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歷史上的今天
 
1月17日:全國人大通過興建三峽工程的議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1月17日

    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動10萬軍隊,在坦克、飛機掩護下入侵科威特。數小時後,科威特首都失守,次日全境淪陷,8月8日,伊拉克宣佈吞併科威特。翌年1月17日,根據聯合國有關協議,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70萬人發動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行動,從而爆發了中東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規模最大的局部戰爭。經過40多天的空襲和地面攻擊,2月26日,伊拉克被迫撤出科威特。4月11日,海灣實現正式停火。

    1992年1月17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知識産權保護問題進行正式磋商,並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於保護知識産權的諒解備忘錄》。備忘錄主要原則包括國際規範保護知識産權的原則、互惠互利原則和通過協商解決爭議的原則,體現了中國政府保護知識産權的基本立場。

    這是江水正通過三峽工程泄洪壩下泄(攝于2004年7月6日)。新華社發

    1992年1月17日,李鵬總理主持國務院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報告》。同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三峽工程的議案。

    這是1995年1月25日拍攝的神戶長田遭受地震破壞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95年1月17日,日本重要工業區阪神發生7.2級強烈地震。地震造成6433人死亡,4萬多人受傷,34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近1000億美元。包括中國、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向日本政府提供了超過17億美元的援助。

    2004年1月17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安全生産工作會議,專門研究部署安全生産工作,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還是第一次。會議傳達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産工作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安全生産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新華社記者 李曉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