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發佈會 介紹202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

2024-01-25 11:24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月2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2023年四季度新聞發佈會,介紹202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副司長 陳峰: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23年四季度新聞發佈會。

今天,我們邀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調解仲裁司司長王振麒先生、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女士、辦公廳副主任叢向群女士、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先生、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女士參加發佈會,並一同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202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進展情況。

2023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人社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為主題主線,擔當作為、積極進取,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及時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把重點群體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增強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性實效性,提升就業公共服務水平。延續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實施穩崗返還政策,重啟一次性擴崗補助,為企業減少成本超過2000億元。就業補助資金支出超過1000億元。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1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持續深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個人養老金制度、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等改革平穩推進,基金監管和投資運營不斷加強,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經辦服務持續優化。截至2023年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66億人、2.44億人、3.02億人,同比增加1336萬人、566萬人、1054萬人,其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首次突破3億人。全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92萬億元,支出7.09萬億元,年底累計結余8.24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79億人,其中9.62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

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職稱和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廣泛推行,各類企業累計評聘特級技師、首席技師3000多人。頒布56個國家職業標準。舉辦第二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與工作類居留許可“一窗受理、並聯審批、兩證聯辦”。

勞動關係保持總體和諧穩定。加強勞動用工指導,出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合同和書面協議訂立等指引指南。持續推進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和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發揮勞動爭議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優勢,合力化解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加強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建設,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

同時,全面推進人社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探索打造不同層級各具特色的優質服務“樣板間”。全面推進數字人社建設,優化線上服務流程,持續推進“一網通辦”。

具體的工作情況已上傳到人社部網站。1月22和23日,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順利召開。會議總結2023年工作進展情況,對今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相關情況,大家可以一併查詢了解。

下面我們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想問一下2023年就業工作總體情況怎麼樣?下一步將如何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謝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 運東來:

感謝您的提問。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2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就業實現了總體穩定、積極改善。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基本穩定、持續好轉,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繼續增加,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到3397萬人。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於黨中央、國務院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同時也得益於以下因素:一是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奠定了穩固基礎。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2%,是拉動就業增長的關鍵所在。同時,服務業加快恢復,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54.6%,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二是政策紅利加速釋放注入了強大動力。國家及時調整優化穩就業政策,穩崗返還政策持續實施,吸納就業補貼延續拓展,擴崗補助及時重啟,形成了穩崗擴就業的系統性政策支持體系,全年各級政府各類資金直接支持就業創業超過3000億元。三是服務培訓擴面增效增強了市場效能。“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活動高頻率開展,提供了豐富的崗位信息。“技能中國”行動深入實施,推動開展大規模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四是重點群體精準幫扶兜住了民生底線。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抓早抓實抓細,對城鄉困難群眾兜住兜準兜牢,全年累計促進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14萬人,困難人員就業172萬人。

從走勢看,2024年就業工作穩的基礎總體牢靠,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恢復,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的就業增長點不斷出現,為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與此同時,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社會預期偏弱,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穩就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加快完善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加力穩固就業向好態勢。一是更加突出政策協同。推動非經濟政策出臺同步評估就業影響,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就業帶動力。完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社會保障等支持體系,釋放政策促就業紅利。二是更加突出崗位挖掘。健全就業産業協同聯動體系,啟動先進製造業促就業行動,擴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發經濟等就業空間,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支持,推動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向中小企業延伸。三是更加突出創業帶動。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打造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場地安排等鏈式服務體系,舉辦創業活動,推進零工市場規範化建設。四是更加突出重點群體。加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支持,拓展就業崗位,構建銜接校內外的服務體系。加強脫貧人口、大齡農村勞動力就業幫扶,深化勞務協作,壯大勞務品牌,構建統籌城鄉的就業格局。加強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完善就業援助制度,兜住兜準兜牢就業底線。五是更加突出服務匹配。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數字賦能和基層治理,推出全國就業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加密開展“10+N”就業服務活動,提高市場熱度。謝謝。

中新社記者:

國務院日前發佈了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下一步將如何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政策?謝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副主任 叢向群:

