片等關鍵領域的持續研發投入。

3.6萬億元的研發投入背後,是中國創新體系的深刻變革。

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強化。我國已有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佔比近四分之一。科技領軍企業在産業科技創新中的“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更加凸顯。華為、比亞迪等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崛起,標誌著中國正在從“世界工廠”向“全球創新中心”轉變。

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不斷完善。2024年我國在新型儲能、微納製造、分子藥物、人形機器人、具身智慧機器人等領域新佈局5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累計達33家,突破關鍵共性技術672項,實現技術成果轉化690項,孵化企業182家。

全國一體化技術市場加快建設。2024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總額突破6.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1.2%。國內企業有效發明專利産業化率連續5年保持穩步增長,2024年企業發明專利産業化率達53.3%,創新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産力轉化。

3.6萬億元,標注著中國創新的力度和決心。這一數字是中國創新體系變革的深刻體現,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注腳,更是中國對未來發展具有長遠佈局和戰略定力的明證。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