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方多地抗旱防災保夏播

2024-06-26 07:4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期,我國北方部分地區旱情發展迅速。6月19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佈高溫黃色預警,針對北方部分地區旱情,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氣象乾旱)Ⅲ級應急響應。針對高溫天氣及旱情,各地區各部門全面加強災害防範應對,紮實做好抗旱防災救災各項工作,力求最大程度降低乾旱帶來的損失。

山東:合理配置資源

近期,山東持續高溫天氣,降水量少,來水銳減,水庫蓄水不足,對工農業生産産生了較大影響。截至6月18日,山東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5.9%;入汛以來,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8.8%。受降水偏少和高溫天氣影響,山東部分地區出現旱情。截至6月17日,山東農作物受旱面積300.9萬畝。

為全面做好今年的夏灌準備工作,自今年5月份開始,山東菏澤市東明縣水利部門根據用水計劃和農戶需求,實時優化和調整灌溉用水安排,打通夏播灌溉的“最後一公里”,把“源頭活水”送到農民的田間地頭。東明縣水務局三春集灌區管理處副主任李景洪介紹,當地的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區域的水資源分佈和用水需求,通過科學規劃和精心施工,實現了水資源的合理調配。今年,對水利工程提前進行了全面維護和調試,確保在用水高峰期能夠穩定運行,滿足各方用水需求。

在聊城市莘縣徐莊鎮羅屯村高標準農田內,噴灌系統正在持續作業。莘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銀華説,今年,當地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應對高溫、少雨天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上的管灌、噴灌等節水設備,實現了水肥一體化,保證了作物出苗率、活苗率、壯苗率,既提高了灌溉效率,又節約了水資源。為了應對高溫、少雨天氣的持續影響,莘縣組織農業、水利、氣象等部門,從科學調度水源、推廣節水設施、做好墑情指導等多個方面入手,多水並用,造墑補墑,全力保障夏播順利進行。目前,莘縣夏播已完成98%以上,且全部完成播種後“蒙頭水”的澆灌工作,土壤墑情與出苗情況良好。

為全力滿足抗旱減災各項金融需求,農行山東省分行開闢抗旱減災專屬服務通道,建立優先受理、優先調查、限時辦結等機制,實現快速審批、快速放款,提高抗旱減災貸款發放效率,確保抗旱資金及時到位。對於受旱情影響還貸困難的存量信貸客戶,特別是從事種植、養殖等易受高溫天氣影響的企業和農戶,他們逐戶對接,了解客戶受損情況,掌握還款能力,採取適當下調貸款利率、貸款展期、設置寬限期等方式進行紓困幫扶。

近日,隨著位於臨清市劉垓子鎮的南水北調工程左乜支溝閘緩緩開啟,解決了當地群眾無灌溉水可用的難題。臨清市排灌工程服務中心主任于福明介紹,本次利用南水北調幹渠引江灌溉在山東省尚屬首次,輸水約300萬立方米,可輻射臨清5個鎮街共計10萬畝耕地。據了解,山東科學調度水源,統籌配置水資源,加強對抗旱水源的統一調度管理。目前,156處大中型灌區開展提引水灌溉,累計灌溉面積1475.27萬畝。(記者 王金虎

山西:提高保障能力

近期,山西省氣溫總體偏高,降水偏少,土壤墑情持續下降,部分地區土壤表墑存在不同程度旱情,其中,山西南部等地玉米、大豆播種進度以及出苗生長遭受高溫乾旱災害的風險較高,易導致缺苗斷壟。針對這一情況,山西省農業農村廳作出部署,要求全省各級農技推廣部門把抗旱保豐收作為當前技術服務的重點內容,同時山西南部沿黃各提水泵站開足馬力上水,全力灌溉保夏播、抗旱保秋糧。山西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孟建表示,山西要充分發揮大中型灌區在糧食生産上的壓艙石和主力軍作用,根據旱情、墑情需要,發揮水庫、塘壩調蓄作用,及時放水,提高水保障能力。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的部官引黃提水灌區,正以每天8.6萬餘立方米的提水量將黃河水引至田間地頭。為做好抗旱工作,平陸縣一方面科學調度調配水源、提高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指導各地科學分類抗旱澆灌。據了解,截至6月18日,平陸縣各灌區、水庫、機井累計提引水500.06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6.25萬餘畝,其中糧食作物2.7萬餘畝,經濟作物3.55萬餘畝。