感謝您的提問。“高效辦成一件事”是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堅持把提升行政效能擺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推進系統行風建設,深入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為企業群眾辦事提供便利,取得了積極成效。近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其中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人社部門服務事項列入2024年重點事項清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認真落實國務院的部署要求,用一件事“小切口”撬動政務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重點是突出集成、智慧、便捷。

一是加快政務服務集成辦理,提供集約高效的優質服務。主要圍繞辦事流程、服務規範、服務質量,健全完善服務標準,指導各地人社部門加快落實“一件事”事項清單。協同相關部門推進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群眾訴求“一線應答”,讓服務更加集成高效,讓企業群眾少跑腿、簡材料、減時限,體驗越來越好。在此基礎上,我們也將探索將更多事項納入“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清單,建立人社高效政務服務體系,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二是加快建設“智慧人社”,以數字賦能推進服務提速升級。主要是充分發揮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和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支撐作用,推動更多高頻服務事項全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深入實施數字人社建設行動,指導各省份加快建成一體化信息平臺,推進業務聯動、數據共享、一體化辦理。同時,加快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平臺數字化升級,推動實現全業務、跨部門、跨地區用卡,不斷拓展居民在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文化體驗等領域的應用,實現服務從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

三是加快惠企利民政策便捷直達,提升服務“最後一公里”質效。一方面,我們將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在線發佈政策,大力推進“四進兩知曉”,也就是讓政策第一時間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大廳,第一時間讓企業群眾知曉、讓經辦機構知曉。持續打造“看得懂算得清”“人社日課”等系列品牌,用通俗鮮活的方式讓政策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另一方面,我們將堅持傳統服務與智慧化服務深度融合,借助銀行、郵局、基層平臺等下沉服務,不斷拓展人社便民服務圈功能,推動優質服務“樣板間”地市全覆蓋,實現更多的服務就近辦、多點辦、提速辦。

在此過程中,我們將繼續通過人社廳局長“走流程”、青年幹部調研暗訪、行風投訴辦理、政務服務“好差評”等多種方式,來跟蹤檢驗“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成效,以點帶面推動人社政務服務整體提升。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技能人才在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想問一下,人社部今年計劃在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採取哪些舉措?謝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 王曉君:

謝謝你的提問。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離不開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隊伍。近年來,我國技能人才工作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我們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為主線,推進技能中國行動,聚焦重點領域加大職業培訓和技工教育力度,大力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成功舉辦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對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和全國技術能手進行表彰,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全年開展補貼性職業培訓超過1800萬人次,取得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證書超過1200萬人次。近年累計評聘特級技師、首席技師3000多人。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健全政策舉措,促進技能人才成長成才和作用發揮,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提供技能人才支撐。重點是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高端帶動。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構建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創新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深入實施技能中國行動。深化部省共建,打造技能人才新高地。

二是突出改革破題。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圍繞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加大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培養,促進人才鏈與産業鏈融合發展。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特色發展,推行工學一體,推進多師融合、多技集成。全面實施“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大力培養更多的特級技師、首席技師。

三是辦好重大活動。做好第47屆世賽集訓參賽工作,選派優秀選手參加今年9月在法國里昂舉辦的第47屆世賽59個項目比賽。全面推進第48屆世賽籌辦工作。統籌做好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

四是強化激勵引導。組織開展第十七屆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活動,選樹職業英雄、講好技能故事,大力宣傳高技能人才先進典型,開展世界青年技能日、“技能中國行”主題宣傳活動,唱響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時代強音。謝謝大家。

人民日報記者:

最近人社部門發佈了2024年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計劃,啟動了“春風行動”,請問有哪些安排和考慮?謝謝。

運東來:

感謝您的提問。開展公共就業服務活動,是促進勞動力供需匹配的重要舉措,也是就業工作貫穿全年的重要抓手。根據各類勞動者求職需求和勞動力市場運行規律,2024年我們繼續推出了“10+N”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努力實現月月有招聘、服務不斷線。活動服務對象覆蓋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和各類用工企業,時間分佈于全年每個月,其中,率先開展的是“春風行動”和“就業援助月”。

“春風行動”將於1月下旬至4月上旬持續舉行,以“春風送崗促就業、精準服務助發展”為主題,聚焦農村勞動者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單位,集中開展引導有序外出、促進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組織招聘用工等服務,力爭實現穩就業增民生福祉、保用工促企業發展、提熱度強市場信心的目標。

