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

2024-06-07 08:4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各地著力破解扎堆調研、只調不研等問題,整治形式主義,提升調研實效——
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避免浮在表面、流於形式。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近的遠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幹部群眾表揚和批評都要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

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強調,不做表面文章,進一步解決調研集中扎堆、只調不研等問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針對存在的問題出臺措施、加強監督,進一步規範調查研究,推動提升調研實效,切實減輕基層幹部負擔。

加強監督規範

“現在的調研越來越規範了,都是帶著問題來,實地看情況,然後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解決”

“以前有的調研走馬觀花、流於形式,常常是聽彙報、看材料,不僅未能取得實效,還給基層幹部增加了負擔。”回想起以前的一些工作經歷,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山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楊帆坦言,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才能真正把情況摸實摸透。

為了進一步提升調研實效,2023年8月,饒河縣制定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對調研工作做出明確規定,要求調研和包聯活動要圍繞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制定和群眾身邊的難題開展,為調研“畫了框”;要求要檢查問題、研究問題,提出指導意見,給調研實效“定了調”;調研組一般不超過10人,要堅持輕車簡從,不搞迎來送往,防止出現作秀式調研、旅遊式調研等情況。

“現在的調研越來越規範了,都是帶著問題來,實地看情況,然後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解決。”楊帆説,去年,縣領導調研後,幫助硬化了山裏村到新立村10.88公里公路路面,改造升級光明村、山裏村、雙河村自來水管道,幫了村民很大忙。

同時,饒河縣紀委監委還將為基層減負情況納入縣直單位和部門政治生態建設成效考核,每年集中檢查縣直單位和部門開展調研工作情況,通過查看資料、審閱調研報告、談話了解等方式,緊盯調研目標不明確、成效不明顯、次數不精減,以調研之名行檢查之實、督查之實等問題。一經發現,扣除相應分值,並對主要領導進行約談,督促其加強對本單位、本部門調研工作的領導、指導,嚴防給基層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今後,我們將持續緊盯調研工作抓好監督,嚴肅查處扎堆調研、虛假調研、形式調研等問題,持續為基層減負鬆綁。”饒河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説。

楊帆介紹,除了實地調研,一些書面調研也不再對字數有硬性要求,而是給大家一個模板,只需填上相關數據,逐條列出問題、工作方向就行,再也不用拿空話套話去湊字數了。“説實在的,我現在是盼著領導能來調研,因為真的能幫助解決我們的難題。”楊帆説。

推動成果轉化

“讓幹部真正沉下去發現問題,將群眾急難愁盼、村莊發展等重點難點轉化為調研課題”

説到扎堆調研、只調不研的問題,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永昌鎮黨委書記孫浩感觸頗深。他坦言,在以前的一些調研活動中,部分基層幹部受限于文化水平、知識結構等原因,並不能撰寫出高質量的調研文章,反而增加了基層幹部負擔,也讓工作流於形式。

為避免此類情況發生,永昌鎮梳理並清理了一些調研事項,減少無效下基層調研頻次,把村幹部的調研任務改為招商引才、低效土地盤活等項目化工作,讓幹部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上。

不僅如此,去年5月,永昌鎮推出“創業五定”調研法,堅持“定目標、定實事、定計劃、定人員、定成效”,由鎮村幹部立足村情實際、群眾所盼、幹部所能、職責所在,圍繞村級事業發展開展調研。

前不久,在永昌鎮長盤村,村幹部就將“招引服務車厘子項目落地”納入村“創業五定”民生實事,通過協調網格團隊、鎮村農業骨幹、區農業農村局專家組建調研組,幫助車厘子項目成功落地。

過去一年,永昌鎮12個調研主題全部轉化落地,幹部從“無謂的調研”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精力為民辦實事。“我認為,調研的目的是讓幹部真正沉下去發現問題,將群眾急難愁盼、村莊發展等重點難點轉化為調研課題,然後想辦法去解決。”孫浩説。

不只永昌鎮,去年以來,富陽區推行“調研一件事”工作機制,區管以上領導幹部每人每年牽頭一個課題開展調研,其他黨員幹部每人每年認領一件民生實事。富陽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調研一件事”工作機制搭配“基層評、群眾評、數智評”的“三位一體”評價體系,客觀公正評價黨員幹部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情況,並將其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等重要依據,激勵幹部調查走深、研究謀實。

依託“調研一件事”,富陽區形成創新“富春小哥碼”、打造特色商業外擺、推動汽車零部件行業共享資源等一大批接地氣、解民憂的調研成果,各級黨員幹部的調研課題和認領難題辦結率超99.6%。

堅持問題導向

“調研組一來就直奔問題,大家都直來直去,我們也沒啥額外的負擔”

“5種顏色分別代表哪些物品,您知道嗎?”不久前,在甘肅省金昌市世紀金都小區內的環保小屋前,幾名來自市人大常委會的幹部正向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情況。

調研組由市人大常委會和住建部門的8名同志組成,主要就《金昌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進行立法調研。在一天時間裏,調研組先後在社區裏的廚余垃圾投放點、環保小屋和居民交流,並前往城市垃圾中轉站、處理場、餐廚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等7個地方調研。“調研組一來就直奔問題,大家都直來直去,我們也沒啥額外的負擔。”一名垃圾處理場工作人員介紹。

高效調研不僅能聽到基層的真實聲音,也不會産生額外的迎送、陪同等壓力。今年,甘肅省出臺專項工作措施,持續為基層鬆綁減負。金昌市結合本地實際,對完善專項工作機制、印發重點任務清單、做好督查檢查考核做出嚴格規定,並對到基層督查檢查調研嚴格執行報備審批制度。

在此次調研開展前,金昌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提交了《金昌市督查檢查考核計劃事項申報表》。在這張表上,調研名稱、計劃開展時間、牽頭單位和參加單位、開展方式及對象範圍、開展依據等信息一目了然。

“來的人不多,但問得更深更細了,調研的精準度也沒降低。”調研組成員姚芳莉介紹。原來,他們以進一步規範調研活動為契機,在調研前加強了與發展改革、自然資源、商務、生態環境和交通運輸等部門的溝通,列出各方關注的重點問題。

在垃圾分類調研時,調研組堅持問題導向,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調研後形成意見,通過常規的立法協調會、座談會等形式反饋給各部門。“我們也能和基層幹部、群眾直接交流,少了‘二手信息’帶來的不確定性。”金昌市人大相關負責人説。

據介紹,除了對單獨部門的調研作出規定,金昌還要求市直各部門各單位加強溝通協調,盡可能聯合開展督查檢查調研,不搞迎來送往,減少人員陪同,做到“一次抽查、全面體檢,進一家門、查多項事”。(記者 方圓 竇瀚洋 宋朝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