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 | 提單産 減損耗 延鏈條——“三夏”一線看“中部糧倉”新作為

2024-06-14 18: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合肥6月14日電 題:提單産 減損耗 延鏈條——“三夏”一線看“中部糧倉”新作為

新華社記者

手捧著新打的小麥,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笑容燦爛。“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徐淙祥高興地告訴記者,他的百畝高産攻關示範田裏,經省市專家組測産,最好的一塊田畝産高達846.84公斤。

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糧食生産基地,“三夏”時節,豐收的好消息在這裡傳開。

連日來,記者在安徽、河南、湖北等中部糧食主産區走訪了解到,各地通過提單産、減損耗、延鏈條等舉措,充分展現“中部糧倉”的新作為。

多年致力於高産攻關的徐淙祥説,在他的高標準農田裏,圓盤式噴灌、平移式噴灌齊上陣。“前段時間出現‘幹熱風’天氣時,我不僅補水,還噴施葉面肥,增強抗災能力。小麥長得壯了,穗粒也就飽滿了。”在徐淙祥看來,只有精耕細作,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近年來,安徽統籌推進突破性新品種選育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標擴面、綠色高産高效技術創新集成和推廣應用等措施,促進千億斤江淮糧倉建設。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潘鑫表示,通過精耕細作示範帶動大面積單産提升,安徽糧油單産水平和綜合産能穩步提高。根據農情調度,初步測算今夏小麥畝均單産約420公斤,比上一年增加超10公斤。

提單産可增效益,減損耗也能擴出一片“無形良田”。

5月下旬,在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孟樓鎮,10多臺搭載北斗衛星系統的智慧農機在種糧大戶王善學的1300多畝麥田裏開展了一場機收減損大比武。

“通過北斗衛星導航,農機在田裏收割時可以自動監測小麥的高度、留茬高度、收割地塊情況等信息,並能實時監控作業質量,隨時調整作業速度。”襄陽市農機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科研科主任龔紅碧説,從現場比武結果看,大部分農機手能將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0.8%以下。

王善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的地畝産475公斤左右,小麥機收損失率如果降低1%,就相當於平均每畝地能多收約9斤,1300畝地就能多收約1.17萬斤,按照市場價1.17元/斤來説,差不多能增收1.3萬元。”

此外,湖北也在通過提升烘乾設備覆蓋面減少糧食生産“最後一公里”的損耗。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湖北新建糧食烘乾中心564個,預計今年還會新建糧食烘乾中心超200個,新增糧食烘乾機800台以上,新增烘乾批處理能力2.5萬噸以上。

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也正展現出“中部糧倉”新面貌。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五得利集團遂平麵粉有限公司內,大型單體麵粉加工車間正晝夜不停地生産,每天有6000噸小麥經過高精度、全封閉的自動化生産系統變成麵粉,再通過智慧化“無人倉庫”轉運分撥。

當下正是夏糧收購旺季,記者注意到該公司小麥收購點前排著長長的滿載小麥的車隊。五得利集團遂平麵粉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經理劉應琛説,聯動種糧大戶和企業發展無公害農産品和優質小麥生産基地,他們已經形成工貿農一體化、産加銷一條龍的産業鏈。

近年來,河南糧食産業鏈延伸和高端食品産業發展勢頭良好。五得利集團遂平麵粉有限公司所在的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産品加工産業園,如今已經匯聚起包括今麥郎、陳克明食品、思念食品等近百家知名企業,這裡不僅加工麵粉,還生産葡萄糖、果糖等産品,百億級的食品産業集群已經形成。

在綠色食品集群培育上,河南省明確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打造小麥、玉米、水稻等産業鏈,分地域做優糧食製品,建設綠色食品業強省。(記者 姜剛、水金辰、侯文坤、劉金輝、馬意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