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摸準需求。深入鄉村社區、企業車間進行“就業訪民情”“訪企問需”,運用多種方式了解勞動者就業意願和企業用工需求。二是講清舉措。建立線上線下立體式宣傳矩陣,滾動發佈活動各項安排,介紹就業創業政策和相關勞動保障法規。三是密集招聘。充分利用公共招聘網、短視頻平臺等線上載體和廣場車站、商超集市等人流密集場所,用好“15分鐘就業服務圈”,分類推出“大而全”“專而精”“小而美”的招聘活動。四是組織對接。開展勞務輸入地和輸出地聯合招聘、駐點招工、組團送工,組織勞務品牌專項對接,用好包車、專列、包機,幫助勞動者順暢出行務工。五是支持創業。挖掘一批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園場地資源,梳理一套政策、服務、金融全鏈條支持舉措,組織一輪創業導師進園區、進鄉村,支持返鄉農民工、入鄉青年創新創業。六是暖心服務。為春節期間仍堅守崗位的農民工組織“送溫暖”活動,為大齡農民工精準推送一批家門口就業崗位和技能培訓機會。為地震、洪澇、冰凍等受災群眾上門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送技能,幫助儘快渡過難關。整個活動預計將提供就業崗位3000萬個。

面向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失業人員的“就業援助月”活動目前正在開展。各地已陸續開通“就業大篷車”,組織專場招聘會,相關省份還為地震災區群眾開發臨時性公益性崗位,提供跟蹤就業服務和心理疏導,並協調捐贈醫療、禦寒等急需物資,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産生活。謝謝。

中國勞動保障報記者:

近日,人社部下發了關於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工作的通知,請介紹一下有關情況。謝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調解仲裁司司長 王振麒: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勞動者依託互聯網平臺獲得就業機會,我們高度關注持續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工作,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難、多頭跑,辦理此類糾紛調查取證難、事實認定難和法律政策不完整問題,人社部門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整合優勢資源,匯聚多部門力量,探索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一站式勞動糾紛調解服務。近日,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部門印發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

一是探索構建一站式調解工作新模式,為“高效辦成一件事”,堅持政策集成、協同聯動理念,在平臺經濟活躍、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較多地區,人社部門要加強與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等單位的合作,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的特點優勢,積極探索打造“人社牽頭、部門協同、行業參與”的工作格局,構建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多元聯合調解工作模式。

二是規範有序開展一站式調解工作,明確調解受理範圍,包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平臺企業和用工合作企業之間因勞動報酬、獎懲、休息、職業傷害等勞動糾紛提出的調解申請,幫助當事人在互諒互讓基礎上自願達成調解協議。

三是優化完善一站式調解流程,規定了現場調解、網絡等渠道發來的調解申請的辦理要求,明確一站式調解應自受理之日起15日內結束,雙方當事人同意延期的可以延長,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15日。

四是促進調解協議的履行和調解與仲裁、訴訟銜接,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依法可以申請仲裁審查或者司法確認的,引導當事人提出申請,進一步強化調解協議的執行力。經過仲裁審查或者司法確認的調解協議,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同時,特別提出要創新推進線上線下融合調解,要求充分利用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在線調解平臺做好訴調對接,對符合在線調解條件的勞動糾紛,開展全流程在線調解,包括提交調解申請、音視頻調解、司法確認、法律諮詢等,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優質、低成本的多元服務。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記者:

2023年,長三角、京津冀、川渝等地加快推進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想問一下這項工作主要有哪些成效?下一步將如何加快推進?謝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 宋京燕:

謝謝您的提問。社保卡是國家民生服務的基礎性載體。截至2023年底,全國社保卡持卡人數達13.79億人,其中9.62億人同時領用了手機中的電子社保卡,2023年電子社保卡全年服務151億人次。為了讓群眾用卡更貼心、更方便,國辦指導我部聯合12個部門,在9個省份和雄安新區開展了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應用試點,取得良好成效,並進一步向其他地區推廣。

