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如何保障?“舊”去哪兒?——多地推進家電以舊換新

2024-05-24 12:0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新”如何保障?“舊”去哪兒?——多地推進家電以舊換新

新華社記者

家電以舊換新相關政策措施實施以來,效果如何?記者近期在重慶、廣東、湖北等地調研了解到,地方政府、家電企業、銷售平臺等推出形式多樣的以舊換新活動,讓消費者換得了“新”、收得走“舊”,以舊換新的政策效應初顯。

實惠安心 換新有保障

重慶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內,顧客遊女士準備換掉家中用了快10年的老空調,“越環保、越節能的家電補貼越高,這臺一級能效的立櫃空調要9000多元,享受最高20%的補貼,可優惠近2000元。”

“買新機有優惠,換舊機還有補貼。”走進武漢市江漢區工貿家電航空路店,現場導購員告訴記者,“空調櫃機回收,最高可獲500元的企業換新補貼,購置價格達到1000元以上的新機,還可享受政府消費券補貼。”

為推動綠色智慧家電家居以舊換新,武漢市本輪共投入財政資金3000萬元,發放綠色智慧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貼券。

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加持下,多地出方案、配資金、給政策,推進家電以舊換新深入開展。

重慶印發《“愛尚重慶”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預計形成超20億元的以舊換新政策補貼規模;廣東省財政首輪安排3.7億元資金支持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湖北力爭今年實現家電以舊換新100萬台……

相關企業也行動起來。換新,不僅有價格上的實惠,更有服務上的保障。

提供免費上門空調清洗、熱水器檢測、衣物洗護……不久前,一場“以舊換新進社區”活動在重慶兩江新區寸灘街道各社區內舉行。

“以服務帶動以舊換新政策宣傳,一週時間就吸引了180多個客戶到店參與以舊換新活動。”京東五星電器集團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田昊宸説,自4月下旬啟動以舊換新活動以來,超級體驗店銷售額同比增長近50%。

一些商家還延長了服務鏈條。重慶盈灃家電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一舉説:“消費者只需下單,我們提供送新、拆舊、裝新、收舊一站式服務。”

綠色高效 收舊更順暢

家住重慶渝北區的市民黃夏全打開手機小程序“城魚回收”,一鍵下單預約舊空調回收,不到2個小時,工作人員便上門進行了舊機拆解和回收,經過評估,他家用了7年的空調最終以300元價格回收。

對消費者而言,除了可以到實體店以舊換新,還可以通過線上平臺,足不出戶網絡下單實現舊家電回收。

“新一輪政策特別強調回收流通網絡建設。”“城魚回收”運營企業益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所在的重慶兩江新區,對回收企業按其今年1月至9月實際投入的20%給予獎補,幫助企業搭建流通網絡。

回收後的舊家電將如何處置?

走進武漢格林循環電子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佔地658畝的工廠裏,一台臺廢舊冰箱、電視機正被陸續稱重、分類、貼上二維碼。

“冰箱門封條、線路板等元器件會被拆解,箱體內部的製冷劑同步回收,廢塑料和金屬進入再利用循環。”武漢格林循環電子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回收總監何超超介紹,為應對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可能帶來的老舊家電報廢潮,當前工廠正通過完善分選體系,不斷提升廢塑料的處理效率。

在美的集團的回收服務網絡裏,每台被回收的舊機都會生成唯一條碼,從上門、物流運輸、倉儲,到拆解、報廢等各環節,綠色回收全程可追溯。

“上門拆舊後舊機經過分揀,將被送至國家授權的綠色拆解企業,經過規範的拆解處理,實現資源的再生再利用。”美的集團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回收負責人殷勝説。

成效初顯 仍需持續發力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家電和傢具網絡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9.3%、12.2%,較3月份加快2.3個、3.2個百分點。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效應已初步顯現。

主要電商平臺的數據也是一個印證。4月份,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同比增長49.3%,綠色智慧家電下鄉銷售額同比增長13.85%。

“此前活動的規模和促銷力度都不及今年。”湖北蘇寧易購門店經營部運營總監樊祥鐘説,以往企業自己做以舊換新活動,大量資金用在營銷推廣,現在有政府補貼政策,降低了企業成本,也提升了優惠力度,消費者積極性更高。

業內人士認為,推進家電以舊換新,消費者可以實現産品升級得實惠,家電企業擴大銷量促生産,回收端綠色環保推動資源再生利用,可謂一舉多得。

“家電産業作為我國萬億級産業,體量巨大。”殷勝説,2023年我國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台,而家電産品的生命週期普遍為8年至10年,相當一部分已經“超期服役”,更新需求進入集中釋放期。

武漢家電商業協會會長舒志偉表示,整體看本輪家電以舊換新仍處於起步階段,消費端還需要一個政策適應過程,但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商務部表示,下一步,將鼓勵各地出臺並落實惠民政策,進一步健全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打通堵點卡點,讓消費者獲得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實惠,形成“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的有效機制,暢通家電更新消費循環。(記者 李曉婷、謝希瑤、龔聯康、吳濤)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馬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