夾馬口灌區同樣開足馬力。該灌區是山西省的小麥主産區,種植著蘋果、桃等經濟作物,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和出口果品種植基地。自6月1日夏澆啟動以來,該灌區水源站始終保持滿負荷運行,開機19台,提水流量每秒32立方米,日提水量269萬立方米,日灌溉面積3.8萬畝次。

為切實保障群眾生活用水需求,山西啟動應急響應,做好應急供水工作,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同時,為準確掌握旱情對農村群眾、農村規模化養殖及大牲畜用水的影響,山西啟用了動態監測,以便做好日常調度。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寒王鄉下豐堠村副主任宋敬峰告訴記者,持續高溫讓農田乾旱、作物枯萎,我們的生活用水也受到影響。水利局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乾淨的飲用水送到村裏,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水量要保證,技術同樣要跟上。為了保障秋糧豐收,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第一時間發佈通知,要求各地麥區在做好搶墑播種、壓茬播種的同時,大力推廣應用探墑溝播技術、全膜雙壟溝播技術、膜側播種等有機旱作技術,從技術層面保障秋糧豐收。

未來,山西將按照《山西省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持續統籌推進“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全面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發揮農村供水維修養護工程抗旱保供水的作用,保障群眾飲水安全。(記者 梁 婧

河北:水電協同發力

連日來,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河北省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河北省針對旱情發展形勢,發揮專家團隊、農技骨幹與“一村一名農技員”3支隊伍作用,指導市縣加密土壤墑情監測,搶時搶墑播種,確保能播盡播、種足種滿;統籌本地水、長江水、黃河水等水源調度,強化聯調互濟,確保城鄉供水安全和糧食生産安全;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嚴防旱澇急轉。

6月18日,河北省深州市高古莊鎮西馬莊村的麥茬地,一條長長的村鬥渠將農田串聯起來,渠道裏的水沿著引水裝置持續不斷地流入農田。河北省石津灌區事務中心供水處處長駱連強告訴記者,“解渴”的水主要來自上遊的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為應對連日來的乾旱天氣,保障高峰期供水,灌區需向下游區域調水4000萬立方米。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今年以來,河北省各地水利部門加強引江水、本地水的統籌調度管理,有序科學調水,全力保夏播。截至6月中旬,河北省大中型水庫放水29.42億立方米;大中型灌區供水13億立方米,灌溉面積超738萬畝;引黃調水超6億立方米,為邯鄲、邢臺、衡水、滄州等地提供灌溉水源。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立足抗高溫、抗大旱、抗長旱,結合全省農業生産實際與災害發生特點,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制定農業災害防範應對措施,多措並舉抗旱保夏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實地發現解決夏播存在的困難問題,指導農戶搶時搶墑播種,推廣抗旱保墑技術,落實播種後及時補澆“蒙頭水”等措施,加快播種進度,確保能播盡播、種足種滿。

河北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與供電公司建立農電聯動機制,及時溝通會商、分析研判旱情趨勢和影響,針對性做好抗旱保電措施。各級電力負荷管理中心24小時監控機井、配變、線路等設備運行狀態,重點關注晝夜澆地區域農排供電設施。

河北各地根據灌溉區域分佈,優化電力搶修布點,按照“先復電、後搶修”原則處理排灌供電設施故障,對發現的設備缺陷優先利用不停電作業方式進行消缺,對確需停電治理的隱患最大程度縮短停電時間。組織供電保障服務小分隊深入抗旱現場,排查治理各類隱患。

此外,河北省保障新建機井快捷接電,建立抗旱灌溉綠色辦電通道,提供掃碼辦、刷臉辦、一證辦等便捷辦電渠道,機井用電、打井臨時用電現場辦、優先辦、快速辦。合理就近增加農田灌溉、抽水用電電源接入點,協助村民做好抽水機、臨時抽水、夜間抗旱照明等電力線路安裝維護。(記者 王勝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