一是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各地“一卡通”能力共建、數據共享、服務聯動的基礎不斷夯實,區域協調、部門協同、部省協作的工作機制不斷完善,6個省份進一步完成“一卡通”立法。電子社保卡開通全國“一卡通”服務專區,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對接,跨業務、跨地區、跨部門的“一卡通”應用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二是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人社領域基本實現“全業務用卡”,就業補貼和社保待遇普遍通過社保卡發放。社保卡已全面支持跨省領取養老金、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服務。越來越多地區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納入社保卡發放,四川等地還將發放範圍進一步擴展至獎助學金、以工代賑勞務報酬、農業保險賠款等。各地積極拓展政務服務、交通出行、文化旅遊、就醫購藥等民生服務領域“一卡通”應用,為群眾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民服務。

三是特色服務亮點紛呈。浙江聚焦“一老一小”,建成“敬老通”用卡場景,打造智慧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學社裏”一卡通場景,貫通高校在校生校園服務和畢業生就業服務。青海打通社保卡待遇發放和移動支付應用,講好“一卡通”惠民故事。青島建成社保卡主題公園,提供沉浸式體驗式服務,形成政府、商戶、銀行、群眾“一卡通”應用生態圈。

四是區域“一卡通”成效初步顯現。長三角地區已經實現“一卡通”統一辦理事項52個;京津冀近期簽署了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合作框架協議;川渝地區已開通23項“一卡通”服務,並共建兩地城市書房;海南、廣東聯合發行“廣東愛海南旅遊年卡”。區域“一卡通”促進了各地基本公共服務政策協同,有力保障了人員流動時公共服務便利共享。

為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部署,抓好辦成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近日,我部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建設的通知》,明確了到2027年基本實現全國“一卡通”的目標。下一步,我部將結合數字人社建設,聯合相關部門做實做細社保卡居民服務“一件事”應用,推出更多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持續深化省級“一卡通”,大力推進區域“一卡通”,逐步實現全國“一卡通”,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便捷更廣泛的社保卡服務。謝謝。

工人日報記者:

近日,人社部印發《關於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意見》。請問,將從哪些方面推進農民工技能提升?謝謝。

王曉君:

謝謝您的提問。農民工是産業工人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穩就業、促就業的重點。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促進農民工提升技能、穩定就業,我們印發了《關於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意見》,面向廣大農民工群體開展大規模、廣覆蓋、多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下一步,我們將從四個方面推動《意見》的貫徹落實:

一是進一步促進培訓就業工作融通。充分摸排分析農民工知識技能基礎、求職就業意願和技能提升需求,分類組織開展技能培訓。推動用工企業與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業培訓機構等對接協作,開展企業訂單、定向和項目制培訓,促進培訓就業一體化發展。

二是進一步支持企業開展培訓。支持各類企業對新錄用農民工和在崗農民工開展培訓,企業吸納農民工就業並直接組織其培訓,而且承擔培訓成本的,可以按規定將培訓補貼直補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

三是進一步引導農民工參加培訓。及時公佈、更新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目錄和機構目錄,方便農民工按需自主選擇培訓項目和培訓機構,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政策。強化零工市場即時快辦服務,為零散務工的農民工提供短期實用的技能培訓。

四是進一步優化培訓服務管理。加強部門協作,促進培訓政策銜接融合,優化補貼申領流程,提升信息化便民服務水平和經辦服務效率。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提高政策知曉度,促進農民工及時了解、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記者:

我們注意到,近期人社部提出了一系列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措施。請問,這一攬子措施有什麼特點?將如何推進落實?謝謝。

運東來:

謝謝您的提問。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為貫徹落實黨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策部署,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了《關於強化人社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推出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政策舉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突出技術技能人才供給,提升創新發展能力。通過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等舉措,強化民營企業技能人才培養。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或“直通車”,暢通民營企業技術人才評價渠道。將相關人員納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推薦選拔範圍,健全人才激勵機制。

二是突出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支持企業穩崗擴崗。綜合運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就業創業等各項涉企政策,強化傾斜支持中小微企業政策導向,健全惠企政策精準直達機制。實施重點企業用工保障,強化民營企業公共就業服務。搭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扶持民營企業創業發展。

三是突出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健全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建立職工工資集體協商和正常增長機制。建立勞動爭議預防預警機制,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強化涉民營企業勞動爭議仲裁辦案指導。優化勞動保障監察服務,營造公平市場環境。

四是突出社會保險惠企支持,增強利企減負實效。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等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民營企業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組織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發揮工傷保險降風險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立足部門職能職責,建立常態化服務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深化涉企“一件事”集成改革,有序銜接公共服務,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努力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提高民營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謝謝。

陳峰:

提問到此結束。再過10多天,我們將迎來龍年春節,在此先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吉祥如意、身體健康、事業順利、龍行龘龘。

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附:

202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安排
(2024年1月)

一、就業

工作進展情況: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1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一是穩就業政策有力有效。及時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延續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拓展吸納就業補貼範圍,優化穩崗返還政策,實施穩崗擴崗專項貸款,重啟一次性擴崗補助,就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年失業、工傷保險援企穩崗,為企業減少成本超過2000億元。就業補助資金支出超過1000億元。二是重點群體就業基本平穩。對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拓展市場化就業渠道,穩定擴大公共部門崗位規模,募集見習崗位超百萬,加強困難畢業生專項幫扶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幫扶,穩定就業水平。2023年招募“三支一扶”計劃人員4.2萬人。對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組建區域勞務協作聯盟,舉辦勞務品牌發展大會,促進有序外出和就地就近就業。2023年底,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397萬人。對失業人員特別是困難人員,暢通失業登記渠道,

完善就業援助制度,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加強就業兜底幫扶,實現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2023年,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14萬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72萬人。三是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增強。組織實施製造業技能根基工程等專項培訓計劃,遴選發佈首批59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訓基地,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著力促進農民工技能提升和就業創業。全年補貼性培訓超過1800萬人次。四是就業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持續打造“大數據+鐵腳板”的就業服務模式,各地普遍建成省級集中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就業信息平臺,高頻率開展“春風行動”等就業服務活動,1萬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5分鐘就業服務圈加速佈局,3200余家零工市場規範化水平有效提升。五是人力資源服務業規範發展。頒佈施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規定,發佈網絡招聘服務規範等行業標準。舉辦第二屆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開展會、展、賽、聘四個專項活動,簽約項目294個。新建青島、柳州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舉辦國聘行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等品牌活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加快完善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啟動先進製造業促就業行動,推動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向中小企業延伸,挖掘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銀發經濟等就業空間,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二是健全就業服務培訓體系。以數字賦能和基層治理為牽引,推出全國就業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樣板間,建設規範化零工市場,加密開展就業服務活動。推進農民工技能素質提升工程。三是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力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崗位,強化困難畢業生專項支持,健全青年鄉村就業政策和服務體系,加強脫貧人口、大齡勞動者就業幫扶,實施困難人員分級管理服務。創新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四是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制訂人力資源服務業信用管理規定,推進專業性行業性人力資源市場建設。開展好市場化促就業系列品牌活動。

二、社會保障

工作進展情況:截至2023年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66億人、2.44億人、3.02億人,同比增加1336萬人、566萬人、1054萬人。全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7.92萬億元,支出7.09萬億元,年底累計結余8.24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一是制度改革持續深化。穩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個人養老金制度運行平穩有序,先行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截至2023年底,參保人數731萬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實現。二是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全年發放失業保險金等各類失業保險待遇976億元。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2577萬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困難群體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保持在99%以上。三是基金監管和投資運營不斷加強。出臺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工作管理辦法、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約談暫行辦法等。部署開展社保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常態化開展年金基金管理機構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促進合規運營。推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截至2023年底,投資運營規模1.86萬億元。四是經辦服務持續優化。社會保險經辦條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法推動經辦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活動,打造惠民生、暖民心社保服務品牌。推進居民服務“一卡通”,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79億人,其中9.62億人領用電子社保卡。各地普遍開通人社領域95項社會保障卡應用,推出更多民生服務“一卡通”應用。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持續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推動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繳費,增加個人賬戶積累。二是持續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宣傳貫徹社保經辦條例。促進靈活就業人員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養老保險。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應保盡保。開展工傷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三是紮實推進社保基金管理鞏固提升行動,推動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建設,推出更多的數字化應用場景。

三、人才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加強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匯集超過2550萬條職稱評審數據,實現跨地區在線查詢核驗。制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職稱評價辦法。修訂新聞記者、設備監理師、精算師等職業資格制度文件。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近年累計評聘特級技師、首席技師3000多人。累計遴選3.3萬餘家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全年超過1200萬人次取得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印發國家職業標準編制技術規程(2023年版),頒布56個國家職業標準。二是專業技術人才工作不斷加強。舉辦第二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6200多個團隊、2.5萬人報名參賽,産生金銀銅獎328個,舉辦首屆全國博士後揭榜領題現場對接系列活動。組織開展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香江學者計劃等重點項目,全年新招收博士後近4萬人。新設一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完成新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推薦。深入實施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啟動支持計劃、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等重點留學回國項目,優化留學人員回國服務。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加快推進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遴選公佈第二批培訓機構和評價機構600余家。三是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落實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舉辦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搭建切磋展示平臺,營造了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報國良好氛圍。聚焦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數字技能領域職業(工種),支持建設115家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139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全面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特色發展。深入實施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加大對口幫扶力度。四是外國專家工作體制機制逐步健全。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與工作類居留許可“一窗受理、並聯審批、兩證聯辦”,完善外專服務保障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優化政策措施,加強聯絡服務。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部署開展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推薦。做好博士後重點項目實施工作。研究推進律師、政工師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制訂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推進職業資格國際互認。優化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服務和指導。推進分類分層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體系建設。二是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開展第十七屆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實施“技能強企”行動。推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提質擴面。發佈新職業,動態調整職業分類。推進技工教育聯盟(集團)建設。做好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參賽工作。辦好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三是做好外國專家服務保障工作。完善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制度。健全外國人才聘用、薪酬、職稱等制度。加強與相關部門聯動,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

四、勞動關係和工資收入分配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勞動關係總體保持和諧穩定。實施勞動關係“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區域和諧勞動關係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點。組織開展第一屆全國和諧勞動關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推薦評選。加強勞動用工指導,開展勞動用工“查風險、強協商、保支付、促和諧”專項行動,會同相關部門印發有關勞動保護制度參考文本。出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合同和書面協議訂立、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勞動規則公示等指引指南,引導企業積極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二是加強和改進企業工資宏觀指導調控。指導地方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開展2023年企業薪酬調查和製造業人工成本季度監測,發佈薪酬調查信息。持續推進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和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三是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仲裁紮實推進。健全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建設,加大協商調解力度。開展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建設專項行動。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發揮勞動爭議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優勢,合力化解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四是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力度持續加大。加強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建設,優化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堅持常態化監管執法。向社會公佈重大欠薪違法行為,規範開展欠薪失信名單管理。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壓實屬地和部門責任。自2023年11月10日至2024年春節前,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強化對欠薪問題的專項整治。開展“春暖農民工”“薪暖農民工”“城暖農民工”等專項服務行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強化勞動關係協商協調。加強企業勞動用工指導,推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和相關指引指南落實。推進勞動關係協調員隊伍建設和基層勞動關係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推進區域和諧勞動關係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點。二是促進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持續推進在線訴調對接,加強裁審銜接。指導各地建立新就業形態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格局。三是深化根治欠薪。紮實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優化農民工工資監控預警平臺。開展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加強智慧監察建設。組織開展2024年“春暖農民工”專項行動。

五、公共服務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服務效能持續提升。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推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梳理、調整擬保留的證明事項清單。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持續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探索打造不同層級各具特色的人社優質服務“樣板間”。深入開展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提高差評整改效率。二是數字賦能成效明顯。完成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務創新提升行動,全面推進數字人社建設,各地形成382個應用場景。優化線上服務流程,持續推進人社服務“一網通辦”。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國家社保公共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渠道,開通154項全國性服務,全年服務156億人次。全國12333熱線全年接聽總量約1億次。積極推廣“輔助幫辦”“全程代辦”,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提供暖心服務。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推進數字人社建設行動,持續拓展全國性線上服務平臺功能,推動更多人社服務實現“一網通辦”“跨省通辦”。二是優化人社公共服務。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動態調整和落實辦理個人事項和企業事項清單。完善人社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做好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和優質服務“樣板間”建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